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广西、云南等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跨国婚姻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制度与法律的冲突和缺陷,导致了这些"三"妇女"身份"与"福利"问题的出现。对她们这些弱势群体给予行政法上的保护不仅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还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面对跨国婚姻中对"三"妇女权益保护的现存制度困境,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完善对跨国婚姻中妇女权益保护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以及行政司法工作来解决她们的"身份"与"福利"问题。

  • 标签: 跨国婚姻 “三非”妇女权益 行政法保护 弱势群体
  • 简介: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始终是法治实践无法回避的现实性话题,而其中尤其棘手的难题集中于国际法在国内法治体系中所应当发挥何种作用及其所处的地位。在宪法中对国际条约及国际习惯的国内适用做出清晰且明确的规定,是当前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立法实践选择的模式。但就中国而言,中国历届宪法及立法法的修订均未做出国际法地位的规定,因此似乎只能从宪法外寻求突破。为厘定问题的中心,选取若干国家的宪法性法律作为样本展开考察,可从分析中得出可援以参鉴的有益经验。一方面,各国民商法往往规定国际条约的优先适用性与国际习惯的补缺适用性;另一方面,宪法、行政法领域更多体现为直接适用模式,而刑法中体现为转化适用模式,且受制于罪刑法定原理的制约,刑法中往往不将习惯国际法视为正式法律渊源。

  • 标签: 国际条约 国际习惯 非宪法性法律 适用模式 转化适用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案例一:蒋某与丈夫叶某结婚后,一直居住在婆婆所有的产权房内。1998年,叶某离家出走,蒋某起诉离婚获准,法院判决儿子随蒋某生活,因叶某下落不明,住房未作处理。2002年,婆婆以房屋所有人的身份起诉要求蒋某迁让,法院经审理认为蒋某因结婚入住系争房屋,与婆婆事实上形成无偿房屋借用关系.后因离婚导致姻亲关系消失,双方就系争房屋形成租赁关系。

  • 标签: 房屋所有权人 婚姻家庭关系 审理 使用权 案件 法院判决
  • 简介:《物权法》构筑的我国担保物权制度是充分吸收英美法经验的产物,因此,对作为英美法担保制度起源之一的罗马法所有权移转型物的扫纬拳制度进行了解成为必要。近代苏格兰罗马法学者亨特的《包含盖尤斯和优士丁尼法学阶梯的以法典为顺序的罗马法之系统和历史性解释》,被誉为英语世界最卓越的标准教科书。对其中相关部分的解读,是上述深入了解英美担保制度之学理构架的捷径。

  • 标签: 亨特 质权 抵押权 担保物权 罗马私法
  • 简介:目前司法实务中占优势的观点认为,根据《合同法》第148条的规定,买受人以标的物质量瑕疵为由拒绝受领的,相关质量瑕疵应达到根本违约的程度。这是对《合同法》第148条的误读。买受人的拒绝受领权是一种程序性权利,既可以基于实体性的合同解除权而产生,也可以基于买受人对瑕疵给付所享有的瑕疵补救请求权而作出。如果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法定的质量标准,只要相关瑕疵不属于显著轻微或无法补救的情形,买受人就有权拒绝受领,要求出卖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补救后重新交付。如果出卖人拒绝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瑕疵补救或因补救瑕疵导致迟延给付的,应当承担拒绝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

  • 标签: 商品房质量瑕疵 根本违约 拒绝受领权
  • 简介:卢金宝律师93年在江西修水司法局工作,94年在江西国际贸易律师事务所执业,95年初下海到广东中山市执业。99年底在中山市创办广东永隆律师事务所,现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实力

  • 标签: 律师事务所 公道 死者 医疗事故赔偿 司法局 正义
  • 简介:无人机的军事应用早已不是新闻,而无人机在武装冲突状态下进行境外定点清除却是近十余年才出现的行动。基于其在武装冲突情势外于另一国领土上直接使用武力的行动,在国际社会上引发激烈讨论的同时更挑战着现有的相关国际法规则。本文在对武装冲突状态下无人机境外定点清除行为进行定性的基础上,先从援引自卫的角度对其合法性进行分析,认为此类行为不得援引自卫或难以通过扩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下自卫权的范围得以正名。本文继而从一国同意的角度切入分析其合法性可能。鉴于此类行为实质上严重违反了国际人权法的基本规则,即使一国给予同意或授权,仍然属于现行国际法上的不法行为。

  • 标签: 无人机 境外定点清除 自卫 同意 国际人权法
  • 简介:目前,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呈现出检察职能机构(业务部门)相对稳定,而非检察职能机构(业务部门)数量及其人员配置相对隐性扩张的态势,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必然会导致检察职能相对侵削检察职能的现象。就此,笔者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出发,就基层检察院检察职能机构的现实地位、功能作用、改革样态、设置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有效推进检察体制改革,促进检察职能优化和机构整合,促进基层检察院机构的规范化发展寻找一种切合实际的路径。

  • 标签: 非检察职能 组织机构 亚职能 设置标准
  • 简介:于志刚教授《“犯罪记录”和“前科”混淆性认识的批判性思考》一文存在诸多重大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其中在犯罪记录与前科制度方面存在关键性缺陷。刑法第100条是为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制度。因此,它既不是“犯罪记录”,也不是“前科制度”,而是要求犯过罪者“强制申报刑事受罚经历”的自我信息披露制度。构成犯过罪者融入社会关键性障碍不在民间评价,而在于官方非刑法领域的前科制度系列。

  • 标签: 刑法第100条 犯罪记录 前科 规范性评价 非规范性评价 犯过罪者融入社会障碍
  • 简介:品格证据禁止规则是普通法上的一项传统证据法则,过去未经指控的类似错误行为被界定为品格证据而被禁用。不过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可以根据概率原理对上述行为证据作无关品格的推测从而承认其可采性。尽管近年来也有学者对通过概率原理来采信类似错误行为证据加以批评,但是在尊重品格证据禁止规则的同时,依照概率原理果断采信证明力较高的证据是符合普遍的经验法则的。

  • 标签: 品格证据 未经指控的过去错误行为 概率原理 无关品格的理论
  • 简介:准据法的国内法化是自治性商人法学者为使国际商事交易免受国内冲突法和实体法影响而提出的新的法律选择思想。基于国际商事仲裁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中的独特价值,以商人法为准据法的思想业已为一些国际及国家仲裁立法所吸纳,成为一项现实的选法规则,而鉴于司法在政治及社会体系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与功能,商事诉讼领域准据法国内法化的条件尚未成熟。

  • 标签: 商人 准据法 非国内法化
  • 简介:跨境接触性诈骗犯罪正成为威胁人们财产安全的重要犯罪形式,由于其跨境战线长,侵害对象广,查处难度大,社会影响深,成为我国政府棘手的难题。本文以中国、老挝成功联合侦办的9.15跨境电信诈骗案为样本,在实证研究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国际警务合作互信等提高侦办跨境接触性诈骗犯罪国际警务合作效率的对策思考。

  • 标签: 非接触性 电信诈骗 国际警务合作
  • 简介:为解决非讼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将讼调解协议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不仅是对新形势下解决民事纠纷实践需求的回应,同时也从立法上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确保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实效性。

  • 标签: 民事调解协议 司法确认程序 既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