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原地区慢性失眠共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的睡眠结构特点。方法选择来自青海红十字医院睡眠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以西宁为主,海拔2 250 m以上)原发性慢性失眠患者23例[失眠组,年龄(48.2±9.9)岁],慢性失眠共病OSA患者22例[共病组,年龄(46.8±8.9)岁]和正常睡眠者20例[健康组,年龄(46.2±7.1)岁],采用Alice 5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并按照《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对其睡眠结构进行比较,探索慢性失眠共病OSA患者的睡眠结构特点。结果失眠组和共病组的睡眠效率[(62.4%±16.7%)、(59.8%±16.0%)比(80.9%±8.8%)]、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2期睡眠比[(37.9%±12.2%)、(36.2%±12.5%)比(49.7%±6.2%)]和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睡眠比[(7.7%±4.0%)、(6.5%±4.0%)比(12.5%±4.6%)]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均P<0.05);共病组氧减指数均显著高于失眠组和健康组[(30.8±29.2)比(7.9±7.5)、(5.9±2.7)次/h,均P<0.05],失眠组NREM3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共病组和健康组[(148.9±113.6)比(89.3±51.8)、(59.1±40.3)min,均P<0.05]。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失眠共病OSA患者表现出不同于同地区原发性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其入睡后能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且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正常睡眠者。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共病现象 高原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53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资料齐全(肺功能、多导睡眠监测)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1例,依据是否合并OSA将其分为单纯COPD组33例及OS组68例,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指标、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气流受限程度及COPD合并OSA的相关因素。结果COPD组及OS组患者均男性多于女性,OS组男性构成比(92.6%)、体质量指数(BMI)[24.0(23.4,24.8)kg/m2]、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1.2(1.2,1.5)L]、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50.0(49.6,59.4)%]、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49.1(46.9,53.0)%]、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4(16.4,25.3)次/h]及氧减饱和度指数(ODI)[14.8(17.3,25.6)次/h]均高于COPD组[75.8%、23.0(21.6,23.7)kg/m2、0.9(0.9,1.1)L、41.0(38.3,49.1)%、41.9(39.5,49.24)%、1.9(1.6,2.4)次/h、4.0(3.7,9.7)次/h](t或U=4.246、1 399.000、1 544.500、1 483.000、1 407.000、2 244.000、1 915.000,均P<0.05),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81.5(79.4,82.6)%]低于COPD组[87.0(80.2,86.6)%](U=758.500,P<0.05)。COPD组与OS组年龄、吸烟指数、用力肺活量(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63、1150.000、-1.954,均P>0.05)。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S组患者比 COPD组患者重度或极重度气流受限的风险更低(OR=0.392,P<0.05);BMI、FEV1、FEV1%pred为COPD合并OSA的危险因素(OR=1.185、5.554、1.034,均P<0.05),其中BMI、FEV1是COPD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8、5.248,均P<0.05)。结论COPD与OSA均以男性多见,且OSA患者中男性、BMI高者更多见,气流受限程度更轻,而夜间低氧血症及睡眠呼吸暂停更重;AHI为COPD气流受限的保护因素,BMI、FEV1、FEV1%pred为COPD合并OSA的危险因素,其中BMI、FEV1是COPD合并OSA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肺活量 用力呼气量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英文全称: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英文简称:OSAHS)治疗中,采用复聪汤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纳入我院70例OSAHS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3月~2020年6月,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复聪汤组(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复聪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治疗3个月后,复聪汤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5.081),P<0.05,差异显著。治疗3个月后,复聪汤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PSQ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117、4.808、6.499、10.804、5.389),P<0.05,差异显著。结论 将复聪汤应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症状、睡眠质量有积极意义,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复聪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PSQI指数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寻求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管道更换的最佳更换时间,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选取机械通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每7d和每3d更换呼吸机管道,两组患者每周行3次痰液培养,1次床边胸片,观察4周内有无VAP发生。结果:经过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被低估的上气道疾病,是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危险因素,实施OSA的早期诊断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道睡眠监测(PSG)是OSA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流程繁琐、测试环境受限、使用成本高,是临床诊断OSA的限速瓶颈。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home sleep apnea test,HSAT)虽解除监测场景的限制,但胸腹带束缚仍会影响患者睡眠。