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哮喘误诊误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例支气管哮喘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探究其中支气管镜的实际应用。结果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患者的正确患病类型,有效的避免临床对支气管哮喘误诊误治。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严格的参照相关的诊断依据,不能单纯以喘息就判断为哮喘,对于支气管的激发试验为阴性的患者应当予以吸入激素治疗,同时配合进行随访,不能单纯以激素治疗有效诊断患者患有哮喘。临床应以支气管镜辅助检查诊断。

  • 标签: 支气管镜 支气管哮喘 误诊误治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形态学检查出现误诊与漏诊的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44例误诊与漏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做出回顾性的分析以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对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存在误诊与漏诊的44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细胞形态数量进行观察,均得到了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得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如下除了部分检验人员对血液分析仪的性能没有完全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的原因之外,还有使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准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结论虽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为检验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但对于疑似患者仍与要借助显微镜及其他的检查。其次,应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掌握对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从而避免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出现误诊与漏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本科室40例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2013年5月到2018年6月间确诊)进行研究,产前均实施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将产前检查与产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产前检查的结果。结果产前检查时3例胎儿出现漏诊,包括肺动脉闭锁1例,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1例,漏诊率为7.50%。出现误诊4例,其中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法洛四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大动脉转位,1例大动脉转位误诊为右室双出口,1例法洛四联症误诊为共同动脉干,误诊率为10.00%。结论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误诊和漏诊状况,未来需采取多切面检查,并依据各类型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提升诊断结果。

  • 标签: 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 超声心动图 漏误诊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本组患者按照自杀风险的存在进行分组,观察本组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各项指标显示,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伴有自杀观念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小和常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临床上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抑郁症 双相障碍Ⅱ型 自杀风险 危险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腹壁纤维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2例腹壁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以剖宫产后腹壁疤痕处触及腹壁包块入院,术前均误诊为腹壁内膜异位病灶,入我院后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腹壁纤维瘤病。结论腹壁纤维瘤病临床少见,经常发生在腹壁损伤的患者,和剖宫产后疤痕异位病灶有相同的诱因、体征,临床易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但在症状、超声、MR等表现方面有不同表现,术前应完善医技检查,争取明确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腹壁纤维瘤病 误诊 腹壁异位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AA的276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AA患儿平均年龄7.1岁,中位病程0.58月,首诊时误诊率为30.1%,误诊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1.1%),噬血细胞综合征(0.7%)、感染(呼吸道感染及脑炎,0.7%)、白血病(0.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0.4%)、青春期功血(0.4%)、系统性红斑狼疮(0.4%)。结论儿童AA容易发生误诊,首诊医生需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尤其血象或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及治疗反应欠佳者,需积极完善骨髓检查。

  • 标签: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治特征以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统计,把就诊过程加以记录,并对所有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4例患者在短时间内疾病被确诊,有8例患者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出现了误诊的情况,误诊率为33.33%;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无法承受疼痛,医师实施镇痛处理。治疗过程中,20例患者病情达到稳定状态,治疗20-30天左右出院,对8例患者治疗病情加重,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病情明显好转,有4例患者治疗时并发一系列并发症,使病情快速加重,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加强检查谨慎性,从而降低误诊率,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 标签: 急诊诊治特征 主动脉夹层 误诊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误诊现象。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被误诊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72例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误诊的时间均在2小时至两年之间,1天内误诊的患者有50例。基层医院误诊的有64例。首诊误诊的病症主要是脑血管病症与高血压病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患者疾病认识不够与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症缺乏较为细致检查等,对青光眼知识进行普及,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其进行仔细且全面检查是避免误诊出现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误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肺部疾病发生误诊病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胸肺部疾病放射误诊病案临床资料,总结引起病案放射误诊的原因。结果引起误诊的疾病依次为肺癌>肺结核>纵隔病变>乳腺放射状瘢痕>膈疝与膈肌囊肿>胸内脂肪瘤>冠状动脉瘘>其他;误诊原因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因素、设备因素、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等。结论临床放射科工作人员需坚持严格总结诊断方法,加强临床沟通,不断提升放射科专业操作技能与相关管理程度,进一步降低临床的误诊

  • 标签: 胸肺部疾病 放射 误诊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误诊为肺部感染的肺癌性淋巴管炎临床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6例,均误诊为肺部感染,获取其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因素与预后。结果6例误诊误诊时间4-10(7.30±0.56)d;5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1例给予相同治疗方案后疗效欠佳,转院后失访。结论肺癌性淋巴管炎属于其他肿瘤的肺转移灶,若发现影像学表现中见肺间质存在病变,且气道解痉药疗效欠佳,仅能够通过大量激素或放化疗改善临床表现,应考虑可能存在肺癌性淋巴管炎。

  • 标签: 肺癌性淋巴管炎 肺部感染 临床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应用于降低血液病误诊和漏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58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复查。结果大细胞贫血患者14例,小细胞贫血患者84例,异常细胞患者25例,异常淋巴细胞患者158例,提示感染患者有134例,分别占2.5%、14.2%、4.4%、27.2%、23%;红细胞大小异常患者98例,其中有小细胞性贫血患者84例,这些患者都为缺铁性贫血;大细胞贫血患者有14例,经相应验证,溶血性贫血患者2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11例,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1例。结论通过采用外周红细胞的形态学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血液病的误诊和漏诊概率,同时为临床中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而采用该检验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水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 血液病 误诊 漏诊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方法实验基础数据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分析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原因分析可见,对于该疾病的误诊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治疗不及时以及诊断不当是其中主要原因,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在临床中误诊概率较高,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需要对误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后期进行预防,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 颈椎病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病的妇科急腹症的种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妇产科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2月患妇科急腹症被误诊为异位妊娠以异位妊娠的患者9例。结果9例患者中3例为输卵管炎、4例为卵巢黄体破裂、2例为输卵管绒毛膜癌。结论对于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也可能出现误诊,因此需要医生在诊断时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可能的疾病种类考虑在内。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误诊 异位妊娠
  • 简介:细针穿刺(fineneedle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由于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报告快速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已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样本或观察经验等因素影响,FNA诊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在甲状腺癌的类型判别方面也存在一些陷阱。本文报道一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FNA涂片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FFC)的病例,通过对照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复习FNA涂片,分析误诊原因,旨在加强认识,以提高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髓样癌 细针穿刺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以皮肤泛发性湿疹为首发症状的小细胞肺癌,缺乏典型的胸部症状,而贻误诊治是为教训,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首发症状 湿疹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CA125升高的女性盆腔结核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的原因,分析其与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特点及防止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15例CA125升高的盆腔结核患者误诊为卵巢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盆腔结核多以腹胀、纳差、消瘦、月经紊乱为主诉就诊;结核菌素试验5例阴性;血清CA125均升高,平均值(285.5±12.5)U/ml(69~820.9U/ml),所有患者均主要表现为腹胀,8例明显消瘦,6例合并腹痛,4例合并月经改变,4例合并发热;B超检查提示13例盆腔可探及包块,12例盆腔探及少到大量积液,3例伴胸腔积液,6例CT表现为附件区囊实性肿物,3例PET-CT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所有病例初步考虑卵巢癌可能性大,经开腹探查及活检证实为盆腔结核。结论卵巢癌与盆腔结核在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有多个相似之处,容易混淆。临床上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医技检查,全面分析临床资料及盆腔包块的性质,提高诊断率,必要时手术探查,以提高盆腔结核的诊断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