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沙眼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占眼科门诊的10%-20%,尤其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沙眼预防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食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及学生健康查体等各项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要持有健康证上岗和定期体检。目的为了有效控制中小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寻找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结果进行群体护理后,沙眼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沙眼 群体 护理 学生
  • 简介:群体戒烟效果大相互监督作用强沈后卫生防疫队健康教育科吴凤喜部队吸烟问题对于我们从事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讲确实伤过脑筋,但戒烟难,绝不是戒不掉的,消除吸烟优势心理也不是办不到的事,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无烟的大环境。如何创造无烟环境,这就涉及到了“群体戒烟”。沈...

  • 标签: 监督作用 宣传教育 不准吸烟 卫生防疫队 强化教育 健康教育科
  • 简介:医院人才群体“内耗”有五种病症:囿于自我,名利相争;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嫉妒心理,孤立冒尖;门户之见,互不服气;相互封锁,各谋其事。其“致病源”有三:个体性“内耗”源,结构性“内耗”源,社会性“内耗”源。采取综合预防、“辨证施治”的防治对策,可有效抑制“内耗”。

  • 标签: 人才 群体 内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老年群体血糖血脂检验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8月的84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为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2例,为非老年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健康体检者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的差异,并分析两组不同年龄段患者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老年群体 血糖 血脂 检验结果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01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101例,其中男71例,女30例,年龄5~76(20.7±11.3)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资料、眼部情况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等。采用配对t检验对看近和看远斜视度及手术前后斜视度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屈光状态的差异。结果:101例患者中近视81例,远视19例,<12岁组以远视为主,12~30岁组以中高度近视为主,>30岁组以低中度近视为主。发病年龄12~30岁有71例,占比70.3%(71/101)。其中学生有63例,近距离用眼时长大于8 h的占比46.5%(47/101)。裸眼看近斜视度(+42.0±18.3)△,裸眼看远斜视度(+43.7±17.2)△,裸眼看远斜视度大于看近斜视度(t=2.82, P=0.011);戴镜看近斜视度(+41.6±18.6)△,戴镜看远斜视度(+43.2±17.7)△,戴镜看远斜视度大于看近斜视度(t=2.61, P=0.007)。裸眼与戴镜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斜视度数患者占总人数24.8%,裸眼与戴镜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斜视度数患者占总人数7.9%。83例内直肌止端距角膜缘的距离平均为4.74 mm,小于正常值的5.50 mm。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看近看远的斜视度的均数为0△。结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多为青少年和20多岁的年轻人,可能与近距离用眼时长过长有关。不同屈光状态患者均有出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可能。内直肌止端前移解剖异常。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裸眼和戴镜看远斜视度数大于看近斜视度数占比高于看近斜视度数大于看远斜视度数。采用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近距离用眼 屈光状态 手术方式
  • 作者: 陈万云 金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南昌大学医学部,南昌 330000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南昌 330000,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南昌 3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on, RSFC)的方法,对共同性外斜视(comitant exotropia, CE)患者进行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 V1)功能连接性的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24例CE患者病例(CE组)以及24例性别、年龄与CE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者(HC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进行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RSFC方法分析了两组受试者初级视皮层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on, FC),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V1的FC的差异。结果两组间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CE组双侧V1与Cerebelum_7b_L之间的FC增强(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结论CE患者双侧V1与小脑下部之间FC增强,可能为CE患者双眼视觉功能受损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初级视觉皮层 自发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共计62家不同性质医疗机构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比较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病死率、死亡日龄和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1)62家医院共收治新生儿80 780例,死亡311例,整体病死率为3.85‰。24家妇幼保健院共收治患儿33 339例,死亡102例,病死率为3.06‰;其中早产儿54例(52.9%),足月儿48例(47.1%)。38家综合性医院共收治患儿47 441例,死亡209例,病死率4.41‰;其中早产儿111例(53.1%),足月儿98例(46.9%)。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病死率高于妇幼保健院(P<0.05)。(2)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生后1周内,尤其在生后1 d内。24家妇幼保健院1 d内死亡67例(65.7%),其中足月儿34例(50.7%),早产儿33例(49.3%);38家综合性医院1 d内死亡87例(41.6%),其中早产儿50例(57.5%),足月儿37例(42.5%)。妇幼保健院新生儿1 d内死亡比例高于综合性医院(P<0.05)。(3)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均为肺部非感染性疾病(128例,41.2%),其次为出生窒息(73例,23.5%)和感染(51例,16.4%),但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死因顺位略有不同。(4)对早期死亡(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综合性医院与妇幼保健院足月儿主要死因均为出生窒息,早产儿主要死因均为肺部疾病(主要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窒息;对晚期死亡(生后2~4周)的新生儿,综合性医院无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均为感染;妇幼保健院足月儿主要死因为感染,早产儿主要死因为肺部疾病(主要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妇幼保健院与综合性医院在新生儿病死率、生后1 d内病死率、死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加强相应软硬件建设,以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病死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甲亢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60例来我院接受甲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甲亢患者心理行为存在各自显著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亢 性别 心理行为 针对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常规斜视矫正术的Ⅲ型ACCE患者31例,年龄14~39岁。收集患者发病时间、双眼的屈光度、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术中测得的内直肌附着点、术前与术后的斜视度、融合范围、远近立体视等资料,随访时间6~12(7.4±2.6)个月。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范围的差异,采用传统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远立体视的变化,采用增强配对卡方检验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近立体视锐度的变化。结果:31例Ⅲ型AACE患者中,高度近视3例(10%),中度近视25例(81%),低度近视2例(6%),正视1例(3%)。所有患者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6~10) (7.8±1.1)h,内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的平均距离为(4.9±0.1)mm。术前患者看近(33 c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35 PD,看远(6 m)的斜视度的中位数为40 P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6,P=0.00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时,术后患者看近与看远的斜视度的中位数均为0 PD;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小,手术前后斜视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Z=-4.865,均P<0.001)。患者术前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4°,术后融合范围的中位数为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9,P=0.002)。与术前相比,术后有16例(84%)患者恢复了远立体视,19例(95%)患者恢复了近立体视功能,术前与术后的远立体视功能(χ2=14.063,P<0.001)、近立体视功能(χ2=24.00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内直肌附着点靠前、中度近视可能是Ⅲ型ACCE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按照常规手术量行斜视矫正术能有效改善Ⅲ型ACCE患者的斜视度、融合范围和远近立体视。

