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拓展新思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这是当前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今,新课改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材的结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按照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并积极有效的组织教学。在崭新的教学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应培养学生主体的自我创新精神,有效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向大学教育的自然过渡。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中的自我发展,有效培养其自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解决主体的各类认识、思维问题。

  • 标签: 新课程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生物教学引发兴趣的几种方法故事教学、设悬念、幽默教学、创情趣、游戏互动。

  • 标签: 高中生物 引发兴趣 教学方法
  • 简介: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由此可见,主动探究学习的重要作用。游戏教学的目的正在于寓教于乐,让学生都能够成为生物知识学习的“好之者”,进而推动高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 标签: 高中生物 游戏教学 高效课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获取生物学知识,加深理解生物学概念,掌握生物实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实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值得读者借鉴。

  • 标签: 生物 教学 现状 建议
  • 简介: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相对初中物理来说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便是一个质的飞跃,高中的物理知识逻辑性更强,需要更高的思维变通能力,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动力,面对高中物理,很多学生有着无尽的畏惧心理,而物理作为自然界最基本的一门学科,其有着无尽的奥秘,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毕竟生活中,太多的现象都与物理的学习密切相关,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 标签: 提高 高中生 物理 学习兴趣 研究
  • 简介:以成绩和升学率论成败的高中教学,往往存在忽视高中生个性化发展、课堂采取“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心理状态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思想政治课受其政治性、理论性等因素的制约,更不易获得高中生的喜爱,这就导致高中生应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 标签: 高中生 心理现状 思想政治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中教育过程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继而实现全面发展,政治学科的学习应相应要求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更多的与当下实际相结合。从而要求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多关注新闻时事。撰写新闻短评是学生对于某一新闻事件表达看法的重要途经,撰写新闻短评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某一事件的认知,对于学生政治学习将会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加强学生的政治素养。

  • 标签: 高中生 新闻短评 政治学习
  • 简介: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 标签: 化学 新课程背景 培养 激起 发展 兴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生物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种全新的以强化学生多个方面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式,其强调学生思想品质、技能的强化、自身个性的养成、身心的健康发育,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入手探讨了高中生提升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具体为联系实际了解学科用途,强化严谨的实验过程,联系科学史培养探究、思维能力,增强观察、分析能力。

  • 标签: 高中生 生物 科学素养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善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方法选取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高中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参加活动的学生作两次测试。结果团体咨询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变人格弱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高中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高中生 人际关系 团体咨询 心理健康
  • 简介:法学又称法律学,是一门历史古老又内容丰富的学科,现在社会看来,法学在高中生的专业报考中是一门报考很火爆,但是就业率很低的一门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不但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法学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学专业的大环境也处于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高中生在报考法学专业时,首先需要明确报考之后对于自己以后的一个学习生涯的目标规划。

  • 标签: 学习 规划
  • 简介: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自然科学,但是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要想让学生爱学生物,学好生物,关键在于如何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设计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从而搞活课堂、提高质量,效果良好。

