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  早春二月的江南,霏雨溟蒙,春寒料峭.然而,静坐一隅细品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内心却拂润着丝丝温暖,感受到清馨扑面的如缕春风.正如作者卡佛先生本人所言--"我希望保证,读者读完我的小说后,不会有受到欺骗的感觉."卡佛做到了;他还说:"要是看到我写的小说,读者能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被它感动,并想到了自己的存在,我就高兴."卡佛也做到了.……

  • 标签: 巴别塔评 短篇小说大教堂 评雷蒙德·卡佛
  • 简介:在机械工业时代,人类在享受物质丰厚与舒适的同时,不得不付出精神伊甸园失落的代价。如何用文学的方式来呈现并回答这个问题是晓航的隐秘追求。本文从非凡的想象力、娴熟而精致的语言以及叙事技巧的出神入化等角度,解读小说文本的内在涵蕴,并展示晓航的非凡创造力。

  • 标签: 晓航 想象 生命 语言 叙事 诗意
  • 简介:约翰·厄普代克因擅长描写白人中产阶级生活而被称为社会历史变迁的准确记录者。然而,他的后"9·11"小说《恐怖分子》却一改其一贯的创作内容、主题和风格,通过描写18岁中学生艾哈迈德由一名单纯美国青年转变成狂热恐怖分子的过程,揭示恐怖主义源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及人性善恶的冲突。所有这些冲突皆可归结为后"9·11"时代的文明冲突。

  • 标签: 约翰·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后“9·11”时代 文明冲突
  • 简介:<正>在拉美小说中,大概是出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或许是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吧,鬼魂、幽灵常见于作家的笔端。鬼魂、幽灵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美,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给人一种厌恶、毛骨悚然的感觉。然而,世界上的树叶没有两片是完

  • 标签: 神话传说 鲁尔 墨西哥 树叶 创作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
  • 简介:<正>20世纪,由于女权主义批评的兴起,文学界掀起了重新发掘历史上被湮没的作家和重新评价没有被列为经典作家的女作家的热潮。在文学史上,女性一直被着意忽略和歧视。妇女要么被描绘成完美的淑女、屋里的天使,甘愿被男人摆布;要么被斥责为轻浮之人和妖妇。女权主义批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冲击这个以男人为中心的世界,建构真正的把女人自身经验看作是自主艺术根源的“女性化”文学。所以,凡是以女性为主体的文本,女人写女人问题的文本,忠实于妇女经验的文本等均被女权主义批评家纳入自己的大框架中。结果,许多女作家被重新发掘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和喜爱。英国十八世纪女作家范妮

  • 标签: 范妮·伯尼 女权主义批评 维拉斯 小说 女性美德 淑女
  • 简介:  本文是论坛上一位热心读者所撰,我们只略作了些文字上的调整.文中对杂志的批评我们当谨记在心,而其中一些过奖之词,我们知道自己做的还很不够,甚至可以说有不少地方愧对读者的夸奖,因此我们也会视之为对的鞭策.……

  • 标签:
  • 简介:M.凯斯.布克的《现代英国左翼小说研究指南》回顾了英国左翼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简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概述了英国重要左翼批评、历史和理论著作,对20世纪英国左翼小说和部分英国左翼后殖民小说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讨论。该书内容全面,编写体例系统,视野开阔,堪称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研究的宝典。

  • 标签: M·凯斯·布克 《现代英国左翼小说研究指南》
  • 简介: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历史小说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失败、痛苦、空虚甚至死亡。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慰藉、复苏和成长,他们都将目光投入家族和个人历史中,或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目的对过去的历史文本进行重新诠释,或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重构历史。本文解读了斯威夫特的三部小说,从中不难看出,作家对心灵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思考和探索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本质和意义的独特理解。他通过小说告诉读者:回归心灵是一切叙事的意义所在。