零/低负荷睡眠监测具有舒适、可重复性好、缩短疾病确诊的时间窗等优势,成为提升OSA患者检出的重要补充途径。本文从零/低负荷睡眠监测技术的种类、基本工作原理、适用场景及人群、评估准确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OSA在家庭级别的早期预防及检出提供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上气道扩张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是OSAHS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大量研究发现,OSAHS引起的慢性间歇性缺氧(CIH)、高碳酸血症、睡眠片段化可通过各种机制影响上气道扩张肌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因此,本文现就OSAHS与上气道扩张肌的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中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中老年OSAHS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对象按照认知功能的差异分成障碍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特征,多导睡眠监测相关参数水平,基线资料的差异,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例OSAHS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为(25.44±2.47)分,其中认知功能正常124例,占比62.00%,认知功能障碍76例,占比38%。障碍组的注意力、延迟记忆以及总分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障碍组MaSO2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得:年龄、学历、体育锻炼均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以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MaSO2、年龄、学历、体育锻炼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aSO2、学历、体育锻炼均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住院中老年OSAHS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且以延迟记忆以及注意力受损为主。且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年龄、血氧饱和度、学历、体育锻炼有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诸多国家流行,已发现此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有着多种相同的合并疾病,例如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共存的OSA或许增加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死亡风险。本文旨在介绍OSA与COVID-19感染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对OSA的管理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保健医疗部就诊年龄≥65岁的T2DM患者,最终纳入资料完整者61例。对所有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是否合并OSA分为单纯T2DM组和OSA合并T2DM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OSA与T2D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OSA合并T2DM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2.38±4.70)%,与单纯T2DM组(56.34±5.92)%比较明显降低(t=2.892,P=0.005),OSA合并T2DM组患者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为(21.50±1.49)mm、(10.21±0.88)mm、(10.42±0.83)mm,与单纯T2DM组(20.55±1.05)mm、(9.52±1.04)mm、(9.83±0.83)mm比较明显增厚(t=-2.670、-2.770、-2.716,P=0.010、0.007、0.009);OSA合并T2DM组患者中,中重度OSA组LVEF为(50.58±3.55)%,较轻度OSA组(55.83±4.83)%降低(t=3.813,P=0.001),中重度OSA组患者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为(21.86±1.39)mm、(10.48±0.82)mm、(10.68±0.80)mm,较轻度OSA组(20.79±1.46)mm、(9.69±0.75)mm、(9.92±0.64)mm增厚(t=-2.231、-2.871、-2.943,P=0.032、0.007、0.00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LVEF、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相关(r=-0.425、0.340、0.458、0.473,均P=0.001、0.007、<0.001、<0.001);矫正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三酰甘油(TG)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AHI仍与LVEF、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显著相关(β=-0.385、0.520、0.604、0.388,P=0.036、0.011、0.001、0.039)。结论OSA加重T2DM患者的心脏重构和收缩功能不全,这种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可能与间歇性缺氧的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糖尿病,2型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型肥胖对不同病情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认知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150例中重度OSA患者,其中非腹型肥胖组31例,腹型肥胖组119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SDMT)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线性回归分析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腹型肥胖在各项认知功能中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结果与非腹型肥胖组患者比较,腹型肥胖组体质指数、颈围、腰围、臀围、AHI、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减氧饱和度指数较高(均P<0.01);未矫正任何因素前,腹型肥胖组患者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评分及语言评分均低于非腹型肥胖组(P<0.01);矫正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AHI等因素后,非腹型肥胖组与腹型肥胖组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评分及语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MT正确数(40.4±14.5)个,低于腹型肥胖组(44.4±9.0)个,(t=1.887,P>0.05),矫正上述因素后,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CA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年限、腹型肥胖、AHI>30(β值分别为-0.174、0.213、0.011、0.158,均P<0.05),视空间与执行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教育年限及腹型肥胖(β值分别为0.182、-0.038,均P<0.01),命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性别(β=-0.176,P<0.01),注意力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β=-0.159,P<0.01),语言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腹型肥胖(β=-0.203,P<0.01),抽象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教育年限(β=0.204,P<0.01),延迟回忆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年限及AHI>30(β值分别为-0.206、-0.125、-0.174,均P<0.05),SDMT正确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年限(β值分别为-0.177、0.153,均P<0.01)。