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调整反应的pH以及给予不同的后处理方式。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氯氧化铋,采用XRD、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合成条件下的氯氧化铋对罗丹明B和甲醛的降解性能。拓展了氯氧化铋在液相污染体系和气相污染体系中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应用。实验表明:BiOCI(9U)和BiOCl(6)均获得了最好的光催化效果,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10min和20min时均达到了99%,而氯氧化铋则在120min时对高质量浓度甲醛的降解率达到67%。

  • 标签: 氯氧化铋 光催化 罗丹明B 甲醛
  • 简介:研究了提取试剂、液料比、时间、温度和提取次数对芝麻饼中芝麻木脂素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液料比为8-1,温度为55℃,时间为7h,提取试剂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饼中芝麻木脂素的得率为1.52%。采用Rancimat法测定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能,结果为在猪油体系中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弱。

  • 标签: 芝麻饼 芝麻木脂素 抗氧化性
  • 简介: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其抑菌性能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的抑菌性能最强。同时对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贡菊挥发油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和脂过氧自由基,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升高其清除能力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黄山贡菊 挥发油 抑菌 抗氧化 自由基
  • 简介:Sn-Zn无铅焊料由于熔点接近Sn-Pb,价格低廉、无毒性、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Zn的表面活性高,在钎焊过程中焊料容易氧化,导致了润湿性能下降。本文综述合金元素对Sn-Zn无铅焊料氧化能、润湿性的影响。并对Sn-Zn焊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无铅焊料 表面活性 抗氧化性 润湿性
  • 简介:以山楂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山楂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评价山楂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浸提温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山楂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60min,料液比1:60(g:mL),提取率为7.61%。山楂总黄酮对·OH和O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相同浓度下,山楂总黄酮对·OH的清除效果与维生素C相当,对O2^·的清除效果低于维生素C。

  • 标签: 山楂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 正交试验设计 抗氧化性能
  • 简介:摘要:汽轮机在工业中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汽轮机运行的过程中润滑油抗氧化降低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磨损,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加强对汽轮机润滑油抗氧化能降低问题的有效分析,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案,控制氧化的进程,延长汽轮机油的使用寿命,为实际生产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持,提高汽轮机润滑油的管理效果。

  • 标签: 汽轮机 润滑油 抗氧化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胆管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人正常肝内胆管细胞HIBEpiC构建胆管细胞缺氧模型,分为CON组、CoCl2组(150 μmol/L CoCl2)和CoCl2+TMZ组(TMZ预处理2 h+150 μmol/L CoCl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胆管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细胞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idak 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oCl2组细胞凋亡率(13.86±1.47)明显高于CON组(1.15±0.26),CoCl2+TMZ组(7.30±0.59)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低于CoCl2组(F=93.493,P<0.05);CoCl2组细胞内ROS水平(46.84±5.83)显著高于CON组(9.19±0.53),CoCl2+TMZ组(25.69±6.04)显著低于CON组(F=29.612,P<0.05);CoCl2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12.86±0.98)显著低于CON组(1.07±0.83),CoCl2+TMZ组(6.58±0.89)显著高于CON组(F=129.070,P<0.05)。CoCl2组的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0.617±0.042、0.895±0.036)高于CON组(0.229±0.020、0.430±0.037),TMZ预处理后(0.884±0.046、1.028±0.037)显著高于CoCl2组(F=151.190、147.650,P<0.05);CoCl2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0.344±0.034)低于CON组(0.803±0.055),CoCl2+TMZ组(0.612±0.050)显著高于CoCl2组(F=48.337,P<0.05);CoCl2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0.982±0.049)高于CON组(0.432±0.039),TMZ预处理后(0.630±0.053)显著低于CoCl2组(F=68.626,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曲美他嗪通过降低胆管细胞ROS产生,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胆管细胞 曲美他嗪 氧化应激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氧化应激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来源的BMSCs进行实验。氧化应激由过氧化氢(100μmol/L)诱导产生。应用不同浓度葛根素对过氧化氢诱导前的BMSCs预处理。通过噻唑蓝法观察葛根素对氧化后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观察葛根素对氧化后BMSCs早期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应用2’,7’一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检测活性氧含量反映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原代兔BMSCs。葛根素能够保护氧化应激导致的BMSCs损伤,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抑制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葛根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BMSCs氧化损伤的保护。

  • 标签: 葛根素 氧化性应激 骨髓基质干细胞
  • 简介:为研究茶多酚对三丁基锡诱导的小鼠氧化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采用灌胃方法,对雄性小鼠进行TBT染毒,然后分别用不同剂量的茶多酚进行保护。结果表明,茶多酚保护组小鼠肝组织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低于TBT对照组;彗星实验发现茶多酚保护组小鼠淋巴细胞尾长较正常,而尾相与TBT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改变。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茶多酚保护组胸腺细胞核和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因此茶多酚对TBT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对细胞核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茶多酚对TBT所引起的细胞核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防止细胞氧化损伤,从而保护DNA。

