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明烟草脉带花叶病毒危害和流行的机制,使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TVBMV云南分离物YN9.1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基因结构、序列同源性、氨基酸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1)YN9.1基因具有Potyvirus属病毒典型特征,含有在Potyvirus属病毒中较为少见的NIb/CP切割位点Q/N;(2)YN9.1与其它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5-91.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2-96.2%。与YND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3)对HC-Pro和CP保守基序进行了分析。YN9.1具有RITC、PTK、DAG等病毒蚜虫传播保守基序,其中RITC在Potyvirus属病毒中常见形式为KITC;(4)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TVBMV进化形成2个,云南分离物独立进化形成一,TVBMV进化与地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5)重组分析发现PY为ZC1和YN的内重组体,重组位点位于HC-Pro3’末端和NIb5’端。

  • 标签: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 保守基序 序列分析 进化分析 重组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临床主要流行株CC92克隆复合群(CC92)基因中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分布,并探讨CRAB耐药和毒力的分子特征。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1~7月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分离的33株CRAB分离株,行细菌基因测序研究。利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 v10.0软件对基因测序数据进行序列的质量修整后,开展序列拼接、组装与注释,并进行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研究,分析CC92克隆复合群CRAB基因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分布。结果基因测序数据分析表明,33株CRAB菌株中30株为CC92型克隆复合群(包括ST195、ST208、ST369和ST540),2株为ST229型,1株为国际上未报道新序列型别。以上CRAB中包括大量的耐药基因,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和链霉素耐药基因在内的8~18个耐药基因,以及包括编码与侵袭和黏附等毒力功能相关的12种毒力基因。同时,本研究发现CC92克隆复合群,除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以外,还携带了其他非CC92克隆群不具备的耐药基因(如blaOXA-66和blaTEM-1D)和毒力基因(如bauA和bap基因)。此外,在CC92克隆复合群中可能存在大环内脂类耐药基因[msr(E)和mph(E)]、氨基糖苷类的耐药基因(armA)、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strB)与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的重组。结论CC92克隆复合群的CRAB基因存在大量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且存在耐药基因重组现象,迫切需要对CRAB进一步开展基因水平监测,为临床病原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毒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选择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分离得到的2株腮腺炎流行株进行研究,命名为MuV15-01和MuV15-23。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分离株基因进行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拼接,结合GenBank下载的不同基因型腮腺炎参考株及现有疫苗株序列比对分析分离株基因序列遗传差异及抗原位点变异情况。结果福建省莆田市MuV分离株基因全长15 384个核苷酸,与其它基因型毒株相比,基因核苷酸差异在3.7%~6.0%之间,其中与A基因型(疫苗株)的遗传差异最大,与N和B基因型的遗传差异最小;在基因编码7种病毒蛋白核苷酸序列上,SH基因变异最大,M和L基因最为保守;在N基因和HN基因已知抗原相关位点上分别存在7和11个氨基酸位点变异;相比于疫苗株福建分离株在HN基因的464位点上多增加了一个N-糖基化位点。结论现流行于福建省莆田市的G基因型MuV与腮腺炎其他基因型及疫苗株之间在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腮腺炎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性监测,为更好的腮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全基因组 氨基酸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所接受的肠道病毒分界标准为基础,通过客观地比较基因/多聚蛋白两两相似值,试图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对新的肠道病毒进行的分类。方法分析960株肠道病毒在基因水平上的两两比对相似值(pairwise identity scores,PIS)的频率分布图,观察在不同肠道病毒型别、不同种及不同属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分类界限,结合病毒聚类和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寻找能够区分肠道病毒不同种/属的标准。结果肠道病毒不同种间及与相近病毒属之间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比较好的PIS分类界限。多聚蛋白核苷酸PIS为0.657和0.536时可对肠道病毒进行可靠、稳定的种和属的分类。结论肠道病毒多聚蛋白核苷酸序列间PIS在种和属水平上具备明显的遗传边界,并能够简单、可靠地用于肠道病毒监测实验室新种属的初步鉴定。

