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2例粘液表皮样癌,并在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2例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高分化者和低分化者的比例呈111,肿瘤细胞即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等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死亡病例多发生在治疗后的2年内。

  • 标签: 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鼾症的病理基础及其CT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86例鼾症患者的CT影像特征,总结鼾症发生的病理基础。结果7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上气道器质性病变;8例为单纯肥胖体型无鼻咽部其它病变;3例老年患者、2例合并有其他疾病患者均无明显器质性异常,但都有气道形态的改变。结论鼾症患者都有不同原因的上气道狭窄,CT检查能良好地显示其病变细节。

  • 标签: 鼾症 病理基础 CT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对其不同病理类别的病例诊断以及病理结果与患者年龄分布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经过统计,100例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的病例类别主要包括功能性失血、器质性出血以及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⑵子宫内膜病理中,人数比例所占最多的是在40~50岁阶段的患者。结论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时应当在B超、宫腔镜检测的常规手段基础上对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进行检查,才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重要诊断方式。

  • 标签: 异常子宫出血 病理诊断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人体组织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是金指标。正确留置标本不仅能确保病理结果的准确性,还能给病人疾病带来更好治疗方案,所以要确保病理标本在各处理流程中安全、准确、及时,以免标本遗漏、丢失或混淆。

  • 标签: 手术标本 管理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微小息肉的病理特点。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结直肠微息肉(直径小于5mm)观察EMR术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共检出微息肉248枚,结直肠息肉发病年龄分布以27~80岁,炎性增生性等非肿瘤性息肉占81.04%,管状腺瘤占18.95%。结论结直肠微息肉仍有较高比例的腺瘤性息肉,临床上行EMR全瘤切除仍是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结直肠微息肉 结肠镜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病理实验课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理实验课教学的讲解,使同学们对于病例实验室的课程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同时还探讨了病理实验室教学的改革,对于病理教学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病理实验室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发生于颅骨的骨病,肿瘤诊断。方法对28例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28例中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7例行头颅CT扫描。3例经PET/CT检查;7例行头颅MRI检查;1例同时做MRA扫描;9例拍摄颅骨平片,其中2例为母子,又行拍摄头颅及胸部平片。全部病例经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方式电话或预约复诊;时间三个月到术后两年。结果(1)骨病有颅骨外板外血肿机化2例;(2)脑脊膜脊髓膨出症2例;(3)颅锁发育不全3例;(4)朗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5)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6)颅骨肿瘤①颅骨良性骨瘤3例;②原发于颅骨恶性肿瘤3例其中颅底骨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恶变1例;右颧骨纤维肉瘤1例。③颅骨转移瘤肺癌3例,其中肺癌(小细胞)2例;肺癌(非小细胞)1例;宫颈癌2例;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颅骨转移瘤各1例;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1例。结论发生在颅骨的骨病、骨肿瘤诊断中,CT及PET/CT检查对骨破坏的特征最有价值,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 标签: 颅骨 骨病 骨肿瘤 CT PET/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5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分析发现,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为52例,占80.0%;4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占67.7%;发病高峰年龄在40~49岁,为23例,占35.4%;肿瘤直径2~5cm的患者为35例,占53.8%。病灶主要为单侧和单个包块且左侧多于右侧部位。经免疫组化分析,其中ER和PR以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36/65)、52.3%(34/65)、55.4%(36/65);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65/65),p53阳性表达率为53.8%(35/6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人群的生命健康,同时患者预后主要与病理分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关。因此,需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则能够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 恶性肿瘤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病理特点。方法通过选取年龄在20~38岁的年轻女性为例,通过光镜和电镜之间的质瘤的组织形态以及其大小进行观察与分析来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病理特点。结果通过光镜和电镜的观察显示,肿瘤有着性激素活性,而且其包含的结构形态呈现多样化和多房性,我们还可以看到有着大片状的未成熟的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等,其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瘤。

  • 标签: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病理特点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高雪氏病的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脾脏高雪氏病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免疫组化(Vim、CD68、CD163、LCA)染色及特殊染色(PAS),光镜观察,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光镜下见脾脏内有高雪氏细胞。免疫组化染色Vim、CD68、CD163、LCA均弥漫性(+),S100(-),PAS染色胞质(+)。结论脾脏高雪氏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苷脂代谢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应与Nieman-pick病、脾白血病、脾原发性淋巴瘤等鉴别。