  • 标签: 茶多酚 三丁基锡 保护 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人群DNA氧化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尿样DNA中8-OHdG的含量。结果尿样DNA中的8-OHdG水平显示,高于半年病程2型糖尿病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分别为(2237±562)ng/mgGr和(2380±758)ng/mgGr,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574±610)ng/mgGr(P<005)。结论高于半年病程2型糖尿病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的DNA氧化损伤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对于预防和监测2型糖尿病病人,测定尿样中8-OHdG含量是一个简单、准确的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ELISA 8羟基脱氧鸟苷(8-OHdG)Analysis of situation of oxidation damnification of DNA of type2 diabetic patient
  • 简介:为了检测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作为送药载体对肺组织是否会产生毒性作用,将3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7组,用腹腔注射进行一次性染尘。6组分别注入0.1、0.2、0.4mg·mL^-1。的多壁碳纳米管(粒径20~40nm)或标准碳黑颗粒(粒径〈5μm)颗粒悬液1mL,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染尘7天后对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比较二者对肺组织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碳纳米管染尘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肺组织MDA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但所有标准碳黑组的升高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4mg·mL^-1碳纳米管染尘组与同浓度的标准碳黑染尘组比较,肺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0.1mg·mL^-1无显著变化.碳纳米管染尘组小鼠肺部GSH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0.1mg·mL^-1组P〈0.05,0.2mg·mL^-1组P〈0.01,0.4mg·mL^-1组P〈0.01).碳黑染尘组也有所降低,但仅0.2mg·mL^-1和0.4mg·mL^-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纳米管染尘组小鼠肺部GSH.含量与同浓度的标准碳黑组比较,仅0.4mg·mL^-1浓度组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他浓度组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作为送药载体对肺将产生一定程度毒性作用,且毒性大于相同浓度的标准碳黑.

  • 标签: 碳纳米管 标准碳黑 氧化损伤 脂质过氧化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解除颈动脉狭窄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将制模成功大鼠12只随机分为狭窄纽和狭窄解除组,每纽6只。另选6只大鼠为假手术纽。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狭窄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狭窄组比较,狭窄解除组大鼠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损伤参与了重度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且解除颈动脉狭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抗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缺血 颈动脉狭窄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危险因素
  • 简介:纳米Fe3O4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生物靶向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梯度磁分离器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其潜在的生物毒性也备受关注。为研究纳米Fe3O4对生物体可能造成的氧化损伤,以昆明小鼠为受试体,设置5、10、20和40mg·kg-14个染毒组,腹腔注射染毒7d后,测定小鼠肺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显示,随着纳米Fe3O4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ROS和MDA含量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10mg·kg-1,肺组织RO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20mg·kg-1,肺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40mg·kg-1,肺组织GS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较高剂量(≥20mg·kg-1)的纳米Fe3O4颗粒材料会引起小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

  • 标签: 纳米FE3O4 小鼠 氧化损伤
  • 简介:分别采用热风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马齿苋,测定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总酚含量和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干粉样品中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真空微波与热风干燥样品;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的抗氧化有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真空微波和热风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P<0.05),但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真空微波干燥样品对O2-·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品品质与加工成本,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法更为合理。

  • 标签: 马齿苋 热风干燥法 真空微波干燥法 真空冷冻干燥法 总酚 抗氧化性
  • 简介:以氯化锶、钛酸丁酯为原料,以CTAB为模板,固相合成锶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xPA—VII型光化学反应仪对茜素红进行可见光降解.结果表明,锶离子已进入TiO2的晶格中,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样品的晶粒尺寸在7—20nm之间,Sr-O-Ti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峰为l089cm-1,并改变TiO2表面极性.Sr/TiO,样品对茜素红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可见光降解能力,在温度200C、pH为7的条件下,2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60rain内的降解率达98.2%,远高于纯TiO,的降解率(28.7%).

  • 标签: 二氧化钛 固相合成 可见光降解 茜素红
  • 简介:为了优化玉米苞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研究其抗氧化,本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在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玉米苞叶多酚提取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设计实验,并以对·OH和DPPH·的半清除率(IC50)评价玉米苞叶多酚的抗氧化。结果显示,玉米苞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390W,微波时间60s。该工艺条件下,玉米苞叶多酚提取率为2.647mg/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2.673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98%,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玉米苞叶多酚与BHT对·OH的IC50分别为4.28μg/mL和23.41μg/mL,对DPPH·的IC50分别为5.84μg/mL和27.57μg/mL,表明玉米苞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本研究为玉米苞叶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玉米苞叶 多酚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性
  • 简介:摘要:研究了铁皮石斛叶酶解酶的作用,研究了不同发酵过程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其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速率和还原能力,并利用PCA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多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还原能力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高为0.45g/mL,18.43mg/L,0.14%,0.299;SOD含量、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有降低的趋势,DPPH自由基清除率先降低后升高,其峰值为73.26U/mL,9.86%,82.5%;而ABTS对自由基的清除速率则是先升高后稳定,最高达到0.75%;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得出了发酵10d后的综合评价指标,其综合评价指数可达到0.93,可作为最终发酵终点的参考。

  • 标签: 石斛叶 有效成份 抗氧化剂 主要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