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髁螺钉固定(DCS)和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为此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者给予微创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1年随访。实验组29例患者,优25例,良3例,总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29例患者,优17例,良8例,总优良率为86.21%,组间数据对比χ2=7.7788,p=0.0053。结论较动力髁螺钉(DCS)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 股骨 微创内固定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微创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微创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42例经门诊确诊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分成微创固定系统治疗(治疗组)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对照组优8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6.2%。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面,相对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 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固定系统(Llss)与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取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康复时间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对比,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1.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佳,它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固定术后6周内出现骨折相关感染(FRI)后保留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1例骨折术后6周发生FRI并接受保留固定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1~73岁,平均51岁。患者入院后接受细菌培养、彻底清创、负压吸引、软组织修复重建、局部及静脉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治疗。如感染累及关节,行关节腔清理并引流。定期复查所有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如将固定保留至骨折愈合认定为治疗成功,骨折愈合前固定拆除认定为治疗失败。从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骨折类型(开放性、闭合性)、是否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否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感染、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否为大肠杆菌感染、是否两种细菌感染、是否细菌培养阴性、感染是否为早期(2周)、是否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中分析治疗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30个月(6~84个月)随访。62例(76.5%)患者在控制感染并保留固定的情况下获得骨折愈合。其中2例患者使用了Masquelet技术处理骨缺损,11例使用了肌瓣或皮瓣技术重建软组织覆盖,2例存在窦道的患者通过抗菌药物和换药达到骨折愈合。19例失败中,有1例因感染无法控制而截肢;剩余18例患者均拆除固定改外固定,其中有3例患者使用了Masquelet技术获得最终骨愈合,7例患者使用骨搬运技术获得最终骨愈合,3例患者使用皮瓣技术重建软组织覆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开放性骨折以及2周以上的FRI是保留固定失败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于骨折固定术后6周发生FRI的患者,如固定仍稳定有效,可首先尝试保留固定。对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彻底有效清除的条件下尽早行肌瓣或皮瓣手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并有助于骨折愈合。开放性骨折病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2周以上的FRI是保留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折 感染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RSS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4例胸腰椎压缩骨折行后路切开RSS系统复位固定。X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64例患者X线示椎弓根钉位置满意,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无神经根损伤情况。随访52例患者24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X线提示胸腰椎矫正度的丢失明显减少,术后24个月无疼痛者48例,轻度疼痛(偶尔在劳累后有轻微疼痛)3例,中度疼痛(经常有轻微的疼痛劳累后加重)1例。结论采用RSS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维持椎体的刚度、强度、高度,更好地防止后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复发,减少腰背痛及其他并发症。

  • 标签: 胸腰椎压缩骨折 RSS内固定系统
  • 简介:胸腰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的创伤。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简单易行、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已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主要方法。作者从2001年开始应用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98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胸腰椎骨折脱位 内固定治疗 AF系统 脊髓神经损伤 疗效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GSS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5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GSS联合PLF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0.5-6年,临床优良率92.8%,术后0.5-1.5年拍片,除1例老年患者因严重骨质疏松发生固定松动,植骨未融合外,其余均融合,融合率98.2%。结论应用GSS联合PLF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操作简单,复位满意,神经损伤并发症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GSS内固定系统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7例,滑脱程度根据Newman分型标准I度22例,II度11例,III度4例,用Asher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定。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最短7个月,最长2年,平均15个月。按Asher疗效评定标准优29例,良5例,中2例,差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9%。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具有固定牢靠,减压彻底等优点,能帮助患者在早期进行功能恢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式。

  • 标签: 腰椎滑脱 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有限固定及完全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各20例。分别为外固定组、有限固定组及完全固定组,比较三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完全固定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有限固定组及外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最为显著,保证了桡骨远端的长度,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完全固定 C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F系统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进行AF系统固定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骨折位置各项指标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治疗前后的指标差异,分析AF系统固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A级27例,B级25例,C级30例,D级19例,手术后,未见A级患者,B级16例,C级35例,D级47例。患者手术后未见并发症产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利用AF系统固定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脊柱脊髓损伤,并且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效果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AF系统内固定 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通用脊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通用脊柱固定系统治疗手术前后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本组46例均获得了6个月~2年的随访,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5°恢复至术后2.5°。椎体前缘由术前43%恢复至96%,椎体后缘高度由64%恢复至99%,6个月后椎体高度平均丢失约2mm。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所恢复。结论通用脊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适合胸腰椎骨折后路减压和复位固定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留固定物治疗骨折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固定术后早期感病例采用保留固定的清创冲洗治疗法,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应用有效抗生素。结果16例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病例经治疗后在保留固定物的条件下成功控制感染,骨折得到顺利愈合。但外院转入1例的处理有所延迟,多次清创冲洗仍未能有效控制感染。结论积极有效的处理能在保留固定物的情况下成功治愈骨折固定术后早期感染。

  • 标签: 骨折 内固定 术后早期感染 清创 冲洗 并发症
  • 简介:自1956年White氏报告,后经仲剑平等在我国改进并推广小肠固定术以来,使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增加了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肯定的方法,但它需要有特制的米—阿氏管或小肠固定管。不少单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子不得不放弃此手术。我们术前临时用鼻胃管改制成简易的小肠固定管,在2例病人应用,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取2根相同型号的橡胶鼻胃管,将其中一根末端有侧孔部分剪去(亦可不剪),套入另一根鼻胃管

  • 标签: 小肠内固定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鼻胃管 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根治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弓螺钉固定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腰胸段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40例。开放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指数恢复及随访矫正度丢失情况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3个月内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后两组趋于一致,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出血少、疼痛缓解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两种手术方式的矫形效果和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