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对来自全球无线通讯系统(GTS)1980—2009年全球台站逐日降水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评估。有效地过滤了错误和不可靠的观测记录,构建了一套的全球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集。利用CMAP和GPCP降水产品进行的检验评估表明,资料集月降水具有良好的频率分布和空间结构一致性。资料集与CMAP和GPCP降水的全球平均时间相关系数从质量控制前的0.24提高到0.70左右,均方根误差则从12mm/d减小到1mm/d。在亚洲,资料集与CMAP和GPCP具有一致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全球不同地区,资料集的季节变化与CMAP和GPCP较为吻合。

  • 标签: 全球地面天气报 逐日降水 质量控制 检验评估
  • 简介:本章主要着眼于中间用户群,他们的首要功能在于提供实时天气观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借助计算机生成天气分析和预报意见、监测气候变化趋势等,其产品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为公众所获取。到目前为止,该用户群中最大的用户来自国家天气局(NWS),

  • 标签: 天气观测 预报信息 监测 现象学 中尺度 基础
  • 简介:庆同志,高级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气象局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主任。他一直从事气象网络、气象设备的维护、维修和管理以及气象业务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工作,他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呼伦贝尔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气象局 先进事迹 业务应用软件 人生 气象事业发展
  • 简介: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由于盆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荒漠沙漠地带,形成了干旱、大风、多风沙的气候特征。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50年柴达木盆地扬沙、浮尘、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年减少的趋势,格尔木也不例外。

  • 标签: 沙尘天气 沙尘暴日数 青藏高原腹地 气候变化 大城市 沙漠地带
  • 简介:应承办方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MPI—BGC)邀请,周凌唏研究员于2009年9月7~10日出席了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WMO/IAEA)第15届CO2等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测量技术专家会议(每2年召开1次);11日访问了MPI—BGC的温室气体实验室和同位素实验室;12日访问了Aerolaser实验室;

  • 标签: 国际原子能机构 技术专家 CO2 IAEA WMO 科学
  • 简介:前一本书描述了奥巴马政府对美国气候政策的态度和新思路,第二本战略性研究专著的内容来自2009年1月由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组织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会议讨论了什么样的研究和技术需求、趋势以及障碍会影响2025年的海洋学问题。与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围绕美国海军和海洋战略,制定了到2025年的时间表。

  • 标签: 美国海军 气候变化 海洋学 科学院 联邦 重构
  • 简介:"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及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研究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在原LASG-REM模式基础上,改进和发展了一个适合我国地区特点的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AREM),并研制了一个常规、非常规资料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项目模式集成小组将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与AREM模式集成为一个配有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系统,其目标为业务应用.经过研究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基于目前业务数据平台MICAPS/9210系统、完全自动化运行的包含三维变分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系统.

  • 标签: 中尺度 数值预报模式 变分同化 汛期降水 暴雨预报 天气灾害
  • 简介:<正>2001年6~7月,项目野外科学试验在长江中下游6省1市全面展,由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研究员任领导小组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倪允琪教授牵头组织实施。这次野外科学试验借助于中国气象局的业务系统和多普勒数字化雷达观测系统,涉及长江中下游6省1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气象局的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多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2个风廓线仪,6个GPS站,2个边界

  • 标签: 气候 天气灾害 形成机理 预测理论 中国 2001年
  • 简介:1949年12月8日,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气象工作者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各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新中国气象事业建设、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福祉安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 标签: 气象事业 新中国 科学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气象局 历史
  • 简介:提出了一个三维大气层核试验放射性碎片长距离输送和沉降的Euler模型,用一个烟团模式对源项进行了初始化,以适应1°×1°的网格;模型考虑了干、湿沉降、垂直扩散以及放射性衰变;利用中国某次大气层核试验空中烟云及地面放射性沉降数据对模式进行了检验,初步得出了核烟云在对流层及平流层的输送及扩散规律。

  • 标签: 大气层 长距离输送 平流层 对流层 放射性 三维
  • 简介:1会议概况第10届欧洲气象学会(EMS:EuropeanMeteorologicalSociety)年会和第8届欧洲应用气候大会(ECAC:EuropeanConferenceonAppliedClimatology)于2010年9月13~17日在瑞士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FederalInstituteofTechnologyZurich)召开,

  • 标签: 气象学会 气候学 欧洲 应用 年会 瑞士联邦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太阳总辐射的气候计算方法,给出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最佳计算公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24个太阳辐射观测站历年各月的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并在分区基础上通过内插将日、b系数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108个气象站点上,从而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且不同区域的减小速率差异明显。年变化则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以5月辐射量最大,6月和7月次之,12月最小。全年和各月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全区年总辐射为4633---6616MJ·m-2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均在丰富级别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和很丰富区,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最小二乘法
  • 简介:介绍深生态的思想来源及基本观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生态战略与深生态的“作为整体的大自然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共同体”观点是一致的。从气象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国家重大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及气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是深生态在中国气象事业生态建设战略的具体体现,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生态战略 深生态学 中国 环境影响评估 学习
  • 简介:1概况2017年3月27—31日,海洋和海洋气象学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船舶观测组(SOT)第9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国际海事组织(IMO)总部召开。SOT会议是全球交流船舶观测最新进展的盛会,每2年举办一次,来自JCOMM主要成员国、国际航运协会(ICS)、世界海洋委员会(WOC)、国际水文组织(IHO)的5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技术委员会 海洋气象学 海洋学 会议总结 观测 船舶
  • 简介:1概况世界气象组织(WMO)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第17次届会[组第1次会议于2018年11月29—30日在瑞士日内瓦WMO总部召开。参加会议人员包括本次届会的主席RogerStone(澳大利亚)、副主席OrivaldoBrunini(巴西)、主席顾问FedericaRossi(意大利),第1至第4重点领域组的组长和联合组长,即重点领域1(农业天气和气候服务)的组长YvetteEveringham(澳大利亚)和联合组长KyurangKim(韩国)、重点领域2(农业气象的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组长HarlanShannon(美国)和联合组长LorenaFerreira(阿根廷)、重点领域3(农业气象风险管理)的组长周文胜(中国)和联合组长MeriemAlaouri(摩洛哥)、重点领域4(沟通、教育与能力)的组长AdamouSitta(尼日尔)和联合组长ElenaMateescu(罗马尼亚),以及WMO农业气象处的处长RobertStefanski、科学总监JoseCamacho和秘书JenniferMunqai.

  • 标签: 农业气象学 风险管理 WMO 会议总结 世界气象组织 澳大利亚
  • 简介:灾害性天气事件每年在全球造成数以千万人的死亡和数万亿美元的损失。天气给许多社会经济活动,例如农业、交通运输和水资源管理等,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决策者越来越离不开天气预报。然而,在提供的天气预报和天气预报在决策中的应用及希望得到的社会结果(例如在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 标签: 天气预报 社会经济 可预报性 应用 试验 系统
  • 简介:1概况2017年4月12—13日,第7次中意业务化海洋及南欧海域和东南中国海气候变化交流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由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MCC)主办,来自中意双方共2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南中国海 交流会 海洋学 业务化 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