  • 标签: 高中生物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与生物
  • 简介:采用文献法(基于CNKI)研究我国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期刊刊发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相关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以及近十余种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相关的著作的研读学习,可以看出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层次狭窄、教育教学实践者的专业素养等制约着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发展。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研究现状教学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或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我国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之路逐步走向繁荣,并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和成果。自1996年提出部分省份实施新一轮高考改革恢复生物高考以来,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才得以逐步发展。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逐步取代了传统教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发挥作用。1我国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发展自1996年至2017年间,涉及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著作有13种;基于CNKI的粗略统计,期刊刊发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相关论文有1708篇,硕士论文129篇。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发展与生物高考变化密切相关,可分为三大阶段高考综合实验阶段、新课程标准实施阶段和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1.1新高考综合实验阶段(1996-2003)本阶段是高考实施综合实验阶段,生物逐渐恢复高考地位,中学生物学教学经历4年寒冬后迎来了初春。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研究亦随之缓慢起步。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学生物教学设计》(麦日曦编,1999)、《中学生物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王永胜编,2001)、《生物教学设计导论》(邱才训等编,2002)、《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王永胜编,2003)。另有期刊文献62篇,硕士论文9篇。1.2新课程标准实施阶段(2004-2014)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中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随后2007年在全国逐步推广,生物学科的分值和地位明显提升,生物高考逐渐趋于稳定。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得以迅速发展。主要研究成果有《生物教学设计论》(张海珠、毕润成编,2004)、《高中新课程生物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2005)、《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张可柱、张祥沛编,2006)、《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陈松铨、林建春编,2008)、《中学生物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张迎春编,2011)、《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张小勇、夏茂林、赵广宇编,2012)、《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崔鸿编,2012)、《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崔鸿编,2012)、《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陈欣编,2014)。另有期刊文献1045篇,硕士论文36篇。1.3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2015-)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同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科目设置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两个文件的出台从不同层面为生物高考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内容。1目前很多所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有生物学教学设计的课程,为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发展提供强劲后盾。围绕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论文,如雨后春笋,截止2017年12月,已有期刊文献601篇,硕士论文84篇。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1内容多来自片面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例论文在期刊论文中约占75.64%。这些论文往往是基于某种教学理论理念、或某种学习理论、或某种教学策略等的一节课堂教学或课堂中重点部分的经验总结。除课堂教学设计之外的期刊论文,增幅较慢,且内容多集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则或策略研究,对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及系统化的研究甚少。硕士论文直到2015年才有较大增幅,将教学设计理论转化为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的研究占有比率很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起初是基于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成为教学设计研究的重心。二是我国本土化教学设计研究缺失,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都是从国外引入,极少形成自己系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三是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仍有不足,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专家与一线教师间缺乏合作通过对有关教学设计期刊论文的作者分析,多为中学一线教师。但一线教师重心放在课堂教学,对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的支离破碎,并不系统。硕士论文的不断增多,说明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学设计研究已经重视起来。专家对教学设计的研究,缺乏本土化和学科化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且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设计专家鲜有与一线教师合作的研究成果。教学设计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还需要专家与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研究和实践,才能使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将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和学科化。3思考建议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能够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学对“核心素养”的落实,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要使教学设计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更好的服务于高中生物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还需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3.1加强本土化和学科化的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我国学者在引入国外教学设计时,往往缺乏合理的筛选。同时我国对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对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理论模糊不清。学科化教学设计的研究更是相当薄弱。使得我国现行的教学设计让一线教师感到“生硬”。因此,教学设计的研究,应建立在我国实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探索有我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同时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具体学科,研究适应于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等,利于一线教师展现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地创造性实践应用,有效支持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与学习。3.2教学设计研究应全面多元化教学设计是利用系统学把教学原理、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等转换成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工程,是“教与学什么”、“何时教与学”、“怎么教与学”、“教与学怎样”的系统计划的过程。“教与学什么”不仅研究课堂教学内容,还包括单元、学期、学段的课程和内容,及其要达到的教与学的目标。“何时教与学”是定制课程与内容的学期及课时的安排。“怎么教与学”是分析优化教与学的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策略、教与学的手段等,“教与学怎样”是对教与学的评价与反思。我国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基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且重点放在“怎么教”。今后还要注重以下方面加重单元、学期、学段的研究范围,结合学科间的交叉,合理制定教与学的内容及时间。加重研究“怎么学”,结合本土实情为学生而设计,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研究,结合新的认知理论、学习理论,促进学习者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养成。还可利用“互联网+”发挥教学设计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和资源的建设。3.3专家与一线教师合作,重视实践研究成果教学设计理论多来自高等院校,缺乏学科教学专业知识,使得教学设计理论不能很好地用于教学实践。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理解模糊片面。因此理论研究者多学习学科教学知识。高中生物一线教师必须学习并掌握一些教学设计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加强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交流合作,重视实践研究成果,共同提高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能力,让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参考文献1杨帆,吴成军.四十年来生物高考的历程、特点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82-88.张国权(出生年月—)1974.1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莘县,职务/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单位信息莘县实验高级中学注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7年度教学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研究(XJ0470)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来源和去向法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能解决诸多问题。

  • 标签: 来源和去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