  • 标签: 脾高雪氏病 临床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次选取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分析病理诊断特点。结果单纯性增生,占91%,腺体增增生显示,大小不等,大于中晚期正常增殖期腺体密度,存在囊状扩张情况,腺上皮类似于中晚期正常增殖期腺上皮,核分裂像呈增多表现,呈假复层柱状,间质有增生征象。单纯性增生有不典型增生伴发本组1例,在单纯性增生所具备的组织学基础上,有腺上皮的异型合并。复杂性增生共3例,对腺体观察,呈密集且增多显示,腺体形状表现为不规则状,分支较为复杂。复杂性增生有不典型增生伴发本组共5例,在复杂性增生组织所具有的组织学基础上,有腺上皮异型合并,细胞排列呈复层表现,核深染,增大,呈圆形、卵圆形。结论子宫内膜增殖症在临床以围绝经期妇女多见,通常依据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年轻未生育按不典型增生诊断的女性,需慎重采用手术治疗,可应用保守方案,定时复查,根据情况再选择合理处理手段,以保留生育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增殖症 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女职工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586例宫颈刮片染色分析。结果宫颈癌发病情况36-55岁及55岁以上与24-35岁以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36岁以上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

  • 标签: 宫颈刮片 宫颈癌 发病年龄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癌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结果,探讨提高冰冻切片准确诊断乳腺癌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276例乳腺癌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与整理分析。结果诊断的276例乳腺癌良性病变225例,恶性病变39例,交界性或延迟诊断12例,确诊率95.65%。恶性及可疑难定性的均辅以术中组织细胞印片共60例,良性12例,交界性或疑癌8例,恶性40例,确诊率86.67%。结论了解患者临床资料、正确的取材、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冷冻切片质量可提高对腺乳癌的判别能力及诊断的准确率,让冰冻切片在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40岁者(青年组)53例,年龄>40岁者(对照组)251例。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以胃窦胃角部最为高发,而对照组以喷门及交界区最为高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分化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中主要以女性群体最为高发;多数发病部位为胃窦胃角;青年胃癌的病理表现主要以低分化为主;内镜检查多为进展期。

  • 标签: 青年 胃肿瘤 病理 胃镜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与B超诊断比较,对其临床病理进行分析,为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因子宫异常出血而行B超检查以及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与B超两种方法诊断,将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5%的符合率要高于B超诊断的75%符合率,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显著有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方法相对于B超诊断来讲更为科学、有效、并且安全性高,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病理 妇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探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通过收集我院100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肿瘤,发病率高。结论而正确选择淋巴结活检的部位,处理好标本,获得质量良好的组织学切片是保证诊断可靠性的前提和关键。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病理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理技术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病理科技术室规章制度、病理技术人员、标本收集、危化品管理、档案资料进行质控管理和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病理技术工作质量有无改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病理技术各项工作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理技术质控中能有效提高病理技术工作的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PDCA循环 鱼骨图 甘特图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旦病理工作出现差错极易引发医疗事故。而病理取材和制片的好坏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病理取材制片过程严格按标准规范化操作,提高HE切片质量。

  • 标签: HE切片 病理医生取材
  • 简介:摘要通过多年中职“病理学”课程的讲授,认为激发学习动力,应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注重教学环节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 标签: 中职学生 病理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直肠癌活检的病理诊断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30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以及30例腺瘤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时采用活检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经活检可知,300例均诊断为癌的患者,术后经复查切片,184例无法确认癌侵及黏膜下层。随后行手术切除标本均确诊为浸润癌,癌的浸润深度21例为癌侵及黏膜下层,128例为癌侵及肌层,151例为癌侵及浆膜。经活检诊断为腺瘤癌变的30例患者中,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结果2例局限在黏膜内,4例侵及黏膜下层,9例侵及肌层,15例侵及浆膜。结论虽然结肠、直肠癌活检具有一定的确诊率,但对无法确诊的病例,不得将其诊断为黏膜内肿瘤,其原因为,经术后切片病理诊断,均可见癌浸润;而且,针对腺瘤癌变可采取黏膜内肿瘤诊断。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活检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