交互作用分析在语言评分中AHI与腹型肥胖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腹型肥胖可损害中重度OSA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及语言能力,在语言能力上AHI与Mo-CA评分有交互作用。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认知 腹部肥胖症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和月经失调为特征。患者不仅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而且睡眠障碍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也很高,肥胖、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其他因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高发睡眠呼吸障碍的原因。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肥胖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引起的间歇性缺氧并伴有睡眠片段化为特征。当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称为重叠综合征,两种疾病在发生、发展上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现对OSAHS与COPD之间相互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交互作用 临床筛查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和月经失调为特征。患者不仅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而且睡眠障碍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也很高,肥胖、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其他因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高发睡眠呼吸障碍的原因。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省粤北地区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的发病情况及风险因素。方法526例粤北地区成人OSAS患者,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等,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OSAS的影响因素。结果OSAS患病男性多于女性,小学OSAS患病率高于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吸烟者、饮酒、家族史、咽腔狭窄/扁桃体肿大及呼吸疾病史者患病率更高。OSAS患者颈围、BMI、SBP、DBP、FPG、TC、TG、LDL水平均高于非OSAS组[(44.46±5.25)比(36.42±3.23)cm,(26.38±4.08)比(25.04±3.96)kg/m2,(135.42±15.39)比(127.15±13.26)mmHg,(81.58±9.36)比(75.22±10.17)mmHg,(5.51±1.84)比(4.97±1.56)mmol/L,(4.93±0.76)比(4.59±0.85)mmol/L,(1.55±0.48)比(1.34±0.41)mmol/L,(2.54±0.43)比(2.39±0.36)mmol/L](均P<0.001),HDL水平低于非OSAS组[(1.23±0.31)比(1.34±0.30)mmol/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城乡后,家族史、咽腔狭窄/扁桃体肿大、颈围长、血压测量值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是OSAS发生的正相关因素。结论家族史、咽腔狭窄/扁桃体肿大、颈围长、血压测量值高、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是OSAS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干预措施,以开展防控工作。

  • 标签: 粤北地区 成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s disease, CSVD)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和颅脑MRI检查的OS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分析。分析患者睡前清醒状态下5 min HRV。根据CSVD总体负担将患者分为CSVD组和非CSVD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参数以及HRV时域和频域参数。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OSA患者HRV参数与CSVD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0例OSA患者,男性79例(79.0%),年龄(52.36±8.66)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38.70±24.65)次/h。CSVD组46例(46.0%),非CSVD组54例(54.0%)。单变量分析显示,CSVD组年龄、AHI、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90)、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square root of the mean of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 RMSSD)、高频功率(power in high frequency range, HF)、低频(power in low frequency range, LF)与HF比值(LF/HF)与非CS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AHI、ODI和T90后,RMSSD(优势比0.625,95%置信区间0.389~0.981;P=0.041)和LF/HF比值(优势比1.429,95%置信区间1.011~2.020;P=0.043)是OSA患者CSV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OSA合并CSVD患者的LF/HF升高且RMSSD下降,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迷走神经功能下降,这可能是OSA患者发生CSV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心率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自主神经系统 多道睡眠描记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特点,并探讨PFO对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的OSAHS合并PFO患者56例、单纯OSAHS患者64例和健康对照组62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多导睡眠监测对3组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6/62(9.68%)]比,OSAHS合并PFO组[54/56(96.43%)]和单纯OSAHS组[53/64(82.81%)]睡眠质量差者比例更高(χ²=112.08, P<0.01),睡眠效率降低[PSQI得分分别为0.5(0, 