  • 标签: 肠道病毒 全基因组 多聚蛋白 两两比对 遗传边界
  • 简介:摘要一例27岁男性患者,因肢体震颤3年就诊,诊断Kufor-Rakeb综合征(KRS),对多巴胺反应可。其基因检测提示ATP13A2基因存在2个新的突变,分别是28号外显(exon)c.3367C>G(p.Leu1123Val)突变及21号外显c.2278G>A(p.Val760Met)突变。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ATP13A2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序列的免疫逃逸突变、耐药突变和基因进化信息。方法选取1998-2021年在GenBank中的中国HBV基因序列信息作为分析对象,采用MAFFT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使用在线工具Gen2pheno进行免疫逃逸突变和耐药突变分析,使用BEAST 1.10.4做序列的时间进化分析。结果5 426条序列纳入分析集,分布于我国19个省份,C型占比最高(59.1%,3 211/5 426)。其次为B型(33.7%,1 833/5 426)。有764条(14.1%,764/5 426)序列发生了免疫逃逸突变,98.1%的序列至少发生了1处反转录酶编码区域突变。中国大部分系列的进化根在公元1801年左右。结论中国HBV耐药突变率较高,HBV基因进化缓慢。

  • 标签: 乙型肝炎 基因组耐药和免疫逃逸突变 基因组进化
  • 简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可归纳为几个基本假说,即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表观遗传修饰和干细胞起源。其中,基因点突变、缺失、扩增的变化已得到较多的实验证据。但这些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仅对很少一部分基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可见,我们靠现有的知识很难真正揭示基因变异与肿瘤间的关系。如需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肿瘤基因变异分析

  • 标签: 肿瘤 基因组 变异 分析
  • 简介:设计合成两对覆盖PCV2基因奎长的引物,对PCV2分离株S2、P11、L进行基因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PCV2毒株序列进行同泺性比较,并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测毒株与其它地城的24株PCV2分离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很高。3个分离株之问的奎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5.4%-99.3%。序列分析表明欧洲分离株和美洲分离株分别构成PCV2的两个夫的分支:欧洲系和美洲系。S2、P11属于欧洲系,L属于美洲系。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克隆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简介:本文对长短波相互作用方程作行波变换后转化成第一种椭圆方程,利用第一种椭圆方程的解和Bcklund变换,构造了长短波相互作用方程的无穷序列新解.这里包括了椭圆函数解、双曲函数解、指数函数解和有理函数解.

  • 标签: 第一种椭圆方程 无穷序列新解 Bcklund变换
  • 简介:美国科学家日前首次绘制出了两种蚂蚁的基因序列图。此举可为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衰老以及行为表现提供帮助。该项研究主要针对蚂蚁群体中寿命长短不一的现象来分析表观遗传学从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 标签: 基因组 蚂蚁 衰老 人类 序列 破译
  • 简介:利用巢式PCR技术,分离获得CaTIP1-1基因上游1749bp的片段。利用PlantCARE软件预测发现该序列含有启动典型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及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和光应答元件。以PBI121载体为基础,构建CaTIP1-1启动驱动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检测到T1代烟草悬浮细胞系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结果表明该启动具有驱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活性。

  • 标签: 辣椒 CaTIP1-1 启动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外显区域rs222805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食物过敏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食物过敏门诊被诊断为食物过敏的150例患儿作为食物过敏,选择同期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健康体检的150名儿童作为对照。用PCR重测序的方法检测两儿童rs2228055位点基因型,比较两儿童该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同时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与IgE阴性的食物过敏患儿、在食物过敏患儿不同器官系统表现中的分布。采用计算机虚拟突变rs2228055位点等位基因改变后引起的氨基酸改变,分析氨基酸改变后对IL-10RA结构的影响。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食物过敏男92例、女58例,对照男86名、女64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7,P=0.481),食物过敏和对照年龄分别为4.2(0.1~15.0)岁、8.0(0.1~14.0)岁,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9,P<0.01)。(2) rs2228055位点基因型在食物过敏与对照组分别为AA 73例(48.7%)、98例(65.3%);AG 62例(41.3%)、42例(28.0%);GG 15例(10.0%)、10例(6.7%);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别为A 208(69.3%)、238(79.3%);G 92(30.7%)、62(20.7%),食物过敏患儿AG及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对照儿童(χ2=8.501、7.862,P=0.014、0.005)。(3)rs2228055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和阴性食物过敏患儿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rs2228055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有皮肤表现和无皮肤表现、有消化系统表现和无消化系统表现、有呼吸系统表现和无呼吸系统表现的食物过敏患儿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计算机虚拟突变发现,当rs2228055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转变为缬氨酸后,其突变能为-0.08,IL-10RA的稳定性没有增加。结论食物过敏患儿IL-10RA外显区域rs2228055位点基因型AG、GG及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对照儿童,携带等位基因G的儿童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