  • 标签: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小说 历史叙事 心灵
  • 简介:<正>《诗学》第一次被全面介绍到中国是1925年,《小说月报》上刊发了傅东华的中译本。七十多年来虽然有不少的美学史都在介绍《诗学》,但是具体针对《诗学》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这表明,我们与《诗学》的对话还没有更全面、更深入地展开。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主角 理解问题 悲剧艺术 悲剧情节
  • 简介:《比较文化研究中的数字人文与媒介间性研究》是一部由比较文学和文化专家斯蒂文·托托西主编的论文集。该书所收录的论文,在比较文化的语境中,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媒介间性和数字人文的概念,分析了媒介间性和数字人文在不同类别文本中的运用,如小说、电影、绘画、漫画、图画小说、电子游戏等等。该书拓宽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为当代新语境下的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提供了思路。

  • 标签: 数字人文 媒介间性 比较文化 媒介转向
  • 简介:江上波夫系东京帝国大学东洋史专业教授。其编撰的《东洋的系谱》一书,清晰地展示了清末民初一批最有名的日本东洋学家治学成家的历程,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日本汉学崛起的实态。作为日本学人叙述日本汉学学术系谱的专书,其材料的原生性、论述的准确性不言而喻。本栏目将择要陆续译介之。

  • 标签: 东洋学 日本汉学 东洋史 原生性 帝国
  • 简介:《周易》经文是一个以卦辞和爻辞为主体的语言符号系统,英译《周易》译者应力求传译卦爻辞的符号意义,包括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并在译文中实现原文的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

  • 标签: 《周易》卦爻辞 意义 功能 翻译
  • 简介:20世纪戏曲史料掌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本文通过对20世纪戏曲史料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概括论述,既展示了百年戏曲史研究的整体特色,又对我们准确理解和认识20世纪戏曲史料的价值与特质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和导引作用。

  • 标签: 20世纪 戏曲史 史料学
  • 简介:为促进叙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东西方叙事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首届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叙事研讨会定于2007年10月16日-19日在南昌赣江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和《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

  • 标签: 国际会议 叙事学 南昌 《江西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院 文艺理论
  • 简介:在世界诗歌史上,有太多的诗人描写过情侣的分离以及分离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景。而把情侣间的分离比作天体的运动和圆规的牵连,恐怕是属于以“巧智”取胜的英国玄学派诗歌的独特之处了。

  • 标签: 英国 玄学派 多恩 《别离辞:节哀》 诗歌 意境
  • 简介:吴元迈先生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现在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了.这部"全景式"的断代文学史适时而极富引人关注的特性,非常切合催促社会变革和前进、文化迅猛增殖和转型的时代的需求.此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结项时,我有幸参加审读,现在又欣喜而饶有兴味地予以重读,深切的感受是它尽可能凸现五方面的两结合,即纵向历时性文学史的阐述与横向共时性作家作品的评析相结合,积极拓新与严格务实相结合,翔实考证与学术探索相结合,重点钩深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理论引发与实证个案相结合.

  • 标签: 吴元迈 《20世纪外国文学史》 书评 断代文学史 世界文学
  • 简介:秦岭的《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是第一部表现计划生育如何影响民生的中篇小说,当然,在此之前有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但二者的旨趣明显不同。在《蛙》中,莫言以饱满的细节展示了计划生育烙在民间之躯上的累累伤痕,这种对历史创伤的书写以及由此对计划生育的深刻反思使人想起“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秦岭在写作《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时,显然已经将叙述与思考的重心转移到了反思之上。

  • 标签: 秦岭 《风雪凌晨的一声狗叫》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 简介:自处女作《女勇士》在1976年首次出版以后,汤亭亭就蜚声美国文坛.之后,汤亭亭又陆续出版了《中国佬》、《孙行者》、《第五和平书》和《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她的作品屡获大奖,如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学院和艺术与人文研究院大奖以及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等等.

  • 标签: 厌恶战争 和平评 宽广余地
  • 简介:口头传统一直被认为是美国南方文化的基石,但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视觉文化迅速发展,在美国南方文化的传承和重建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方文学中的视觉元素对人物身份的形成作用日益明显。本文从当代视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美国南方女作家波特的《老人们》和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帝》中的照片等视觉元素,认为这些视觉元素在女主人公解构传统女性性别、种族身份,建构新的独立身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指出视觉将为美国女性文学和非裔美国文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视觉 凯瑟琳·安·波特 佐拉·尼尔·赫斯顿 美国南方文化 美国南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