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减租减息本是国民党的政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两党共同致力于农村的减租减息。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共则开始武装割据。南京国民政府仍然没有放弃减租减息的政策,只是总体上实行得很没有力度,中共则在割据地,也就是所谓“苏区”,变减租减息为“打土豪,分田地”,也就是进行“土地革命”。

  • 标签: 减租减息 土地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抗战前 运动 “三民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6
  • 简介:梁启超一反中国传统将小说归为文学的,以近代的新型学术理念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中国传统的学术

  • 标签:
  • 简介:<正>潘佩珠,号巢南,又号是汉,原名潘文珊。1867年12月生于越南宜安省南坛县东烈乡一个教师家庭。他聪慧好学,自幼接触和学习儒学经典。1900年,他中了解元。1904年,创立了以反法复国为宗旨的维新会。1905年——1909年,他发动和领导了旨在寻求救国之方针大计、争取外援的赴日留学运动——“东游运动”。之后,潘佩珠辗转泰国、中国进行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胜利的影响下,1912年2月,在广州,主持成立了越南光复会。其宗旨是:“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1924年,他建立了越南国民

  • 标签: 越南文学 文学家 古典小说 诗歌创作 革命事业 中国古典文学
  • 简介:邓中夏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一批信奉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诸多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在实践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更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论述,对历史进程、政权性质、革命力量、革命途径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邓中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0
  • 简介:最早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来的是黄遵宪,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军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

  • 标签:
  • 简介:俄国形式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形式问题方面具有复杂的关系。二者都把艺术自律性作为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在艺术本质方面都试图消解传统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而把艺术本质归结于形式;在艺术功能方面都看到了形式在感性生成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价值立场的区别,二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却具有根本的差异,体现着不同的理论向度。可以说俄国形式主义美学是一种文艺美学,指向文学自身,发起的是文艺内部的形式革命;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是一种政治美学,指向的是现实实践领域,从而赋予形式一种社会革命的使命。

  • 标签: 形式 艺术自律 艺术本质 艺术功能
  • 简介:李欧梵认为,在1917—1927年期间,爱情是青年生活的中心点。“浪漫的爱情”在妇女解放运动中打下了“特殊的印记”。同时,他把胡适称为这场运动的“教父”。我认为,如果一定要给1920年代以现代性爱观为核心的爱情追求寻找一位精神教父的话,最合适的应该是周作人,虽然对于这一称号,反对任何形式迷信的周作人也许并不愿接受。

  • 标签: 周作人 性爱观 思想革命 妇女解放运动 利器 爱情追求
  • 简介:概述革命战争小说是十七年文学中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一个领域.同农村题材小说比,它产生要早、势头也猛,自然没有后者潜力深厚.同工业题材小说比,它作者队伍庞大,更受普通读者喜爱.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文化观念和创作经验,影响着整个当代文学的风貌和走向.这种影响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效应.

  • 标签: 革命战争小说 写作形态 农村题材小说 工业题材小说 十七年文学 作者队伍
  • 简介:<正>据雪峰同志一九五二年写的《回忆鲁迅》中说:“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柔石带我去见了鲁迅先生,从此我就跟鲁迅先生接近,一直到他逝世之日为止。”雪峰同志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即“(四·一二”大屠杀后一个多月)入党,除一九三三年底去江西苏区,不久参加两万

  • 标签: 鲁迅 江西苏区 大屠杀 冯雪峰 革命文学论争 柔石
  • 简介:摘要柯村镇地处黟县西北部,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位于黟县、祁门、石台三县交界处。1934年在方志敏领导下发生柯村暴动,建立了皖南第一个红色政权——皖南苏维埃政府,被誉为“皖南瑞金”,方志敏曾率北上抗日先遣队来柯村指导。柯村暴动的成功与皖南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在闽浙赣土地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标签: 红色革命遗址保护
  • 简介:对井冈山这个名字的认识,是我在刚开始念书的时候。它是朦胧的,却也清晰:它是一个地名,却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井冈山斗争史的了解,应该是我走进初级中学的课堂,在仅知道一个地名的基础之上,才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认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标签: 井冈山 革命圣地 初级中学 中国革命 毛主席 斗争史
  • 简介:长夜腥风无须战火忆从前,长夜腥风在此间。字字读来皆是泪,愁云一抹黯江天。

  • 标签: 事迹 革命 建党
  • 简介:陆士谔的《血泪黄花》是最早叙述辛亥武昌革命的第一部小说。从叙事策略看,《血泪黄花》采取了“革命化”的总体叙述策略;从叙事的显层内涵看,《血泪黄花》构建了“大汉”与“贼满”的民族想象;从叙事的深层内涵看,《血泪黄花》中革命与爱情的交织隐含着“大我”与“小我”的互动与交融。《血泪黄花》中的革命叙事投射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心态与理想激情。

  • 标签: 陆士谔 《血泪黄花》 革命叙事
  • 简介:抗战为郭沫若提供了一个弄潮的机遇,让他得以作为文化领军人物,尽展才华,叱咤风云,取得文武两方面的巨大成就,发挥了特殊作用。历史虽然以自己的方式选择了郭沫若,但郭沫若人生经历中所包含的悲剧因素又限制了郭沫若,围绕他的是非曲直的判断,首先应从时代方面去检讨,方可保证其评说不演绎为当代的误读。

  • 标签: 抗战 文化班头 判断
  • 简介:“样板戏”本是文革政治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样板戏”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形成了“样板戏”回潮现象。“样板戏”在回潮中吸引了很多经历过文革的观众,但是他们的“怀旧”心理是一种虚假的怀旧。回潮中的“样板戏”不是文革中政治化的样板戏,它的实质变异为作为在“后革命”氛围中出现的一种大众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样板戏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迎合大众的趣味,这也给当下作为艺术之一种形式的戏剧提出了一个疑问:作为艺术的戏剧在当下如何冲破“虚假怀旧”和商业的双重桎梏?

  • 标签: “样板戏”回潮 怀旧 “后革命” 大众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一、抗战时期新富农经济的产生与中共鼓励新富农的政策,但也有不少解放区在土地改革中强调了保护新富农的政策,朝着吴满有方向发展的新式富农

  • 标签: 农问题 新富农 根据地新富
  • 简介:本事记原名书生,他却用笔名从容写下军人写下诗志:选择练习舞枪弄炮练习成长步法捧读《孙子兵法》,把日常过成枕戈待旦更狠的苦累汗水藏匿河道,日夜偷渡

  • 标签: 革命军人 组诗 词典 《孙子兵法》 练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1
  • 简介:一、抗战时期新富农经济的产生与中共鼓励新富农的政策,但也有不少解放区在土地改革中强调了保护新富农的政策,朝着吴满有方向发展的新式富农

  • 标签: 农问题 新富农 根据地新富
  • 简介:前些年,拉丁美洲艺术在欧洲和北美的批评家眼里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中肯的评价,而被欧美学院派视为“边缘的”或次要的艺术。然而,近年来,西方世界对拉美艺术的重视与研究已经悄然兴起,拉美艺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西方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当然,一直由“欧洲中心论”占据着史学界的欧美学术界对拉美艺术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标签: 本土文化 “欧洲中心论” 革命者 传承 西方世界 拉丁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