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模型扫描研究比较4种三维面部扫描仪的扫描正确度,评价其临床适用性。方法以美术头颅模型为扫描对象,在封闭、光源亮度固定的环境中,使用便携式计量级三维扫描仪(Handyscan 3D)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作为参考模型;使用3种固定式三维面部扫描仪(A:3dMDface;B:Facego Pro;C:RDS Facescan)和1种便携式手持三维面部扫描仪(D:Revopoint POP 2)分别扫描头颅模型10次,获得4个扫描组模型各10个。使用Geomagic Wrap软件,按解剖和肌肉走行将参考模型面部数据划分为16个区域,保存全脸和各区域边界曲线。分别将4个扫描组模型与参考模型通过最佳匹配功能配准后,使用已建立的边界曲线将各扫描模型面部数据划分为16个区域,通过三维比较功能计算各扫描组模型与参考模型全脸及各区域偏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作为各三维面部扫描扫描正确度(RMS越小扫描正确度越高)。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SNK法)分析各组差异。结果对于全脸,A、B、C、D组RMS分别为(0.295±0.005)、(0.216±0.053)、(0.059±0.012)和(0.103±0.026)mm(F=123.81,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面部各区域,鼻区、唇区、左眶区、右眶区D组扫描正确度均为4组中最高[RMS分别为(0.079±0.032)、(0.061±0.019)、(0.058±0.021)、(0.081±0.032)mm],而额面区、左颊区、右颊区、左颧区、右颧区、左腮腺咬肌区、右腮腺咬肌区、左颞面区、右颞面区、颏区、左眶下区、右眶下区C组扫描正确度均为4组中最高[RMS分别为(0.039±0.011)、(0.034±0.007)、(0.033±0.007)、(0.066±0.023)、(0.038±0.022)、(0.070±0.030)、(0.067±0.024)、(0.063±0.029)、(0.045±0.023)、(0.063±0.006)、(0.039±0.010)、(0.046±0.008)mm]。结论体外模型扫描显示,4种三维面部扫描仪的扫描模型与参考模型的全脸偏差较小;相对于固定式三维面部扫描仪,便携式手持三维面部扫描仪在眶区、鼻区、唇区等特征较复杂区域的扫描正确度较高。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面部 颌面假体 三维面部扫描 正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增强CT扫描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7例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扫描前的心理状态以及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CT扫描前的各项心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37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检查图像合格,合格图像率为91.89%;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检查图像合格,合格图像率为72.97%;观察组合格图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7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37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CT扫描质量,同时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增强CT扫描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间盘轴位扫描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后行三维重建两种方法进行腰椎间盘扫描图像效果及辐射剂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腰椎间盘CT扫描患者100例,根据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扫描时间以及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的扫描时间和所受的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种扫描方法所得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轴位扫描 螺旋扫描椎间盘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对口内扫描扫描精度的影响,为临床消毒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个未经使用的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扫描头,经1、20、40、60次高压蒸汽灭菌后扫描同一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获得灭菌1、20、40、60次组数据,每个扫描头每次灭菌循环后重复扫描模型5次。使用模型扫描仪(D2000,3Shape,丹麦)扫描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将扫描数据作为对照组。用游标卡尺及测量软件分别测量石膏模型和4个灭菌组模型跨弓长度(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距离)和牙弓前后长度(上颌右侧中切牙舌隆突至上颌右侧第一磨牙颊尖的距离)。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数据测量结果分别与石膏模型测量结果的差异;将所有扫描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比较灭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三维偏差,将拟合对齐后得到的均方根估计值作为正确度,将每个灭菌组中每个扫描头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精密度,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正确度值和精密度值差异。结果4个灭菌组跨弓长度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前后长度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4个灭菌组正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灭菌1次组[(114.85±3.75) μm]、灭菌20次组[(124.65±3.85) μm]、灭菌40次组[(131.45±3.04) μm]和灭菌60次组[(144.64±3.34) μm];4个灭菌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可影响口内扫描扫描结果的正确度,且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扫描的误差也呈增大趋势,灭菌次数对扫描的可重复性无影响。