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2年春节过后,我国各地企业普现“招工难”,尽管众多用人单位纷纷提高福利待遇,但因如往年一样工人流失较多,节后用工市场求大于供的格局难以改变,今年许多企业仍然遭遇了“用工荒”,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解析我国中西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中西用工荒问题2012年“用工荒”如期而至。东部发达地区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山东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常年缺工的情况下,春节后用工形势更为严峻,结构性用工矛盾愈演愈烈。一、中西用工荒的发展态势......

  • 标签: 中西部用工荒 人力资源管理 用工荒问题
  • 简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东中西不同地区存在发展不协调、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总体优势突出,中部地区发展速度一般,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文章通过对目前东中西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分布与办学水平情况的分析,就如何建立与推进东中西高职院校间区域内和跨区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东中西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 标签: 东中西部 高职教育 协调均衡发展 区域内合作 跨区域合作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中西县域香料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推动食品工业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业绩不俗,但中西县域香料产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不高、环保压力加大三方面。这都限制了香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只有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有效推动我国中西地区香料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西经济与食品工业的发展。

  • 标签: 食品工业发展 产业协调发展 中西部经济 环保压力 中高档产品 精细化工行业
  • 简介:中西地区欠发达省份的中小城市房地产开发,与沿海发达省份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特点,但其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必须贴近市场。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中西地区的中小城市房地产开发如何贴近市场谈几点粗浅看法。一、项目选择要有可行性。这里的“可行性”包含以下两层意思:一是选择项目时勿贪大求多。中西省份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一般在二级或三级以下,实力不足,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有限,金融信誉度相对较低,如选择项目时贪大求多,虽

  • 标签: 中国 中西部地区 房地产开发 开发项目 开发地段
  • 简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用以实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必要手段。它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整个社会全面迅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乃至经济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为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从量的扩张上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质的变化上

  • 标签: 中西部地区 中国 工业化 发展战略 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农村学生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关联因素。方法于2019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中西农村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校中,每个年级抽取40名左右。使用身高计、体重计测量儿童身高和体重;通过学校问卷和县问卷调查关联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关联因素分析。结果2019年我国中西农村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为11.5%。男生超重和肥胖率为13.1%,高于女生(9.8%),中部(14.3%)高于西部(9.9%),小学生(12.4%)高于初中生(9.5%)。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生(OR=1.388)、年龄段为小学(OR=1.271)、学生没有其他膳食补助(OR=1.037)、学校在乡镇(OR=1.133)、学校供餐模式为企业供餐(OR=1.043)、学校不提供午餐(OR=1.143)、学校不提供晚餐(OR=1.122)和学校不提供饮用水(OR=1.015)与学生超重和肥胖呈正相关(均P<0.05),学校有小卖店售卖零食(OR=0.952)与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呈负相关(P<0.001)。结论目前,我国中西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比例的超重和肥胖,其超重和肥胖率不仅与儿童的性别、学段、县所在地区有关,还与学校供餐、学校是否提供饮用水等因素有关联。

  • 标签: 超重 肥胖症 学生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文章对“国培计划·中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学员身份复杂化、培训内容散漫化、过程管理痕迹化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 标签: 组织管理学员遴选培训方案角色回归
  • 简介:我国地方税收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税制体系,与地方税种设置及相应管理权限划分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直接相关兢在同一税制下,东部沿海一些发达省市每年提前2-3月便完成全年地税收入计划,地方税基本形成了以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导的,独立、平稳运作的税收体系;而大部分中西欠发达地区地方税收年年超经济增长仍不能满足财政需求,地方税收在东部与中西遭遇“轻松”与“尴尬”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是制约地税体系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通过对鄂州地税实践的个案分析来探讨中西传统资源导向型工业城市或区域地方税体系建立、发展与完善的主要受制因素和有效建设途径。

  • 标签: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方税体系 鄂州市 税收
  • 简介: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地区的关系张秀岩改革开放17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东部与中西地区的发展逐步拉...

  • 标签: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正确处理 地区差距 少数民族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 简介:新华社西安1999年6月1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9年6月17日在这里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中西地区发展发表讲话。他说,现在我们正她在世纪之交.应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江泽民强调.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竞和国家的长治久

  • 标签: 中西部地区 长治 西北五省区 大通道 中国 国有企业改革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6-10
  • 简介:  2.合理利用中西地区文化资源  入世为中西地区的文化建设确立了新目标,    中西地区的文化产品,    二﹑入世对中西地区文化观念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首先

  • 标签: 中西部地区 入世形势 地区文化
  • 简介:"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一首真诚朴实的《春天里》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歌声,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的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已经与城市生活、与中国经济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标签: 农民工 工资差距 中西部 春节联欢晚会 美好生活 城市生活
  • 简介:中西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是优化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4年多的改革实践,"提升工程"对14所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入选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较大的经费支持力度,促使入选高校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加强特色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入选高校积极发挥办学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深入推进、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强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提升工程"的常态化机制建设;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和评估机制;处理好入选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关系。

  • 标签: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区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 简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英语对国际交往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良好的英语启蒙教育尤为重要,研究小学英语教师胜任力对促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为了收集小学英语教师胜任特征条目,本研究基于以往相关成果,同时在小学英语教师和小学生当中开展广泛调查,揭示了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各项胜任特征。

  • 标签: 小学英语 教师胜任力 调查研究
  • 简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人才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使高校校际间的人才流动频繁,并有加速之势,由此造成的"人才流缺"是中西地区地方高校必须在一定时期内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源社会化配置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由此造成的人才队伍建设困难问题.

  • 标签: 人才流动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思考
  • 简介:我国中西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文章从中西地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西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城镇积聚型、产业转移型、星火燎原型、资源整合型等模式。

  • 标签: 中西部 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模式
  • 简介:<正>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西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中西地区经济发展仍然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而中西县域经济的普遍落后,甚至还有许多历年靠国家救助的贫困市县,已经形成了影响整个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十五大提出的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任务要求来看,我认为要使中西较贫困落后的县域经济尽快摆脱困境,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能够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除了需要加大国家对中西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的投入外,根本的出路是对中西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的调整,即大力缩减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到主体地位。一、中西县城经济中的中小国有企业退出国有领域,是“抓大放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特别是中西县域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长期处于亏损状况,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这除了中西县域经济的历史、自然等因素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长期存在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这些国有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生产力水

  • 标签: 个体私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西部县域经济 结构调整 经济所有制结构 中小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