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到 2018年 5月来我院的 109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心理焦虑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逍遥散加减 肝郁脾虚 广泛性焦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卒中后患者应用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对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绪干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对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60 例卒中后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运动性引导想象训练,对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医院焦虑抑郁指数( HADS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 )。 结论: 卒中后患者应用运动性引导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卒中后 运动性引导想象 睡眠障碍 焦虑及抑郁情绪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焦虑障碍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 40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另 40例接受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 92.50%高于对照组 95%,数据差异较大( P<0.05)。比较 HAMA评分,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小( P>0.05),治疗后,研究组 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小(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5%低于对照组 27.50%,数据差异较大( 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焦虑障碍疗效相当,但后者见效速度快,安全性高,临床可根据实际状况选用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改善其心理状态的效果。 方法 : 本次实验中,共 48 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 2019 年 1 月至 10 月收治,均符合入组标准,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本次实验中主要应用针对性护理及 正 常规护理,前者应用于研究组中,后者应用于参照组中,并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 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可比性, ( P > 0.05 );而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分别为( 41.69±2.17 )分、( 43.78±3.66 )分;参照组患者分别为( 53.64±2.58 )分、( 52.79±3.49 )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对 慢性胃溃疡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针对性,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针对性护理 焦虑 抑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部队家庭贫困义务兵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缺陷感的相关性研究。2、方法 对驻疆某部527名义务兵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和缺陷感量表进行统一测评分析。3、结果 贫困义务兵与非贫困义务兵焦虑和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无差异;贫困义务兵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非贫困义务兵及青年常模,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青年常模。4、结论 驻疆部队家庭贫困义务兵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状况与缺陷感显著相关,部队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及预防措施。

  • 标签: 贫困家庭 SAS SDS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
  • 简介:当代医学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学也已走向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科学。护士除要具备传统的护理医学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其中重要的是心理学的掌握和应用。没有心理护理,便不能进行整体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住院 外科 飞行人员 医学专业知识 当代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常,当人体受伤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是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反应对疾病痊愈可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换药中.护士要理解和关心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在晟佳心理状态下使伤口愈合,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 标签: 换药 心理护理 痊愈 患者 心理反应 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择2020.4月-2021.5月这一年多期间,从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血管重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取数字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有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外43例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展开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相比更优,(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此改善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重症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以是否给予术前心理护理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仅作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加行术前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每组30例。组间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手术耐受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其96.67%的手术耐受率则比对照组的73.33%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术室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

  • 标签: 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室 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康复疗养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按照研究排除纳入要求选取本院2020/1-2020/1时间段内收治的疗养康复患者共118例,电脑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常规疗养康复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负面情绪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疗养 心理护理干预 负面情绪 护理依从性 应用价值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干预骨折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服务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4月起,直至2022年4月截止,期间我院共计纳入68例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研究纳入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以34例为一组进行分配,组建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服务,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将两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患者心理情绪、护理效果等。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心理情绪比较,研究组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较为优异;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其结果分别为(97.06%)、(79.41%),研究组护理效果较为优异,(P<0.05)。结论:临床干预骨折患者期间予以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患内心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康复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 心理护理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此次将选取200例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时间段内在本院进行就医的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个性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之后,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个性组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个性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患者的更好(P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白内障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8例,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第二只眼手术应用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5例,前者应用心理疏导,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从心理状态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疏导 老年性白内障 第二只眼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第二只眼手术应用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5例,前者应用心理疏导,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从心理状态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疏导 老年性白内障 第二只眼手术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