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两组,随在产房助产中的实际过程中良好的运用风险管理来探究其实际所能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进行分娩的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对照机分入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在观察组加用风险管理。最终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远远小于对照组的21%(χ2=22.6348,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χ2=26.1491,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房助产中使用风险管理能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得到较大程度降低,更有利于保障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产妇对助产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升本院的整体护理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产房助产 产妇 分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予以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危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予以风险管理有助于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并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高龄髋部骨折 风险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析其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对97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对病人术前营养支持方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调查。结果69.07%(67/97)的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19.40%(13/67)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影响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比外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n=400)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n=400)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外科病房 手术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并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71例,对照组开展责任护理,按照术式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建立并落实风险管理制度,识别风险事件,进行风险危害性、可能性评价,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术中用药干预9.9%、术中低体温4.2%、术中寒战14.1%、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率39.4%低于对照组21.1%、15.5%、29.6%、101.4%,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6%、医师满意95.8%,高于对照组87.3%、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科有效降低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医师好评。

  • 标签: 泌尿外科 高龄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央运输安全问题也被广泛关注。分析中央运输在转运患者的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央运输在接送患者途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以及相应的控制对策。

  • 标签: 中央运输 接送转运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住院病人共96名老年骨科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56名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价,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而对对照组40人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最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52名患者对护理人员表示满意,总满意率为95.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例。对照组有30名患者对护理人员表示满意,总满意率为86%,并发症发生率为7例。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够降低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学习。

  • 标签: 老年骨科患者 护理风险原因分析 护理策略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当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必要的损伤,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院的675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将其进行分组后,实验组(361例)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执行,对照组(31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来进行护理干预,经护理分析对比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分析其在护理监控评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系数。结果经对比试验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表现情况中,临床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随着现代医疗风险的不断投入发展,其中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其他药物的因子分析等方面,都可能因个体因素而影响到正常的内科疾病症状发生问题,而为满足这一护理风险因素的解决,其指定的详细资料,以及管理制度等问题,均成为了影响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从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以及风险事件的控制力度等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在今后的临床看护治疗问题方面,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药品中,相当一部分药品对于温度非常敏感,为了保证这些药品的品质,必须选择冷链运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冷链药品。在冷链药品的流通过程中,药品批发企业与药品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内容,借助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冷链药品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

  • 标签: 药品批发企业 冷链物流 质量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频繁入院老年COPD患者死亡预后因素。方法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符合入选标准COPD患者共89例,其中死亡的44例患者。分析其相关信息及血液指标得出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的血钙浓度、乳酸浓度、D-二聚体、INR、发病频率均明显区别于非死亡组。同时血钙浓度变化与死亡相关。结论血钙浓度的降低可能参与COPD的死亡病理过程,同时有望成为COPD预测死亡风险的指标。

  • 标签: COPD 血钙 乳酸 炎症 死亡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对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15年8月至12月实施风险护理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输液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能够减少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护理 输液室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方法随机选取同期本科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2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取常规精神病护理医疗,观察组采用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使用在输液中,两组病人在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病病人输液中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提升医护质量,护理意外发生率降到最低,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 风险因素管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将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风险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价值举足轻重,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方法转运,同时给予观察组转运过程中护理风险识别及针对性风险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转运意外发生情况及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险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转运意外发生率,提升接收科室满意度,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 标签: 急诊危重症 转运 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满意度,降低风险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和评估普洱市2016年冬春季发生人禽流感疫情的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近期人禽流感的疫情形势及相关背景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结果普洱市存在输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其风险等级为高,但发生本土感染的风险为低风险。根据环境标本的监测情况,不排除出现人感染其他亚型动物流感病毒病例的可能,且普洱市禽流感感染并传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活禽零售市场。结论普洱市属于H7N9禽流感及其他禽流感低流行地区,重点防控工作为加强监测、强化活禽零售市场监管以及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 标签: 普洱市 人禽流感 专家会商法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以及风险控制分析。方法择取于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共110例,按检查顺序分为常规组和PDCA组,每组5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性内镜护理方式,PDCA组行以PDCA循环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PDCA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护理质量均优于常规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时,运用PDCA循环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风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前后分为对照组316例和观察组319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其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而护理差错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产科护理质量,为母婴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品管圈 产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于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的作用。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办法,对比风险管理实行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等情况的变化,探讨我院护理人员培训中风险管理的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行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明显,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投诉率明显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运用于护理培训后,护理人员护理品质及风险意识均得以提高,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在临床护理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低年资 护理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