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时下,由于某些策划者和书家的推动,"展厅书法"在书法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把书法当做一项技艺性制作来看待,落笔写字尤如构思作画,需要思考很多技巧方面的东西。一时间,似乎现在我们习惯了观看书法的地点是在美术馆和展览厅,似乎书法作品就应该是适应展览的艺术样式。

  • 标签: 技艺性 灵趣 艺术语言 形式感 艺术样式 读书札记
  • 简介:胡艺华简介胡艺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CIID会员,装饰装修高级工、装饰美工考评员,柳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柳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ITAT软件应用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个人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优秀奖、区级二、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得区级一等奖。

  • 标签: 作品选登 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 指导教师 大学生 TAT软件
  • 简介:王树山,1972年2月出生于山东莱州,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职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庆祝中国人氏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中,作品《钢铁结构》荣获雕塑银奖(最高奖),作品《邓小平在江西》荣获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西柏坡》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全军及全国美术作品展荣获雕塑优秀奖;作品《延安鲁艺的一天》参加“中国梦·强军梦”全军美术作品展荣获雕塑优秀奖,参加十二届全国美展荣获雕塑银奖(最高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朱德总司令》朱德纪念馆收藏;作品《滇缅反击战》卢沟桥抗日纪念馆收藏;作品《刘少奇主持土改会议》西柏坡革命纪念馆收藏。

  • 标签: 作品选登 雕塑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美术作品展览 革命纪念馆
  • 简介:文章分析了诗歌《蒿里行》和《鼠疫》英文版的相同主题,以及其所反映的战争背景的不同,并继续讨论了其不同的文学形式特点。最后从本质上分析了两部作品所反映的两场战争的正义性的区别,并强调了两位作者对战争中的苦难的同情、对自由的追求、对正义的渴望。

  • 标签: 蒿里行 鼠疫 战争主题 对比与分析
  • 简介:李根生(1958-),男,笔名雄鹰,山话省临汾市人,陕西省书道研究会理事。自幼酷爱书法,毕生专攻书法研究和创作,常向名家书法大师请教并与他们进行切磋,作品古朴、典雅、用笔刚柔并济,具有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品茶论道、志博云天、特别是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苏东坡的词“赤壁怀古”等,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和收藏。

  • 标签: 书法研究 作品选登 毛泽东诗词 刚柔并济 艺术风格 临汾市
  • 简介:1970年11月出生于云南省马关县,199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同年分配到文山师专任教。2007至2009年攻读于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

  • 标签: 作品选登 张建 油画 2009年 艺术学院 文山师专
  • 简介:俞峥1968年生予福州,1988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现闽江学院美术学院)装饰绘画(漆画)专业,2007年结业于厦门工艺美院全国漆画高研班。2001年创办福州国漆坊,2010年成立北京国漆坊,2013年成立莆田国漆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漆艺大师、职业艺术家。

  • 标签: 艺术作品 克龙 如梦
  • 简介:《瓦尔登湖》在思想内涵以及语言运用方面具有审美无功利、优美、气韵等典型的美学特征,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审美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爱默生的文学作品偏重于崇高与中和不同,梭罗在文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偏重于优美和气韵的审美形态。

  • 标签: 瓦尔登湖 超验主义 美学 无功利性 崇高与中和 优美和气韵
  • 简介:通过对比和评析海明威短篇小说《大双心河》两种译本的翻译实例,可以看出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译者的要求非常高,译者不仅要精通源语和译入语,通晓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还要对译入语有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确保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 标签: 文学作品 海明威 短篇小说 大双心河 翻译
  • 简介:历史记载的“方腊”在《水浒传》中因为艺术加工的原因出现了传承、类误与膨胀等三种类型的继承与演化。而方腊民变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成全“梁山泊好汉”忠义的需要及《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出现继承与演化的原因。归根到底则是作者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历史史料在文学创作中被重构。

  • 标签: 文献 水浒传 方腊
  • 简介:当前,学界就如何大力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这一话题产生了热议,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都被纳入讨论。英美文学赏析课具备语言教学和文学赏鉴双重目的,在传统文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建立的"思考—争辩—写作"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该模式对思维导图、论证图的采用以及运用坐标系构建时空二维图表的做法,实现了文学作品思想的具象化表达,是教学实践的有益尝试。

  • 标签: 思辨能力 英美文学 思考—争辩—写作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