  • 标签: 食物过敏 白细胞介素10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1L858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Ⅳ期EGFR 21L858R突变的NSCLC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一线治疗(盐酸埃克替尼),23例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评价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结果盐酸埃克替尼与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2.0%(21/40)、73.9%(17/2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5%(37/40)、95.7%(22/23),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15、1.000)。盐酸埃克替尼与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8.6个月与12.1个月(χ2=22.945,P<0.001)。进一步COX回归分析也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较单药盐酸埃克替尼可延长患者的PFS(偏回归系数为-1.286,P<0.001)。两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 (29/40)与82.6%(19/23),盐酸埃克替尼患者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患者有1例发生3级不良反应,两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和≥3级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40、0.36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EGFR21L858R突变的NSCLC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该类患者一线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埃克替尼 阿帕替尼 一线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因测序是当今遗传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基因测序是对未知基因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测序。1986年,RenatoDulbecco是最早提出人类基因定序的科学家之一。也有人称这一技术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在第五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贝勒医学院的于福利教授讲授了有关基因测序的课题。

  • 标签: 全基因组测序 贝勒医学院 人类基因组 未知基因 定序 热门话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厦门地区G9型A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编码基因进化遗传变异与国内外部分地区VP7基因的差异。方法4株G9型A轮状病毒毒株来自厦门市儿童医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采集时间分别为2017年10月5日、2017年11月12日、2017年12月7日和2018年1月15日。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9型A轮状病毒VP7的基因全长序列,并用DNA Star、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测序后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以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进化树分析显示,厦门地区Amoy CHINA/2018地方株与成都市human/SC7/CHN/2013/G9地方株联系最为密切,与江苏省Hu/JS2016地方株同源性较远。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与参考株WI61相比,厦门地方株在氨基酸一级结构上存在变异,包括D100N、Y144H,这两个位点是进化树Amoy CHINA/2018簇内的代表性变异位点。结论G9型A轮状病毒VP7的基因全长序列显示该病毒株在我国存在进化变异。

  • 标签: 序列分析 A组轮状病毒 G9型 VP7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丽水市一例输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核酸复阳病例的基因序列特征及变异情况。方法采集该患者的咽拭和深咳痰液样本,对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病毒基因开展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特异性突变位点。结果获得长度为29 815 bp的SARS-CoV-2基因序列,覆盖病毒编码区全长。同武汉参考株(MN908947)序列相比,存在13个核苷酸突变及一段19 bp长度的缺失,13个核苷酸变异位点没有聚集性。该序列包含了D614G突变,与我国国内本土病例相关性较远,特征符合L基因型欧洲进化分支B.1.1特点,不含有最近南非和英国报道的新型变异毒株的氨基酸关键性突变位点。结论该例SARS-CoV-2感染核酸复阳病例为西班牙输入病例,病毒基因序列属于L基因型欧洲进化分支B.1.1。

  • 标签: SARS-CoV-2 全基因组测序 输入病例 复阳
  • 简介:摘要车前是中药材中的常用药,但在自然界中存在大车前、长叶车前等混伪品,影响了车前的用药安全性。本文就以ITS2与psdA-trnH序列对细小种子类药材车前的鉴定能力进行相应的探索研究,并将两者的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更好的对车前的品质及混伪品进行鉴定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 标签: 车前子 鉴定 ITS2 psdA-trnH DNA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