经高压蒸汽灭菌60次后口内扫描数据精度仍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灭菌 消毒 数字化口内扫描系统 正确度 精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增强CT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干预,干预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0.25±0.74分和22.69±0.17分,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优势显著。研究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0%。结论:针对增强CT扫描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方式,优势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CT扫描质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增强CT扫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应用胸部CT诊断的价值及征象。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观察扫描检出率、胸部CT表现及诊断灵敏度。结果:20例患者经胸部CT扫描检出18例,检出率为90.00%;20例患者片状、斑片状实变影14例(70.00%),其中伴空洞影3例(15.00%),出现肺气囊2例(10.00%),出现肺纹理模糊伴毛玻璃样影3例(15.00%);胸部CT诊断灵敏度为90.00%。结论:

  • 标签: 胸部CT正常扫描 胸部高分辨率扫描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8-021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泪道炎症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新生儿泪道炎症是什么,所以一旦宝宝患上这种疾病就担心了。那么,什么是新生儿泪炎?事实上,新生儿泪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眼疾病。新生儿泪囊炎可分为急性泪囊炎和慢性泪囊炎两类,其中慢性泪囊炎较常见。新生儿泪道炎症的原因很多,如原发性泪道炎、沙眼性泪道炎、继发性泪道炎、结核性泪道炎等。慢性泪囊炎可并发泪囊脓肿,其特征是眼角肿胀、肿块,新生儿皮肤很薄。反复的泪囊脓肿会导致局部皮肤破裂,形成泪囊瘘,不仅会形成永久性疤痕。更严重的是,它会对婴儿的泪道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新生儿鼻泪管出口有一层膜,在大多数新生儿流泪时,膜会自动破裂(通常在出生后3至4周),然后泪道开始开放。2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发生在分娩前、分娩中或分娩后,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弥漫性肺损伤和非典型临床表现为特征。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由产后感染引起的,称为迟发性肺炎。主要通过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的液滴传染给新生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的病例会因缺氧造成脑损伤,一旦确诊,留下永久性后遗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并及时协助氧气治疗和气道治疗,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乱,避免其他并发症。肺炎双球菌,又称肺炎链球菌,是细菌的先锋,通常成对排列直径为0.5至1.5微米。肺炎双球菌是双球菌的一个属,为化脓性革兰氏阳性菌,但老菌常表现阴性反应。在体内形成囊,人工培养后囊逐渐消失,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是一种化脓性革兰氏阳性细菌,圆形或披针形,无孢子,无鞭毛。肺炎双球菌兼性厌氧菌,常生活在正常人的鼻咽腔,多数不致病,只有部分致病,引起肺叶肺炎、腹膜炎、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和败血症。在显微镜下,肺炎双球菌可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作为抗生素治疗肺炎双球菌感染的眼部疾病,对其十分敏感。脐带是母亲向胎儿提供营养和胎儿排泄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将脐带结扎,切断脐带,脐带残端将逐渐变干变薄,慢慢变黑。一般来说,脐带在出生后3至7天脱落。脐带前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格,护理不当,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带发炎。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和速度,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体会
  • 简介:对1199例CT增强检查病人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经验分析。结果1195例检查顺利,轻度过敏反应1例,轻度迟缓过敏反应3例。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 造影剂 碘海醇 毒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9月来我院检查肺部小结节的2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次检查采用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3个月以后复查时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按方法分为常规剂量CT组和低剂量CT扫描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剂量组检查出结节243个,低剂量组检查出241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权重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方面,低剂量组的指数更低,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小结节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低剂量 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9月来我院检查肺部小结节的2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次检查采用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3个月以后复查时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按方法分为常规剂量CT组和低剂量CT扫描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剂量组检查出结节243个,低剂量组检查出241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权重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方面,低剂量组的指数更低,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小结节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低剂量 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