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脉压监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予以动态脉压监测,其中,动态脉压<60mmhg的为A组,≥60mmhg的为B组,应用24小时心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观察脉压和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性。结果从本次的一般情况看,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A组的动图脉压为(54±6.8)mmHg,B组为(74±11.2)mmHg,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LVEDD、LVEF、SV、CO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在LVST、PWT、LVM、LVMI、CI、EPFV、A\E、APEV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图脉压高的较低者更容易造成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衰退。

  • 标签: 动态脉压 高龄高血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24h动态血压跟踪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情况,提供高血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共32例,及肾内科慢性肾脏病(CKDⅤ)期非透析患者28例进行比较。采用美国太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型号(90217-18Q)动态血压计(ABPM)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血液透析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164.6±12.3,24h平均舒张压(24h-DBP)95.4±4.3,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170.4±7.9,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96.7±4.2,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160.6±4.4,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94.4±3.3,均显著高于CKDV期非透析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普遍升高,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准确反映血透患者24h血压变化特点,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提供护理指导。

  • 标签: 动态血压 血液透析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真实、准确、客观的血压测量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与预后判断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掌握注意事项,对提高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及判断靶器官的损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有血压升高病史的患者70例,采用惠州科美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的动态血压监测仪ABP-01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全天、白天和晚上全部测量区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率。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可以全面反映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对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20年间动态血压监测患者725例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有效监测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对干预组的362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有效监测情况。结果:对照组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90%,36例监测失败,患者因素失败27例,护士因素失败7例,其他因素失败2例;干预组成功率98%,7例监测失败,患者因素失败5例,护士因素失败1例,其他因素失败1例。结论:患者因素是动态血压监测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有效监测率。

  • 标签: 动态血压 监测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失败因素 患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变异性及预后采取动态血压与家庭血压监测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9.1-2020.1 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 120 例。按照其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 60 例患者常规门诊预约就诊 ,研究组 60 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 24h 动态血压指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杓型血压高于对照组, P < 0.05 ;超杓型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非杓型血压及反杓型血压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24h PR 、 24h SBPV 及 24h DBPV 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监测临床效果更显著,对降低患者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动态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慢性心力衰竭 血压变异性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早期肾损害情况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45例,A组为早期肾脏损害患者,B组为无早期肾脏损害患者,选取同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肾脏功能指标检测和ABPM,分析比较三组临床指标、动态血压情况、ABPM参数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情况。结果A组BUN、Scr、血β2-MG、尿β2-MG、UAER等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态血压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2-MG、尿β2-MG、lgUAER与动态血压是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BPM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诊断患者早期肾脏损害情况的重要诊断依据,早期对患者的确诊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高血压(HBP)病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91例其中41例正常血压及50例高血压患者的24hABPM观察,分析血压波动的变化规律,探讨ABPM对诊断及治疗的意义。

  • 标签: 24H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 正常人 初步 正常血压 血压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过程中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56)、研究组(n=56),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干预,研究组予以24h动态血压监测下行阶段性个体化降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优良率、诊室血压监测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压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室血压监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24h动态血压监测下行血压控制性治疗,能够显著减轻血压负荷,提高降压效果,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监测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联合预见性护理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医疗机构接受孕期检查并建立档案的130名孕妇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采取动态血压监测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预见性护理 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特别是在合并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各类心律失常.且有预后的严重性。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DCG监测7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分析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原发性高血压病 动态心电图 预后 DCG监测 DCG
  • 简介:摘要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我们自主开发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全自动智能化诊断软件,能自动完成ABPM的诊断报告的书写,将全天的数据经过计算、分析,生成直观的文字报告,并在厂家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如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等比较重要的指标。ABPM全自动智能诊断系统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既保证了报告的准确性,也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报告的时间,体现了智能化程序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 标签: 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 智能诊断 报告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统计相关监测数据。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出现异常昼夜节律患者46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41例,占比89.13%;未出现昼夜节律异常患者54例,其中发生率心律失常患者5例,占比9.25%,显然昼夜节律异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昼夜节律未异常患者,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着较大关系,昼夜节律异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及时监测可做好各项防治措施。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探讨高血压血压监测方法及意义。血压测量主要包括诊室血压监测动态血太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对这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诊室血压监测简单、方便、易学,精确度及可信度较高,是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观察的主要测量方法,在医院中最为常用。动态血压监测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指导用药、疗效评定及预后的评估。自测血压可以真实反映治疗效果,能够得到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多个血压测值,了解血压动态变化,可以部分替代动态血压的作用;发现自测血压之早/晚比率可作为谷/峰比的补充或代替等,并可校对诊所血压,可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预防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24h血压动态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及24h血压总负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较好效果,能够连续性准确的测量出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给后期医师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应用价值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分析依据为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先后分为甲乙两组(n=48),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结束后,两组患者在24h动态血压监测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呈现,乙组更优P值不足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认知行为治疗的开展实施,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及对靶器官的损害均影响意义重大,值得借鉴。

  • 标签: 基于动态血压监测 认知行为治疗 老年高血压 护理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