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正>道教书名。6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共110篇。五代时道士和道教学者谭峭作。见《谭峭》。

  • 标签: 道教学 谭峭 书名 代时 道士
  • 简介:在宏观上用佛学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微观上用科学来工作、学习,是我们处于当今复杂的世界上,将佛学和科学辨证统一的方便之说,以此可达到扬长补短,增进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笔者幼年时代生活在全家信佛的家庭氛围中,因此早岁即受佛教熏陶。青年时代在大学学习理工,建国初进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也算是术有专攻,一直做到高级工程师。回顾平生,可谓典型的科学和佛学的结合者。80年代改革开放,宗教政策明确落实,自己学佛愈深,

  • 标签: 学佛 辨证统一 宗教政策 思维能力 家庭氛围 第一线工作
  • 简介:5月份,泉州港古建筑群石真武庙被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市道教官观首座被列为全国性重点文物单位。真武庙始建于宋代,“为泉郡守望祭海之所”。该庙宇有多元宗教海神信仰的重要史迹,同时也体现了海峡两岸人缘、文源、地缘、源、宗教信仰的相近。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 古建筑群 海神信仰 多元宗教 海峡两岸
  • 简介:宁波七塔寺新近迎奉的一尊十一面观音饰金桧木立像,像高6.8米,奉立于七塔寺新建的鼓楼内。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对这尊观音像极其重视,多次赴雕造立像的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考察。他对于造像总监黄良才先生推出的这一力作甚感欢喜,衷心赞叹。具有丰富佛教造像艺术经验的宋波东方艺

  • 标签: 宁波市 七塔寺 观音造像 佛教文化 材质 表现手法
  • 简介:"敦煌菩萨"竺护作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奠基人在历史上备受推崇,他在敦煌从事佛事活动的场所仙岩寺也被后世认为佛教圣迹,敦煌遗书中还专门保存有9世纪吐蕃时期绘制的《仙岩寺图》;护在长安的译经地被称为"敦煌寺";护所译大乘禅学理论经敦煌高僧昙猷付诸实践,凿窟修行,遂成为敦煌石窟创建之渊源。

  • 标签: 竺法护 仙岩寺 讲堂 敦煌寺 敦煌石窟
  • 简介:10月6日至7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融到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道院调研宫观管理和建设工作。当地有关部门和福建省道协副会长、石竹山道院管委会主任谢荣增道长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任会长对石竹山道院近年来着力加强道风建设,完善宫观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对该道院筹措上千万元资金修建道教培训中心,

  • 标签: 内部管理制度 副会长 竹山 宫观 调研 中国道教协会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历届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遵守和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政策 巩固和发展
  • 简介:藏敦煌文献P.2550号卷子主要讲述的是有关三阶教某禅师行状始末的内容,其中对三阶教遭受佛教内部非难及三阶教内部党争问题均有所反映。依据藏P.2550号透漏的信息,本文对三阶教所遭受的具体教义方面的非难做了分析。同时藏P.2550号也为这种非难的存在提供了实例。依据藏P.2550号对三阶教内部党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僧邕派与裴玄证派的根本差异。

  • 标签: 法藏P 2550号 三阶教 非难 党争
  • 简介:'一带一路'的建设带来文化发展与交流的新格局,'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为'一带一路'的兴盛提供可持续动力,但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追溯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阐释,反思永顺老司城的土家族摆手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足,认为应在'社会继替'中通古今之变,在'推己及人'中实现'文化自觉'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标签: 一带一路 “文化自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土家族摆手舞
  • 简介:是禅宗内部维系脉传承的关键程序。正规的嗣过程记录于《百丈清规》《正法眼藏》等文献,已为人所知。然而,禅宗历史上除了正规嗣之外,还大量存在着特殊嗣的现象。现有关于特殊嗣的讨论多着意于义理方面,而缺少实践层面的分析。《禅林僧宝传》记载五代北宋时期禅宗中的'崭然绝出者',其中不乏特殊嗣者。将这些记载进行归类,并与僧传、灯史、语录及禅师碑铭行状等材料互参,可以揭示禅宗发展初期产生特殊嗣的社会环境,以及特殊嗣出现对于嗣者本人和当时禅宗僧团的实际意义。

