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对继发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对继发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程顺英董金莲向克兰

程顺英董金莲向克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外科宜昌443000)

作者简介:程顺英(1962.4-),中专,主管护师;外科护理。通讯作者:董金莲。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对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使用人工鼻效果分析。结果:人工鼻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管理科学使用多功能人工鼻;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杜绝特异性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

【关键词】破伤风;人工鼻;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18-01

破伤风是一种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其杆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于灰尘、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但必须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并在缺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后才能致病[1]。当感染破伤风杆菌,会引起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发病越早,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1]。临床上分为轻、中和重3型,重型破伤风潜伏期短于7d,症状于3d内发展至高峰,病死率30%~50%[2]。破伤风发作期主要表现为肌肉持续性收缩、膈肌痉挛、呼吸困难,致患者窒息死亡。建立人工气道是缓解呼吸困难的主要措施,但同时也会引发呼吸道感染。本文探讨重型破伤风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因及有效管理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1年10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重型破伤风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9岁。

1.2病因:瓷器伤2例、鞭炮炸伤1例,鞋底磨破伤1例、刀刺伤7例、另8例均为田间农作时铁器伤。

1.3潜伏期和症状:潜伏期为2~6d,患者呻吟,呼吸困难,阵发性抽搐,张口受限,抽搐时角弓反张,颈项强直,腹肌紧张,膝跟腱反射亢进。2例突发呼吸骤停。外伤后均未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1.4治疗措施:采取综合治疗:(1)消除毒素来源,正确处理伤口并大剂量应用青霉素治疗;(2)抗毒血清,精制破伤风抗毒素5万I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至症状缓解;(3)控制并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患者19例均施行了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例应用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气道管理,10例应用多功能人工鼻进行气道管理,2种方法在控制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可比性。

1.5诊断标准依据《传染病学》.第三版[3]:10例继发呼吸道感,1例继发口咽感染,除2例自动出院外均抢救成功,住院天数为20~39d。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种方式吸痰次数、更换被服次数、护理时数及呼吸道感染比较,见表1。

3讨论

外伤后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并及时清理伤口可避免破伤风的发病,但在偏远农村不够重视,有些特殊外伤人群不能认知,如本组病例的鞭炮伤,瓷器伤等。破伤风杆菌致病后产生的毒力很强,迅速导致呼吸肌痉挛,呼吸道梗阻至窒息,发病急,症状重,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清除气管内分泌物,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预防或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抢救破伤风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气管切开也是导致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通过对19例重型破伤风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分析,引起的因素有:①人工气道的存在,呼吸道生理防御功能破坏,易吸入空气中的粉尘、异物及病原微生物。②通气时间过长,及反复吸痰机械刺激损伤气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引发呼吸道感染。③为避免半坐卧位突发骨骼肌收缩痉挛造成脊柱等损伤,患者须平卧或侧卧,喉头痉挛,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变换体位引流,致继发肺炎、肺不张。④破伤风病人平卧位、张口、吞咽困难,不能顺利进食,易至饮食误吸和痰液不易排出,积聚在呼吸道内,引起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⑤突发呼吸道梗阻时多在床边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环境消毒不严格,病原菌移植呼吸道及气管切口,继发气管切口感染致下呼吸道感染。人工气道建立后,患者上呼吸道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排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坠积肺底,发生肺部感染[4]。本组病例有10例继发呼吸道感染。⑥反复吸痰对口咽粘膜的损伤,痉挛发作时咬伤舌头引起舌炎,张口困难口腔护理不到位可引起上呼吸道口咽部的感染。本组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继发口咽部真菌感染。

由结果得知,两种管理方法在吸痰次数及护理时数(P<0.01)有显著差异,更换被服次数及呼吸道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气道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使用多功能人工鼻能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因为:①多功能人工鼻有湿化和加温作用[5],使用后吸入的气体温度湿度接近生理需求,患者的痰液量明显减少。吸痰的次数减少(P<0.01),减少了呼吸道感染的机率。②人工鼻的结构为双层瓦锣纸样,充分地过滤吸人气体中的灰尘、细菌,防止肺部感染[6]。③多功能人工鼻与气管套管连接紧密,不易脱出,利于患者翻身,而且病人的痰液不会喷射出造成特异性交叉感染及污染被服。④我们在使用多功能人工鼻时,每24小时更换一个或有痰液阻塞时更换,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同时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氧饱和度。⑤病情好转后立即堵管,减少通气时间,降低护理时数,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可见传统管理组每日所耗的护理时数、护理项目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的费用及污染的被服及消耗性的用物都明显高于人工鼻管理组,所以从建立人工气道的总天数所产生的总费用以及优越性来衡量性价比,人工鼻管理组优于传统管理组。

重型破伤风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需要综合干预,要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尤其是手的消毒,避免特异性交叉感染;定期痰培养,做好口腔护理;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避免诱发呛咳,误吸,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提高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俊,谈彬庸等.外科诊疗常规[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5

[2]王静,牟英,曾庭素,罗寻.炭吸附法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5(22):835

[3]翁心华,张婴元.传染病学[M].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08~311

[4]练丽珠.老年破伤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5(14):103

[5]EEKDB,RAMSEYFM.Laboratoryinvestigationofsixartificialnosesforuseduringendotrachealanesthesia[J].AnesthesiaandAnal-gesia,1983,62:758

[6]章红萍.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天津护理,2006,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