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NF技术的步态训练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24例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传统康复治疗等。此外治疗组还接受PNF技术的步态训练。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8周治疗后进行有效评价,运动功能、ADL能力有明显改善(P<0.01);步行功能也取得了显著疗效(P<0.05)。结论以PNF技术的步态训练为主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偏瘫患者恢复或改善步行能力。

  • 标签: 偏瘫 PNF 步态训练 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正常分娩产妇加强产后子宫恢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5月-2016.6月间收治96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48例产妇,科室为常规组产妇提供一般产后护理服务、健康指导及新生儿护理宣教,为干预组产妇提供早期子宫恢复训练干预,评价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消失、子宫复旧、月经恢复用时。结果常规组患者产后恶露消失用时(31.06±4.10)d、月经恢复用时为(57.23±4.50)d、子宫复旧时间为(10.60±2.54)d,干预组产后恶露消失为(27.30±3.15)d、月经恢复为(52.03±3.40)d、子宫复旧时间为(8.50±3.01)d,常规组患者产后各项康复指标用时均多于干预组,P<0.05。结论科室为自然分娩后产妇加强产后子宫恢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后机体恢复,缩短恶露、子宫复旧、月经恢复时间。

  • 标签: 自然分娩 子宫恢复 训练 盆底肌锻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模拟分娩训练的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4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160例产科孕妇,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采用模拟分娩训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阴道分娩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在阴道分娩成功率上,观察组为 76.25%,对照组为 61.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 97.5%,对照组为 86.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模拟分娩训练的临床实践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剖宫产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 ] 模拟分娩训练 阴道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在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偏瘫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核心肌力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核心肌力训练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以及满意度都明显的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要好,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偏瘫患者的治疗,采取核心肌力训练进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以在今后偏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核心肌力训练 偏瘫患者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training,TOT)对脑瘫患儿智力的影响。方法将7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2组均进行相同的基础治疗(营养神经药物、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按摩;观察组采用TOT。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评2组患儿的智商。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智商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OT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治疗6个月后效果更明显。

  • 标签: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性瘫痪 智力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卒中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患者的不行能力影响较大,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降低。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前景,减重步训练开始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减重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尽早恢复步行能力。

  • 标签: 减重步训练 脑卒中 康复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17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语言治疗师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指导,采用运动性构音障碍评定(中康法)进行训练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得到改善,交流质量的到提高。结论对运动性构音障碍进行家庭式康复训练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运动性构音障碍 家庭康复训练 语言清晰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及其教育训练对策。方法以我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对其语言障碍的典型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训练对策,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进行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语言训练方法,并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s-s法对两组患儿的言语能力及综合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s-s法测试发现,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二的训练可以让患儿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从而提高语言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教学更能激发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

  • 标签: 自闭症 语言障碍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除了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还需结合康复训练方法,才能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被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患者放松训练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0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减少,观察组减少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眩晕持续时间(4.31±0.78)d,明显少于对照组(5.82±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72,P<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放松训练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能有效减少眩晕持续时间。

  • 标签: 耳源性眩晕 放松训练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卒中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患者的不行能力影响较大,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能力降低。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前景,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开始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偏瘫站立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尽早恢复步行能力。

  • 标签: 偏瘫站立训练系统 脑卒中 康复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减重支持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方式,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30例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级以上下肢肌力,并且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5例患者。均为两组偏瘫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进行减重支持训练,整个过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偏瘫患者下肢肌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减重支持训练,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优异,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运动耐力。结论减重支持训练能够有效恢复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预后,还能够减少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减重支持训练 偏瘫患者 下肢肌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尘肺病住院患者实施呼吸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尘肺病住院病患,对患者展开呼吸康复训练。对比在康复训练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肺功能情况差异性。结果生存质量方面,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评分、生理评分、独立性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总自我评分显著升高(p<0.05)。生活质量方面,康复训练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分数显著下滑(p<0.05)。肺功能方面,最大肺活量、1s用力肺活量、1s率、血氧饱和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显著改善肺部功能。

  • 标签: 尘肺病 呼吸康复训练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社区康复护理中指导偏瘫肢体功能训练的作用。方法以本社区2014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的46例偏瘫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康复护理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偏瘫肢体功能训练,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中,加强偏瘫肢体功能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偏瘫肢体 功能训练 作用
  • 简介:摘要帮助认知障碍儿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认知,提升其生命质量,拓展其生命的宽度,延伸其生命的厚度,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基于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认知恢复训练课程的开发,经教育实践证明,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提升认知障碍儿童的智商指数

  • 标签: 认知障碍 智商 科学性教育 实用性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骨折患者功能训练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功能训练,在此过程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功能训练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提高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意义,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折患者 功能训练 综合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及其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随机选择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92号,偶数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奇数号为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的患者效果更加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早期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视觉训练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弱视斜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斜视患者)30例,对比组(弱视患者)30例,均给予视觉功能训练方式开展治疗研究,然后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61.6%,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觉功能训练疗法治疗斜弱视患者的效果均比较突出,安全性高、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觉训练 弱视 斜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