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特殊染色联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入我院就诊的疑似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穿刺活检,并通过病理特殊染色法、病理免疫组化法以及联合诊断的方式诊断。同时依照术后病理诊断数据结果为“金标准”,遂针对三组诊断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经病理诊断可知,恶性患者数量为82例;通过病理特殊染色法、病理免疫组化法单独检测恶性数量依次为72例、70例;而在二者联合诊断下,恶性数量为81例,通过三种诊断方式检测效能进行比对,联合诊断灵敏度(98.78%)、特异度(94.44%)、准确率(98%)均高于病理特殊染色法(87.82%、44.44%、80%)和病理免疫组化法(85.36%、50%、76%)单独检测,同时联合检测漏诊率(1.21%)、误诊率(5.55%)均低于病理特殊染色法(12.19%、55.55%)和病理免疫组化法(14.63%、66.66%),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肿瘤病理诊断期间,为患者实施病理特殊染色与病理免疫组化联合诊断,有着较高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同时漏诊数例较少,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病理特殊染色 病理免疫组化 肿瘤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区别,并分析临床病理尸检工作遭到削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1995年~2015年期间,本辖区所接受的546例尸体解剖资料为研究对象,以10年为统计单位,后10年例数作为观察组,前10年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来源构成,以及临床尸检与法医尸检的发展状况。结果观察组法医病理尸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病理尸检率25.25%,显著低于对照组54.29%,差异高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0,P<0.01)。结论医疗纠纷事件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死者家属选择尸检操作以证实死者死因,致使法医病理尸检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病理尸检却呈下降趋势。

  • 标签: 临床尸检 法医尸检 原因及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在2017.5-2018.6,研究对象为病理科120份石蜡切片,其中A组:60份,常规HE染色;B组:60份,改进后的HE染色方法。回顾分析不同HE染色病理诊断结果。结果:B组患者病理诊断中应用改进HE染色后对应的染色标准率为95.00%,明显高于A组81.67%的染色标准率,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c2=3.840,P<0.05)。结论: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不同组织的病理特点,针对性的选取制片以及染色方法,通过HE染色病理技术改进提高染色标准率。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病理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68例行胃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对比胃癌患者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的不同差异。结果胃镜活检确诊胃癌55例(80.9%),术后病理证实68例(100.0%)均为胃癌患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在病理结果(印戒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管状腺癌)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分化程度(分化型、分化不良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存在一定误差,但对于早期胃癌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胃癌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HE染色在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于我院检验科并需要做HE染色进行相关病理诊断的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理切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HE染色效果及检测准确度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中,来自胃肠肝胆的组织有200片,染色结果达到甲级的有197片,达标率为98.5%(197/200),来自骨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70片,达标率为85%(170/200),来自胃肠活检的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2片,达标率为91%(182/200),来自脂肪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0片,达标率为90%(180/200),总的染色达标率为91.12%;而在71份染色不达标的病理切片中,染色结果均匀性不达标的有20份,占比28.17%(20/71),染色结果清晰度不达标的有30例,占比42.25%(30/71),病理切片被污染的有11片,占比15.49%(11/71),切片脱落的有10片,占比14.08%(10/71)。且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染色的结果直接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根据不同的组织切片,不同的疾病,应该采取相应的取材及染色措施,并且针对一些影响染色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各科室部门送检的1350例石蜡病理切片进行分析,采取组织病理染色,其中650例细胞学染色切片通过相关仪器检测,研究探讨病理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HE染色质量与脱落细胞学、快速冰冻切片等病理技术息息相关,在对病理技术实施总结改进后,能有有效提升EH染色检测质量,从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针对各组织病理采取适当的制片与EH染色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制片质量,保证了病理诊断的正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极为重要的病理资料,促进临床治疗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病理诊断 EH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320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60)。参照组实施HE染色,实验组基于参照组操作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实施HE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27%、90%及89.66%,实验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56%、98.75%及98.28%,组间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较高,需要基于组织切片特点实施差异性染色技术,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病理诊断 病理技术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0例病理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HE 染色,对样本的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究样本出现不合格的可能性原因。结果:通过将所有样本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发现本次样本中有475例合格,占比为95.00%,而本次不合格的样本数为25例,占比为5.00%。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染色不均匀,组织切片脱落,切片发生污染,染色较为困难以及染色模糊,发生上述原因的样本数分别为4例、占比为16.00%;5例、占比为25.00%;5例、占比为25.00%;3例、占比为15.00%;8例、占比为40.00%。结论:在对样本进行HE染色时,虽然其成功率较高,但仍需对细节性问题进行注意,对相关的不良因素等进行有效规避,尽量保障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临床病理尸检和法医病理尸检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到2020年期间的121具死亡遗体资料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21年到2023年期间的118具死亡遗体资料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死亡遗体资料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①观察组的尸检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的法医病理尸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法医病理尸检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比临床病理尸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纠纷越来越明显,尸检率越来越高,但临床病理尸检率逐渐下降,法医病理事件率逐渐升高,法医病理尸检率更加客观公正,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尸体的情况,可以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特别是涉及患者死亡的鉴定案件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临床 病理 法医 尸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的HE染色标本80例,所有标本均开展常规HE染色与改良HE染色,将常规HE染色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改良HE染色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病理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诊断 HE染色 病理技术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病理科400例石蜡切片开展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法将200例石蜡切片分为A组200例,采用常规HE染色,B组200例,采用改进HE染色,对比两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B组患者的染色诊断准确率高于A组(P<0.05)。结论:通过将病理技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中,可有效提高染色准确率,进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区别,并分析区别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然后找到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本市从2011年到2021年10年间380例尸体解剖资料,以每5年为一组,2011-2015年为第一组,尸体解剖数量是200例。2016-2021年为第二组,尸体解剖数量是180例。将两组尸体经过观察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1-2015年10年间,前5年临床病理解剖(153/200)例(76.5%),后5年临床病理解剖(98/180)例(54.4%),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床病理尸检 法医病理尸检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在我国各个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各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法医职业在社会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这种职业在开展日常工作的时候会涉及到较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就包括法医病理学。为此,法医要充分意识到病理学尸体检验在医疗纠纷死因鉴定当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将其进行充分应用,这样才可以将病理学尸体检验的效果进行提高,为后续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法医 病理学 尸体检验 医疗纠纷 死因鉴定 作用及地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孟东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8期
  • 机构: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 河南商丘 476400
  • 简介:在临床上病理检查是所有检查项目中,检出疾病最为准确的检查方法,准确率可高达98%,比如在临床上发现患者有肺部占位病变后,但是又不能够进一步确定其病变的性质,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做肺部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将肺部占位病变的组织做成病理切片,对切片进行检查,从而可作出最终的诊断,判断患者的病情属良性还是恶性。除了明确诊断以外,临床上病理检查还可以用来指导治疗、预估预后,还可以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病理检查;流程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与"四重打击学说"相关。IgAN诊断依赖肾活检,组织病理表现多样,病理报告包含主要诊断、次要诊断、肾脏病变类型及定量描述、IgAN牛津分型评分(MEST-C)。微小病变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血管炎是IgAN的特殊类型。IgAN诊断后需评估急、慢性病变,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结合临床和病理指标已建立了多种IgAN的预后预测模型,近期有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更好。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病理学,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