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94例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即个性化+自主性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实行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在下肢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中,积极采用自我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该组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我健康教育模式 下肢骨折 糖尿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庆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师培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效果。方法采用SEGUE量表对参加培训的全科医生在未培训和培训结束两个阶段分别就其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试,对测试分数使用SAS9.0作统计分析,然后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是否参加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的五个维度和总体评价方面有明显差异,培训后总体评价的平均分数高于培训前9.82分。结论全科医师参加培训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培训有明显效果,应当对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中的全科医师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医患沟通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全科医师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在全科医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重点在于案例设计要突出典型性、真实性、多样性,案例组织实施要恰当把握使用时机、组织形式、教学结奏。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全科素养的养成,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标签: 全科医学 案例教学法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提高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生、护士执业许可制度的建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病人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医患关系显得愈加紧张,使得在病人身上进行医学实践技能操作的困难与弊端愈加凸显。临床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大大地影响了医学实践教学的质量。为解决上述矛盾,临床模拟教学应运而生,以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学实践教学。临床模拟教学通过模拟临床情境,以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训练真实性、时间方便性、病例多样性、训练可调性、病人安全性、操作纠错性、过程可控性、记录和回放、成本低耗性、团队合作性)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标签: 医学临床实践教学 困境及模拟教学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器外包装套在口腔科三用枪中的防护效果。方法将治疗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采用注射器外包装做三用枪手柄防护套,检测两组的细菌数。结果实验组检测的细菌数明显少于观察组。结论使用注射器外包装套制作三用枪的防护套,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 标签: 注射器外包装套 三用枪手柄防护套 细菌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对牙髄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62例病人的162颗牙髄病患牙,随机分为碧兰麻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每组81颗,进行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行开髄术或拔髄术观察牙髄麻醉效果。结果浸润麻醉碧兰麻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组。结论碧兰麻用于浸润麻醉,麻醉效果好,起效快,对牙髄病治疗有满意的镇痛效果。碧兰麻浸润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

  • 标签: 碧兰麻 利多卡因 牙髄治疗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7月住院治疗的肝炎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抗病毒,能量合剂(肝泰乐、肌苷、门冬氨酸钾镁等)护肝利胆,茵栀黄退黄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30μg(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下降,但对照组ALT及AST虽然有所下降,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婴儿 肝炎综合征
  • 简介:摘要过敏性鼻炎是指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常见的表现形式。本病发病率在近20年有显著增加趋势。笔者应用雷诺考特治疗过敏性鼻炎,以探讨雷诺考特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中的作用和疗效。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雷诺考特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对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效果分析。结果人工鼻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管理科学使用多功能人工鼻;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杜绝特异性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

  • 标签: 破伤风 人工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BL+P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美容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级中医美容本科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LBL+PBL双轨教学模式,并采用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相关章节题目及综合题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实验组学生反馈在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团队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结论中医美容学教学中应用LBL+PBL教学模式是可行有效的。

  • 标签: L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中医美容学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在口腔龋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结合PBL能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BL 教学 方法 龋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方法的反应,评价PBL教学模式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将60名200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随机编为PBL班和SBL班(传统教学方法班),分别采用PBL和SBL教学方法进行《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全部实验内容的教学,比较分析两班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PBL班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优于SBL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模式符合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PBL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适合用于《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

  • 标签: PBL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本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8级护理学专业二个本科班共171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组与对照组学生教学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3.15±5.34,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7.56±6.82。两组学生平均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本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教学的满意度,促进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外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鼻饲奥美拉唑在高血压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均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入院后3h鼻饲奥美拉唑40mg/次,2次/d,共10d。对照组未鼻饲奥美拉唑。结果治疗组与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67%、22.6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鼻饲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疗效优于西咪替丁。

  • 标签: 早期鼻饲 奥美拉唑 高血压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静脉连续胰岛素输注(CVII)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5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CVII组各28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及血PH值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根据带泵治疗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酮体均能恢复正常,CSII组优于CV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II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安全地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DKA的关键。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静脉连续输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心电图教学效果;方法结合临床应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果结合临床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心电图教学变得更容易;结论结合临床应用,心电图识图方法的教学使得学生能从教师的指导中举一反三,更加灵活的应用于不同图谱的分析,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从教学质量监控中得到全面的信息,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反馈了有效的信息。可见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在我院临床医学生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心电图教学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生理学是一门医学主干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文章针对生理学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生理学教学改革,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生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和评价腔镜器械人工清洗与机械清洗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8月份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卵巢手术所使用的腔镜器械,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签法)随机抽取30套腔镜器械,包括分离钳及管腔、5mm穿刺器各30件。按国家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进行人工清洗与机械清洗。在清洗前、初步冲洗后、酶液浸泡刷洗后、超声清洗后、干燥后等5个时间点,分别采用ATP生物荧光测试管中专用棉拭子沾湿无菌水进行取样,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RLU值≤2000为清洗合格判断标准。结果清洗前不同腔镜部件的RLU值存在统计学差异(X2=11.265,P=0.000),其中操作钳齿RLU值最高。完成清洗干燥程序后与清洗前比较,3种不同腔镜部件的RLU值均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清洗组的操作钳齿和钳柄管腔,其RLU值均低于人工清洗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穿剌器在两组清洗方法中RLU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清洗后,90个内镜部件的清洗合格率为84.4%,不合格率为15.6%(X2=69.091,P=0.000)。三种不同部件的清洗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清洗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钳柄管腔(93.3%)、操作钳齿(90%)、穿剌器(70%),(X2=6.948,P=0.031)。通过清洗和干燥后,三种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均比清洗前提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腔镜器械采用机械清洗的清洗效果优于人工清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