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肿瘤病理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有55例属于普通平滑肌瘤,5例属于富于细胞型,2例属于奇异型,5例不典型、1例为恶性潜能未定、2例肉瘤。经过病理以及临床诊断患者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生物学特性属于良性。结论对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治疗办法和普通平滑肌瘤的办法相同,进行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体内细胞的丰富程度、癌细胞异型性的大小、核分裂等组织学特点相互结合实施诊断的。

  • 标签: 子宫交界性 平滑肌瘤 病理诊断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茵栀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值和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小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茵栀黄颗粒 小儿病理性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检查符合率以及不同类型甲状腺癌检查符合率。结果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者1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符合率为91.1%,对髓样癌、滤泡状癌和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89.3%和92.3%;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边缘、纵横比、回声和钙化等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理学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合超声影像图和内部回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减少误诊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病理学检查 超声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血清BDNF和5-HT水平及其焦虑和抑郁的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80例和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血清BDNF、5—HT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疾病组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当中的BDNF和5—HT血清浓度无相关性,但是在健康组当中两者呈现正相关;疾病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的发生当中有一定的生化机制作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显著,但是主要表现在疼痛感所导致的继发性状态,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生化机制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mdash 羟色胺
  • 简介:摘要青年教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教师的全方位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任务和工作。特别是对于病理学教学来说,更要夯实青年教师团队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打下深厚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期为病理学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 标签: 青年教师 病理学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9名临床本科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3名)和对照组(6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法授课,即将显微互动系统作为教学平台,应用PBL与PCMC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实验教学能提高病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实验 病理学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生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影响。方法将126围绝经期妇女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积极心理生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对症治疗方法,数据采用SPSS软件中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月经改变问题,血管舒缩综合症、精神症状,骨质疏松症等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生理干预对改善围绝期妇女健康明显优于传统的对症治疗。

  • 标签: 积极心理生理干预 围绝经期综合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把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异位妊娠手术的病人护理中,探讨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急诊手术治疗的60位异位妊娠病人进行研究,将所有病人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病人实施普通护理,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者护理后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的SDS、SAS的评分与护理前相比降低显著,对照组病人下降不明显。结论研究组病人的SDS和SAS的评分与护理前对比均下降显著,对照组改变不明显;而且,研究组平均动脉压指标、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优质护理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优质护理 普通护理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前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手术前后,患者的SCL-90因子分析中,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恐怖封因子具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等干预,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结论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前后患者心理状态有显著差异,在护理中也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来进行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 标签: 心内电生理检查 射频消融 心理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110例需要手术的患者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综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压抑、恐惧、强迫症状、偏执等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采用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利于生理及心理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室 心理状态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在卫生检验工作中,卫生理化检验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加快了世贸发展速度,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卫生理化检验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国际形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三个方面对卫生理化检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任务和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理化检验 疾病预防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71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62,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 心理
  • 简介:摘要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学生占据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关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交流、处理信息和问题的能力都较之前获得了显著提高,进而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根据重构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促进翻转课堂的真正实现。生理学主要是正常生命机体功能进行研究并将其内在规律揭示出来的一门基础性的医学理论科学,其理论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是联系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学科。

  • 标签: 翻转课堂 高职生理 教学改新 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对心脏电生理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0例,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未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电生理检查阳性61例,所占比例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1%,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后会对心脏的电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心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肌肉刺激法在神经肌肉疾病电生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120例,将其按照111比例平均分为精神源性疾病组、肌源性疾病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将其检测定量肌电图与直接肌肉刺激法先后进行治疗,现对于直接肌肉刺激法进行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肌肉刺激、神经刺激、神经与肌肉刺激三种波幅对比。结果肌肉刺激法下波幅参数肌源性疾病组患者与神经源性疾病组患者,以及肌源性疾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剩下三个参数在三组患者之间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肌肉刺激法能够有效区分肌肉的肌源性或神经源改变,为神经肌肉疾病生理诊断中技术的相对有益性补充。

  • 标签: 直接肌肉刺激法 神经肌肉 电生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比较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86例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情均经手术病理获得证实,所抽取患者入院12小时之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病变阑尾进行多角度以及多方位观察。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81例患者阑尾直径超过6毫米,占94.19%,67例患者可见明显邻近筋膜增厚以及阑尾周围炎,占77.91%,69例患者可见肠壁以及阑尾水肿、增厚现象,占80.23%,52例阑尾积液患者,占60.47%。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共50例1级及2级患者,占比为58.14%,没有患者出现阑尾穿孔现象。共36例3级、4级以及5级患者,占比为41.86%,22例患者出现阑尾穿孔现象。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有效预测术后病理结果,可为临床医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腹外型韧带纤维瘤病例分析及MR表现,以提高对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外型韧带纤维瘤患者20例,2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分析证实为韧带样纤维瘤,观察其MR表现,将MR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0例腹外型韧带纤维瘤,18例病灶位于软组织内,2例位于骨骼,多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少数为类圆状或分叶状,边界较为清晰,病理显示肿瘤包膜不明显,细胞形状主要为长梭形,多数为纤维母细胞,细胞间质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部分间质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呈侵袭性生长。MR检查结果显示信号不均匀,在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早期为不均匀的明显强化,病灶内T2WI及T1WI低信号区无强化。结论腹外型韧带纤维瘤术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中间型纤维瘤,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将术前MRI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并判断预后。

  • 标签: 病理分析 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o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5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取获的病灶组织标本中RhoA表达阳性率,同时查阅患者病理,分析不同病理因素下胃癌患者Rho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Rho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ho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主要定位于胞质中,但在癌旁组织中亦有表达;胃癌组织中RhoA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A蛋白在胃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表达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存在紧密的联系,加强RhoA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RhoA蛋白 胃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理标本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实践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的658个手术病理标本,将其作为观察组,给予信息化流程管理;同时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658个手术病理标本,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病理标本袋标签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30分钟内处理标本率、标本遗漏率。结果观察组的标本袋标签规范率(100%)、申请单填写正确率(100%)、30分钟内处理标本率(99.85%)均高于对照组(94.22%、82.07%、72.6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标本遗漏率(0)低于对照组(1.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流程管理,可降低标本错误率,提高管理水平,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病理标本 信息化流程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急性阑尾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共3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3.5MAZ和7.5MHZ)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急性阑尾炎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和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检出阳性29例,阴性7例;B超检出阳性26例,阴性10例。超声检查敏感度为82.76%(24/29),特异度为85.71%(5/7),准确度为80.56%(29/36)。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可以对不同病理分型的阑尾炎特征进行反映,有利于为阑尾炎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不同病理类型 阑尾炎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