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 16排螺旋 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进行本次研究,我院在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9 月之间一共选择了 64 例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所有患者都进行 16 排螺旋 CT 进行诊断, CT 扫描出来的图像需要进行 1.25mm 、 2.50mm 的层厚重建,分组的依据是不同患者的结节直径,其中将直径小于 5mm 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直径大于 10mm 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 32 人,将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肺结节边界清晰度。 结果:本次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在诊断效果以及肺结节边界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对比。 结论: 16排螺旋 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具有明显 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16排螺旋 CT 肺小结节 早期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风寒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3%,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风寒型 周围性面瘫 足三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 研究对象为 2014.4.1 ~ 2016.4.2 收治的 的中晚期非细胞肺癌 患者 , 将 60 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 2 组, 30 例 / 组 。将单纯进行同步放化疗 的患者纳入 对照组 , 将 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的患者 设为 观察组。将两组 中晚期非细胞肺癌 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 。结果:观察组中晚期非细胞肺癌 患者的总有效率( 93.33% )高于 对照组患者 ( P< 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应用在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效果令人满意 。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 同步放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靶向治疗药应用于非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非细胞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实验相关要求对患者进行筛选,提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靶向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1(91.18%),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67.65%),两组患者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把向治疗药物应用于非细胞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配合化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靶向治疗药 非小细胞癌 治疗方案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滋阴扶正方对晚期非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已完成4~6周期化疗的晚期非细胞肺癌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滋阴扶正方。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7.3±0.8月)明显好于对照组(4.5±1.0)(P<0.05),有统计学意义,总生存期分别为实验组(12.6±0.5月)、对照组(11.7±0.8)个月(P>0.0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滋阴扶正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滋阴扶正方 维持治疗 生活质量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癌之一,占全部肺癌患者的五分之四,其起病常隐匿,大多数非细胞肺癌在治疗时都是晚期或局部晚期,这不仅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阶段,同时生活质量水平也往往不甚理想。传统医学观点指出,非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多以气虚血瘀证为主,患者血液可呈明显的高凝状态表现,机体免疫功能也常常不全,多表现为正虚邪实,故多主张以扶正祛邪,益气活血法行针对性治疗。目前,中医药治疗气虚血瘀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非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本文拟对晚期非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及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气虚血瘀证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82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满意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研究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护理而言,优质护理对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的护理满意度程度和生活质量有着更加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给予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72.50%VS42.50%),P<0.05。结论给予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故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岩舒联合依托泊苷在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细胞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泊苷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岩舒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72.51±3.84)分,对照组患者KPS评分(72.64±3.79)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86.54±5.85)分,对照组患者KPS评分(75.64±4.06)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为29.17%,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为66.6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中,使用岩舒联合依托泊苷的方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健康状况,减少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岩舒 依托泊苷 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不同剂量吉西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分别对其实施低剂量吉西他滨和常规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治疗时,通过使用低剂量的吉西他滨治疗,疗效和常规剂量吉西他滨类似,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不同剂量吉西他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类型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59例细胞肺癌的临床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局限期患者中位PFS为8.2个月,36例广泛期患者中位PFS为6.4个月,P=0.084,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患者均能耐受化疗。结论积极有效的一线治疗对于局限期及广泛期细胞肺癌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例晚期非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仅采用化疗治疗,为常规组,一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占比30.76%(4例),部分缓解患者占比69.23%(9例),常规组中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占比30.76%(4例),稳定患者占比38.46%(5例),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存时间为(16.5±3.6)个月,优于常规组的(12.2±1.2)个月(P<0.05);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62%(11例),与实验组的76.92%(10例)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细胞癌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该治疗方式可在晚期非细胞癌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靶向药物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中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的治疗方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比参照组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的治疗方法在中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靶向治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以上,目前对于晚期NSCLC的治疗方式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本文简述了NSCLC的内科药物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涉及一、二线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支持治疗,并对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内科药物 治疗现状 研究进展
  • 简介: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KI)的代表,对于治疗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耐药后出现EGFR-T790M突变阳性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疗效显著,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与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相同,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其耐药机制复杂,主要包括C797S突变、多种旁路途径激活、细胞肺癌(SCLC)转化、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等。本文将对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奥希替尼 耐药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非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非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辩证的思想,结合扶正消癌汤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来判断具体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的95.3%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而在血象数据上,观察组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方案的效果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非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采用化疗,因而该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被作为今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扶正消癌汤 GP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66例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加热疗。比较两组临床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88%)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热疗可提高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可作为局部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辅助方案。

  • 标签: 放化疗 热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6岁女性患儿,全身丘疹伴轻痒1周余,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可见灶状角栓,轻度角化过度,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噬色素细胞。诊断:幼年毛发红糠疹。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幼年型 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