  • 标签: 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手术 融合功能 立体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层次肋软骨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为临床上使用肋软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入选标准从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需通过采取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或需利用肋软骨进行支撑治疗的患者。将软骨支架雕刻后剩余的第7肋软骨中央层和边缘层制成不同规格的软骨块,分别进行拉伸强度试验、压缩试验(包括蠕变试验和应力松弛试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28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年龄12~24岁,女性12例,年龄12~18岁。共制作方形软骨块112块、长方形软骨块56块。拉伸强度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7.5%(14/16),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3.3%(10/12),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蠕变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与边缘层在0.5 min至2 min之间的蠕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9、P=0.171),女性中央层与边缘层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731、P=0.480)。应力松弛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与边缘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3、P=0.058);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为(0.006±0.003)%,边缘层为(0.011±0.004)%,显著高于中央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2、P=0.007)。结论少年及青年群体中男性和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在抗拉伸强度上较边缘层差,且其中的钙化点明显减弱了肋软骨的抗拉伸能力,临床上应针对不同部位及用途,根据软骨的钙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

  • 标签: 肋软骨 生物力学 层次 性别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总结男女不同性别临床上不同特点,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本人将我院自1995年至2005年间住院治疗的29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同期住院的166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现分析如下。

  • 标签: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征 性别 住院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甲亢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60例来我院接受甲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甲亢患者心理行为存在各自显著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亢 性别 心理行为 针对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不同性别甲亢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 60例来我院接受甲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 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0 例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SAS、 SDS、 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不同性别的甲亢患者心理行为存在各自显著的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亢 性别 心理行为 针对性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共同性外斜视并进行手术的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188例,其中男性114人,女性74人。分析共同外性斜视患者发现斜视的年龄、进行矫正的年龄、临床表现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矫正的年龄、是否伴有弱视、病程长短、术后立体视觉训练情况等对患者术后立体视的功能重建都有影响。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立体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41例(7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直肌肉毒素注射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前内斜视度数为43.54△±13.63△,术后3个月34例(82.93%)眼位正位,复视消失,6例(14.63%)斜视明显好转,1例(2.43%)无效。术后2周3例(7.31%)出现上睑下垂,3例(7.31%)出现过矫,术后1个月上睑下垂和过矫均恢复。结论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内斜视,共同性,急性 肉毒毒素,A型,注射,非肌电图引导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采取双眼视觉训练,对于立体视建立的影响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1月在我院进行共同性斜视手术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照组:常规训练、研究组:双眼视觉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立体视建立情况比较。结果:训练前,两组患儿立体视锐度差距较小(P>0.05);护理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儿立体视锐度显著低于对照(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儿立体视觉锐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对于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采取双眼视觉训练,效果显著。

  • 标签: 儿童共同性斜视术 双眼视觉训练 立体视建立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