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选择了基础微生物学中的部分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付诸实施,实践表明该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实验教学 基础微生物学 实验设计 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
  • 简介:目的:制备兔抗羊抗体血清,应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试管溶血实验测定其效价,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对兔2%~5%SRBC进行免疫一周,采用心脏法采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再与2%~5%SRBC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试管溶血实验对其效价进行测定。结果:兔血清中出现了抗体,其中试管凝集实验效价为1:8,试管溶血实验的效价为1:32。结论:此免疫血清制备的方法所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明显,适用于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

  • 标签: 血清制备 凝集实验 溶血实验 检测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并分析实验室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到2018年我中心收集感染性腹泻患者220例病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病因、治疗措施、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实验室监测数据,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实验室监测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时间3-18天,平均时间6.4天。结论通过对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加强实验室监测数据分析,可有效提高治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实验室监测 效果研究
  • 简介:实验教学对医学检验专业学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通过总结近几年来教研室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学员下点实习前对部分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并进行综合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员实验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员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员综合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任职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

  • 标签: 综合实验 检验医学 强化训练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加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措施。由实验教学计划管理、内容管理和运行管理为主要内容构成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将实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连接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教学全过程实施控制和管理。

  • 标签: 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 专科 实验教学 管理体系
  • 简介:本文在病理教学中选取86名2000年入学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和“传统讲授法”两种教学法的实验性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三次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BL教学法完全能够应用于病理学教学,而且优于传统讲授法。它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它要要求教师必须扩大知识面,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和进展,又要加强外国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因此,PBL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教学相长的好方法。

  • 标签: PBL教学法 传统讲授法 病理学教学 实验性研究 医学教育
  • 简介: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微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训练中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使技能训练呈连贯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做到实验与考核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实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微生物 实验教学
  • 简介:笔者对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实验内容、调整实验安排、加大实验学时、探索实验教学模式、修订实验大纲、编写实验教材等措施,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力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着重大作用。

  • 标签: 实验教学 模式 创新人才 实验教学改革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型实验室进行输血检验的过程,分析其质量控制对确保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需要输血的患者300例,在对其进行常规的输血检验过程中,依据每一流程施行相应的严格质量控制。结果输血检验不合格人数交叉配血不合11例,其中假阳性为6例,DAT阳性为4例,青霉素试验阳性为1例。根据实验室输血检验步骤施行了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后,输血患者均未发生输血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中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输血安全十分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型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而本文中就主要探究分析了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眼视光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 标签: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眼视光实践教学 成效
  • 简介: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子诊断学基本理论的建立依赖于实验观察,它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水平的实验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给学生尽可能大的实验自由度,使其领会实验设计的思想,分析思考实验条件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使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达到新的台阶。

  • 标签: 分子诊断学 实验 教学
  • 简介:摘要为研究不同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将96只家兔随机分为3,6,9,12周四个观察期组,每个观察期又分为相应的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再生神经功能,以同时照射损伤周围神经部位和相应脊髓节段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半导体激光 神经再生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生制作微课《护理学基础》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二年级两个班护生共121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传统演示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护生课外练习,护生自制微课的方法。比较两组无菌操作技能成绩,并对试验组10名护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试验组护生自制微课后,技能考试成绩试验组为(77.89±7.82)分,对照组为(73.55±9.543)分,无菌操作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访谈资料的提炼与分析显示,认为自制实验微课,可提高实验室课外练习使用频率。结论护生自制微课的方法,对大部分护生课外练习有督促作用,可以提高其操作的水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护生 微课 护理学基础 实践训练 应用
  • 简介:摘要实验性脑出血后会在血肿周围和相邻及远隔区域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和生理变化,特别是以上区域会发生迅速、明显的局部脑血流量下降,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造成大量脑组织细胞外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最终发生脑细胞死亡。所以,临床在早期治疗过程中,减轻缺血性损伤程度,可有效挽救或保护濒死脑组织,改善临床预后效果。以下综述实验性脑出血缺血性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为临床预防和改善这种缺血性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实验性脑出血 缺血性损害 防治进展
  • 简介:自化学分析综合实验室成立以来,一直探索建立新型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体系。对原有4门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将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基表技能实验、检验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四大模块。通过课程之间优化组合,按照实验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医学检验实验课论、方法和技能训练,使实验课成为一门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实验技术训练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真正的独立课程,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的。

  • 标签: 实验室 重组 实验教学 模块 实践能力培养 医学检验
  • 简介: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由于内容广泛,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我国近年才开展本课程的本科教学,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该文介绍了在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理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管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医学检验技术与病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病理学实验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在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实验教学中,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病理检验技术和脱落细胞学知识,开设临床病理讨论及在实验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 标签: 高职高专 医学检验技术 病理学 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