  • 标签: 禅宗 嗣法 五代北宋 《禅林僧宝传》
  • 简介:2014年4月28日,经江南烟雨洗涤后的南京城被轻柔的云朵笼罩着,明媚的阳光偶尔透过云层,光顾万物。南京紫金山灵谷公园无梁殿前,一改往日的清静,佛音缭绕、钟声悠扬,人声熙攘而又井然有序,

  • 标签: 南京 纪念 紫金山
  • 简介:对平井俊荣《关于华文句成立的研究》中提出隋智额《华文句》中的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的“四种释”,是依据吉藏《华玄论》和《华义疏》而成立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并进行论证,认为《华文句》的四种释并非完全脱胎于吉藏。

  • 标签: 《法华文句》 《维摩经文疏》 智颉 吉藏 四种释 无生观
  • 简介:《圣经》要求善待贫民的律法十分丰富。“摩西律法”由于有时内外有别,在犹太教具有一定的民族狭隘性。耶稣的言传身教突破了犹太教的这种狭隘性,但因其强调对上帝的信靠和对天国福乐的期盼,具有较强的彼岸性。《关于林木盗窃的辩论》作为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重要的法学评论之一,其“穷人的习惯”思想是从法学的角度对犹太基督宗教善待贫民的律法和文化传统的扬弃,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此阶段剧变中的宗教思想观念。

  • 标签: 善待贫民 青年马克思 穷人的习惯法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 简介: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是保障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基本法律。我省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辖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 标签: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法制建设 基本法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简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走遍华夏大地的名山古寺,游人常见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布袋和尚,整天乐哈哈地笑迎四方游客。它不仅是作为佛教造像而为后人所景仰,更因为他形似疯癫、乐观知足、容忍世事的形象,而被众多的艺术家所青睐。

  • 标签: 形象演变 古代绘画 和尚 禅宗 自在 佛教造像
  • 简介:中世纪西欧教会曾严厉镇压异端运动,同时又有一系列宽容的思想和举措。这是逻辑混乱或虚伪吗?教会对异端分子的处理展现了基督教宽容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存在和运作,也说明这一宽容的渊源不是对真理的怀疑和冷漠,而是出自对神恩的信心、对他人良知的尊重。真理只能在历史进程中得以认知,而对宽容的评价也只能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按照12世纪教会法学家格兰西的理解,处分异端分子的方式和举措典型地展示了正义和仁慈统舍于爱,而爱就是关怀人类的拯救。不论是对罪犯处以绝罚还是鼓励他们与上帝和教会和解,相应的教会法规范都应该遵循,但是解释和应用法律必须考虑时间、地点、案件和当事人的特殊情形,据此减免刑罚或停止律法的施行。有时教会宽恕异端分子,期望他们能因此更快地纠正谬误。宽恕,不应该是神职人员渎职的借口;严格执法,也不应该蜕变成贪图和炫耀个人权威的机会。教会对株连的批评尤其值得借鉴。教会关于宽容的原则在律法的解释和施行中并未得到完全贯彻,迫害和滥用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知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又怀抱宽仁之心何其难也!

  • 标签: 历史语境 12世纪 西欧国家 绝罚 法论异端
  • 简介:“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极工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强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 标签: 乌龙茶 制造工艺 僧人 饮茶法 工夫茶法
  • 简介: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二十三》(以下简称《药王品》)讲述的是佛向宿王华菩萨宣讲药王菩萨的前身一切众生生喜见菩萨精勤修行、燃臂供养而获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的事迹。该经云,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一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其时有一菩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该菩萨一心求佛,精进修习苦行,经一万二千岁证得“现一切身色三昧”后又暗自发心:“我虽以神秘力供养如来,不如以身供养。”

  • 标签: 法华经 菩萨 敦煌 供养 三昧 修行
  • 简介:清念法师是我国近现代高僧。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即出其门下。清念年青时即任宁波阿育王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副寺十多年。之后,于普陀山重兴福泉禅院,并游闽南和台湾及南洋。晚年应邀赴新马传教,一生为传播佛陀之音奔波,最后示寂新加坡。为赞颂其德行,特撰写此文,经飨读者。

  • 标签: 法师 东南亚 述略 生平 普陀山 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