1)、2(1, 3)分和2(1, 2)分,H=74.549, P<0.01],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分别为20.45%±3.49%、12.19%±5.95%和15.11%±7.21%,F=21.17,P<0.01)和慢波睡眠(N3;分别为21.24%±4.12%、14.15%±6.08%、17.68%±6.35%,F=29.51,P<0.01)比例缩小,N1期(分别为4.47%±2.40%、9.50%±5.34%、9.55%±4.61%,F=30.07,P<0.05)和N2期(分别为53.88%±4.35%、64.09%±7.49%、58.14%±6.67%,F=46.21,P<0.05)睡眠比例增加,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水平[分别为3.00%(0, 4.00%)、6.00%(5.00%, 8.75%)和4.00%(4.00%, 5.00%),H=72.24,P<0.05]、周期性腿动指数[分别为16.30(4.80, 32.82)、33.30(9.26, 54.80)和23.10(8.38, 31.83),H=17.86,P<0.05]、微觉醒指数[分别为11.60(7.73, 17.55)、23.90(14.03, 30.45)和15.6(11.23, 20.78),H=22.80,P<0.05]以及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分别为1.60±1.38、23.90±7.27和16.24±4.22,F=136.97,P=0.000)升高。与单纯OSAHS组比,OSAHS合并PFO组中睡眠质量差者比例更高,慢波睡眠(N3,F=29.51,P=0.047)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F=21.17,P=0.012)比例缩小,N2期睡眠比例(F=46.21,P=0.000)增加,夜间平均SpO2降低水平(Z=54.28,P=0.000)、入睡后觉醒时间[分别为116.00(89.88, 143.00)min和135.00(118.50, 168.38)min,Z=25.71,P=0.023]、觉醒次数[分别为14.00(8.25, 8.00)和17.50(9.00,23.00),Z=19.68,P=0.041]增加,微觉醒指数(Z=23.57,P=0.044)、AHI(F=136.97,P=0.000)升高。结论OSAHS合并PFO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夜间睡眠结构紊乱。其睡眠结构特点表现为睡眠效率降低,N2期睡眠延长,快速动眼睡眠期和慢波睡眠减少。PFO通过扰乱OSAHS的睡眠结构加重OSAHS的睡眠障碍程度。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卵圆孔, 未闭 多道睡眠描记术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因AIS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且在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者资料,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患者分成OSAHS组和单纯AIS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指标包括糖脂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PSG参数、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包括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出院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另外,根据mRS评分将OSAHS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OSAHS组112例,单纯AIS组89例。OSAHS组的非快眼动睡眠1+2期(N1+N2)比例、觉醒指数、氧减指数(ODI)、脉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均显著高于单纯AIS组,而N3期比例、夜间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均显著低于单纯AIS组(均P<0.05)。两组脑卒中病灶分布(皮质、皮质下、脑干、小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SAHS组发生多部位脑卒中者占比更大(P=0.032)。两组入院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SAHS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P=0.004)和出院mRS评分(P=0.010)均明显高于单纯AIS组。OSAHS患者中预后良好组74例,预后不良组38例,预后不良组的入院NIHSS评分和N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NIHS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AIS合并OSAHS患者具有睡眠结构紊乱、夜间低氧更严重、发生多部位卒中的比例高、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差、炎症指标NLR高的特点;其中预后不良者睡眠效率更差,入院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SA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3ml,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法) 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 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明显高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 结论 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有诊断价值的评价SAS的血清学指标,尤其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ROC曲线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也是慢性心脑血管病及内分泌代谢病等的危险因素,但其临床诊断容易被低估。现今诊断OSAHS的金标准是多道睡眠监测(PSG),但其有操作繁琐,受环境限制,费用较高,受试者舒适感差等限制,进而促进新型睡眠筛查设备的创新。生物雷达技术是指利用特殊雷达发射脉冲电磁波探寻生命体的一种新型雷达技术,按原理分为连续波生物雷达和超宽带生物雷达两类,均可以非接触生命体形式探测生命参数。相较于非接触式检测技术中应用较广泛的光学及声学检测技术,生物雷达技术检测设备具有高距离分辨率、强穿透能力、良好系统兼容性能等特点。基于生物雷达技术的睡眠筛查设备具有可重复性高、成本低廉、舒适度高、出报告快等特点,该技术更容易被受试者接受,也将会提高OSAHS检出率。本文从生物雷达技术的分类、基本工作原理、优势、限制、临床监测OSAHS的应用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所有患者均接受正压通气治疗。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到两个小组中,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接受全程护理,以PSG参数以及ESS得分为研究指标,同时还要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借助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差异是否显著。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的PSG参数是要优于对照组的,E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依从率是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接受正压通气治疗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可引导患者建立起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效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值得推广。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全程护理 正压通气 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