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结果本组120例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时间50-80min,出血量120-215ml。随访时间3-12个月,创口均1期愈合,X线示骨折对线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和断裂优52例,良59例,可8例,差1例,治疗评分优良率91.7%。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好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内固定系统 动力踝螺钉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三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术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8月—2017年8月骨科收治的20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运用三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2~13个月。结果术后采用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20例患者中,A级17例,B级3例,未发生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及脱出,X线片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带袢钢板位置良好,1周左右可行无痛自由活动。结论三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Endobutton技术 带袢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效5例(62.5%),有效2例(25.0%),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显效3例(37.5%),有效1例(1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可帮助患者在短期内康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在日后的治疗中,可以将髋关节钢板螺钉治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 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椎弓根钉棒系统的临床复位效果。方法选择16例寰枢脱位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1.4岁。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前后对颈后部轴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对神经功能改善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评价。结果全组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病例枕颈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及躯体感觉恢复,肌力及肌张力明显改善。轴性颈痛VAS术前为6.14±1.76,改进为术后4.82±1.45(江2.315,P〈0.05)。Frankel分级术前E级9例,D级2例。C级4例,B级1例;改进为术后E级9例,D级5例,C级2例。X射线、三维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棒断裂。寰枢椎植骨在6个月左右达骨性融合;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符合寰枢椎脱位复位的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固。

  • 标签: 寰枢椎脱位 复位 椎弓根螺钉
  • 作者: 杨成林 李建彬 王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070
  • 简介:摘要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布局术后放疗与辅助系统既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又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部分系统与放疗的最佳时序已经证实,但仍有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新辅助化疗者术后巩固化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HER-2阳性患者术后双靶治疗与术后放疗同步治疗的安全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步放疗的安全性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与术后辅助系统的顺序选择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放疗 术后系统治疗 顺序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疗效、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选择医院采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乳腺多发良性肿瘤120例。结果病灶直径与术中出血、创伤恢复时间存在相关性,不同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4.2%(5/120),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疗效较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少。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多发良性肿瘤 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
  • 简介:背景: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损伤,漏诊率高,尚无统一标准的内固定方式。目的:探讨接骨板系统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60岁,平均(36.2±10.7)岁;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Ⅱ型1例,Ⅲ型1例)。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近端骨折13例,延迟诊断3例,延迟时间为5-6d。全部病例均采用接骨板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联合重建锁定接骨板或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为135-231min,平均(179.7±26.3)min;术中出血量为430-575ml,平均(497.8±40.1)ml。除1例失随访外,其余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30个月,平均(16.2±6.1)个月。14例股骨近端骨折于术后3-6个月获得骨折愈合,平均(4.2±0.9)个月;1例股骨颈骨折术后9个月仍未愈合,行股骨转子间外翻截骨后5个月愈合。14例股骨干骨折于术后3-7个月获得骨折愈合,平均(5.1±1.1)个月;1例股骨干骨折术后9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4个月愈合。末次随访的Friedman-Wyman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股骨颈内翻畸形1例,股骨颈骨不连1例,股骨干骨不连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结论: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和延迟诊断率较高,且治疗复杂。应用接骨板系统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重建锁定接骨板 空心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下腰痛日本JOA29评分法进行评分比较。结果38例患者,术前患者下腰痛日本JOA29评分(7.12±1.25)分,术后下腰痛日本JOA29评分(24.79±2.01)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术后3~7d可进行床下活动,随访10个月,患者无腰痛及神经压迫症状,均恢复工作,无心理异常表现。结论通过钉棒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全程护理指导,并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巩固手术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钉棒系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closure,VAC)系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运用改良式VAC系统5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同时设立对照组58例,采用湿性疗法,观察两组平均换药时间、换药次数及继发切口感染的几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换药时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继发感染的几率有降低趋势(p=0.057)。结论改良式VAC治疗切口脂肪液化具有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缩短换药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可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等特点。值得大范围推广。

  • 标签: 负压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 脂肪液化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重度肝损害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018年来我院治疗的重度肝损害患者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选用普通护理,研究组选用心理干预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治疗人工肝。结果 研究组在各项生理、生化检测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预防了感染、出血等情况的发生。结论 在临床中可大量推行研究组的方法,能为治疗以及再次治疗提供良好的保证措施。

  • 标签: 人工肝 重度肝损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系统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小儿鼾症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显效22例(57.9%),有效14例(36.8%),无效2例(5.3%),总有效率为94.7%。结论低温等离子系统小儿鼾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小儿鼾症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效5例(62.5%),有效2例(25.0%),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显效3例(37.5%),有效1例(1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钢板螺钉系统,可帮助患者在短期内康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在日后的治疗中,可以将髋关节钢板螺钉治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 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一期经伤椎弓根植骨内固定)与研究组(后路钉棒系统)。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的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钉棒系统 脊柱
  • 简介:腰椎滑脱症已被认识200多年,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椎板切除减压,峡部直接修复植骨内固定,脊椎融合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8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该症,疗效明显提高,90年代以来椎间融合器也被逐渐采用,疗效也较好,这二种方法各有所长,尚难分优劣,我院结合二种方法优点,自1999年7月-2002年1月,联合使用两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31例,术后31例症状消失,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症 系统治疗 椎板切除减压 疗效满意
  • 简介: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胸腰段骨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7例胸腰段骨折应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患者采取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和正确的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47例患者术后均无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后期发生切口感染1例(合并糖尿病)、断钉1例、钉松动2例。结论:积极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是提高A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成功率的重要保证,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AF内固定系统 胸腰椎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小儿胰腺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手术经验。方法2013—2016年我们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实施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4例。4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10岁、11岁和9岁。肿瘤部位:3例为胰腺头部,1例为胰腺中段。4例均通过daVinic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4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0min、127min、110min和135min。术中出血分别为47mL、50mL、40mL和45mL。肿瘤大小分别为25mm、50mm、55mm和25mm,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d、10d、22d和12d。均治愈,随访时间分别为8个月、9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无一例术中、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用于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

  • 标签: 机器人手术系统 胰腺肿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患者系统过程中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干燥创面削痂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愈合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

  • 标签: 烧伤 治疗方法 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 愈合用时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