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功能低下(POF)伴不孕症的预治疗效果。方法55例POF伴不孕症患者采取人工周期序贯预治疗(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FS/LH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血浆FSH、LH及FSH/L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本组妊妊娠率为4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结论针对卵巢功能低下伴不孕症患者给予人工周期预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机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卵巢功能低下 不孕症 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子宫肌瘤剔除与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切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卵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激素(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65、1.04,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4.15、3.71,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3.89、4.65,P<0.05)。术后6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稀发或周期延长)均明显少于子宫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3,P<0.05)。术后12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月经不规律明显少于子宫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9,P<0.05)。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内分泌功能稳定,而子宫全切术直接影响卵巢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既往被称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年轻女性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过早衰竭,可表现为青春期延迟,原发性或继发性(4个月或以上)闭经伴两次及以上血清性激素值异常(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该病在儿童青少年中较少见。一般认为POI病因包括遗传、免疫及医源性因素等。激素替代治疗是儿童青少年POI治疗的主要方法,需要综合评估心血管、骨骼、情绪等方面,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近年来,儿童青少年POI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迫切需要早期诊断及治疗。因此,该文将主要对儿童青少年POI的病因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病因 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由于年龄、遗传因素、医源性或手术原因导致的卵巢内存留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问题,是反映女性生殖健康状态的指标,是指卵巢内卵泡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低下,同时伴有或者不伴月经失调、性激素水平低下等临床症状的疾病,可进展为卵巢早衰,进一步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殖能力。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DOR女性发病率约为10%,且呈上升趋势[1]。目前,年轻生育人群中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现状也逐渐凸显,成为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甚至不孕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近年来DOR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不孕症患者中DOR治疗的相关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标签: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促排卵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综合方案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通过中药(中成药加汤药)+西药激素+中医治疗(针灸等治疗方法)的特殊诊疗三种方法结合,以及中成药金凤丸独特配方结合中医的独特手法推出的养卵方案。结果:综合治疗方案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本研究团队推出的养卵方案结合了目前的信息化大背景,对于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在试管婴儿的前期治疗、模拟自然周期、卵子质量提升等均有重大意义,为后续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综合方案 卵巢功能减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综合方案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通过中药(中成药加汤药)+西药激素+中医治疗(针灸等治疗方法)的特殊诊疗三种方法结合,以及中成药金凤丸独特配方结合中医的独特手法推出的养卵方案。结果:综合治疗方案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本研究团队推出的养卵方案结合了目前的信息化大背景,对于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在试管婴儿的前期治疗、模拟自然周期、卵子质量提升等均有重大意义,为后续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综合方案 卵巢功能减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卵巢功能发挥的正面影响作用。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或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2均降低,LH水平两组均升高,观察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囊肿 效果 其对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9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0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用止痛药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对照组E2、P、FSH低于观察组,而LH水平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也小于传统开腹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 临床疗效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观察。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8例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止血)、B组(采用镜下缝合法进行止血)、C组(采用单极电凝进行止血),每组46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月经情况、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结果术前三组患者FSH、LH以及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C组患者FSH、LH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其他两组FSH、LH以及E2水平均较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A组以及B组比较,C组患者的月经紊乱发生率明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止血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能够起到损伤的作用,使得患者的月经紊乱,导致机体激素水平变化,在临床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慎用。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 单极电凝止血 卵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发病机制复杂,远期并发症多。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女性在40岁以前发生卵巢功能衰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COS患者发生POI的风险增加,但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可以降低发生POI的风险,提示两种疾病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PCOS与POI的临床特征、病因、诊断及治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PCOS患者的临床长期管理策略提供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泡期、黄体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卵泡期(A组)和黄体期(B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术前卵巢囊肿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前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高于A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A组(P<0.05);A患者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后FSH、LH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卵巢血流丰富,手术出血较多,止血难度较大,对术后卵巢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卵巢囊肿剥除最好选择卵泡期进行。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黄体期 卵泡期 卵巢功能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卵泡期、黄体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 2015年 1月~ 2017年 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 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 4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卵泡期( A组)和黄体期( B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 A组( P<0.05);两组术前卵巢囊肿直径无明显差异( P>0.05); B组术前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高于 A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 A组( P<0.05); A患者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手术后 FSH、 LH明显升高、 E2水平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黄体期卵巢血流丰富,手术出血较多,止血难度较大,对术后卵巢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卵巢囊肿剥除最好选择卵泡期进行。     [关键词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黄体期;卵泡期;卵巢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泡期、黄体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卵泡期(A组)和黄体期(B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术前卵巢囊肿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前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高于A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A组(P<0.05);A患者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后FSH、LH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卵巢血流丰富,手术出血较多,止血难度较大,对术后卵巢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卵巢囊肿剥除最好选择卵泡期进行。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黄体期 卵泡期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割除术之后使用缝合止血法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6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电凝止血,观察组患者使用缝合止血。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电凝止血后有13人发生卵巢功能衰竭,观察组患者采用缝合止血方式,无患者出现卵巢功能衰竭现象,两组之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缝合止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凝止血 缝合止血 卵巢囊肿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本院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10 月间于本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 82 例进行此次研究,依据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镜下缝合组以及单极电凝组,各 41 例。 结果: 对比两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几率、月经紊乱发生几率,均提示单极电凝组更高( P < 0.05 ) . 对比术后 3 个月时的 E2 、 FSH 以及 LH 水平,提示组间也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止血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不推荐该种止血方法。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单极电凝止血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开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后,通过不同止血的方式,分析其对患者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在我院开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患者30例,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极电凝止血的方式,为观察组进行镜下缝合的止血方式。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前后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前期的性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通过手术,1~3月期间,观察组的孕酮、雌二醇、睾酮这几方面的水平下降,而促黄体生成素和乱跑刺激素这几方面的水平上升,和手术前进行差异比较,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小于0.01。结论对患者开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后,通过镜下缝合的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近期的影响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手术 止血 卵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功能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手术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加快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还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继续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卵巢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