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纳入的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如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详情包括①术前护理、②术中护理、③术后护理。护理前后,全体患者均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护理结束后,患者均接受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组间比较(37.89±0.47)分vs(37.62±0.54)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11.63±3.54)分较对照组(35.58±0.33)分低,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较对照组80.0%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理想,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的实施方法及影响,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我科实施全面的优质护理管理,改变以往的派班模式,同时量化绩效考核,比较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前56例患者中满意16人,基本满意25人,不满意15例,满意率为41/56(73.21%)。优质护理后56例患者中满意30人,基本满意26人,不满意0人,满意率为56/56,(100%),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优质护理前(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可明显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护理服务内涵得以提升,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应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管理 实施方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方法组织学习,强化对优质护理工程的认识;充实人力资源;优化护理工作制度及流程;提倡人性化服务。结果顺利推行APN排班及小组责任包干制护理,陪护率下降29%,全面实行有陪不护,病人满意度达98%,护士满意度上升为96.3%,医生满意度为9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18%,一年护理零投诉。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和“三方”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脑血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2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1.0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血栓患者的预后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优质护理 满意度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科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则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健康掌握度分别为77.1%和94.3%,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4.3%和97.1%,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血液净化科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可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净化科 健康知识掌握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优质服务,落实便民措施,提升门诊候诊厅护理质量。方法设置多方面便民举措,改善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结果门诊秩序井然,病人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融洽,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候诊厅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结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标准及要求,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将项目按百分率排序,从而指导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结果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是首要的,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和专业化的健康指导是必须的。结论护理人员只有转变服务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重视疾病健康教育,发挥多样化的专业护士角色。

  • 标签: 住院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延伸优质护理服务,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服务。方法针对当前背景和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延伸优质护理行动计划。结果与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延伸优质护理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值得继续实施和完善。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延伸优质护理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配合全程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文调查采用分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程优质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61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落实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本研究常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为(13.4±2.8)天,全程优质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为(7.2±0.8)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13/61),全程优质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6%(4/61),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本研究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为78.69%(48/61),全程优质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5.08%(58/61),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落实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指导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全程优质护理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优质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慢性肾小球肾炎62例,依照护理方式差异进行分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研究组31例,接受优质护理。观察效果,予以组间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自我效能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优质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6月份16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为产程常规护理组和产程优质护理纽,每组各80例。产程常规护理组给予产前基本护理,产程优质护理组进行全面评估,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80例产妇中自然分娩75例,剖宫产5例,常规护理组中自然分娩68例,剖宫产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产程优质护理 降低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经济背景支持下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尤其是在患者的临床护理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因此,本文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优化我国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方面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优质护理 冠心病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肢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AS、FMA和BMI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骨科 护理效果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不同陪护方式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我科住院的手术患者拥有不同陪护方式(无陪护和陪而不护)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无陪护组患者的焦虑标准均分明显高于陪而不护组,无陪护组109例患者中SAS≥50分38例,焦虑检出率34.86%,陪而不护组93例患者中SAS≥50分11例,焦虑检出率11.83%。陪而不护组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无陪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无陪护组患者主观支持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较低(均P<0.005)。结论无陪护对手术患者存在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功能障碍,提示无陪护手术患者应加强家庭的支持功能及护理。

  • 标签: 无陪护 陪而不护 术后患者 焦虑 社会支持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为b组产妇实行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为a组产妇加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于产后2h、24h,a组产妇出现1例产后出血现象,发生率为2.50%;b组产妇出现6例产后出血现象,发生率为15.00%。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a组产妇低于b组产妇,差异较大(P<0.05)。结论为住院分娩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现象,可推荐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导医台中的实践运用体会。方法挖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规范导医台护士的服务质量,对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激发了导医台护士工作热情,服务的质量成为患者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门诊 优质护理 导医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消毒中心实施优质护理为观察组,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优质护理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消毒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总体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等。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差错防范意识以及服务意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及时回收、包装质量、及时供给以及总体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护理差错率分别为1.54%、5.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优质护理制度,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差错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的输液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进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大大地提高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输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肺气肿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肺气肿患者64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以及排痰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体满意度31例(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62.5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排痰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老年肺气肿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 标签: 老年肺气肿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7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6例)和实验组(37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91.90%VS72.22%。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对缓解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