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是对共时平面上的现代汉语词缀“老”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按照虚化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大类,每一类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词汇意义的丧失与否、语义色彩的有无。2、虚化程度的高低。3、自身的封闭固定或者开放临时性。

  • 标签: 共时 词缀 虚化
  • 简介:摘要十九世纪中国古典文学接近尾声,二十世纪中国开启了现代文学之路。中国现代文学有独特的特点,有独特的传统,具有本土性、民族性,以民族的方式实现世界。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性进行了浅析,表达了观点与看法。

  • 标签: 现代 文学 民族性
  • 简介:语法研究所用经验证据有三个主要来源:自拟,真实出现的语言材料,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以及实验或调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黎锦熙1924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1950年代之前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根据的几乎全部是书面语材料,包括早期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作品,并且大都标明出处,以示有书为证。这种做法延续到1950年代。从1955—1956年公布的普通话定义也可以看出,它代表了当时的共识。1960年代之后,尤其是近三四十年来,通过自拟获取例证的做法渐渐通行开来,更为重视口语,尤其是北京口语的研究,从书面语直接引用或改写的例句也可以不必注明出处。这些变化反映汉语语法研究者对自己语感的自信在不断增强,反映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对于什么是合语法或不合语法的用法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也反映现代汉语标准程度在不断提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应该如何获取证据,涉及许多同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起源与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围绕如何看待作为语料的现代汉语标准语、口语和书面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自拟、利用真实语料以及实验/调查这三种获取证据的方式各自的特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梳理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指出某些问题的症结所在。

  • 标签: 现代汉语 语法 普通话 北京话 口语 书面语
  • 简介:摘要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开发模式。慕课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的开放教育为基础,其课程和传统教学一样,都是逐渐引导学生从初级到高级的转变,其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慕课”和传统的几十个、几百个的学生不同,一门慕课活动可高达几万人,凡是感兴趣的都可以参与进来,进而完成网上学习。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基于“慕课”的基本特点,就“慕课”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如下论述,以希望能够推动现代汉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 标签: 慕课,现代汉语教学,应用
  • 简介:嫩黄新绿见于今日──《现代汉字学》读后高更生1980年,周有光先生在《汉字声旁读音便查·后记》中指出:“‘现代汉宇学’是个新名称、是件新事物。它播种于清末,萌芽于‘五四’,含苞于解放,嫩黄新绿渐见于今日。”经过13年之后,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三位学...

  • 标签: 现代汉字学 汉字的信息处理 笔画数 汉字计算机输入 同音字 汉字信息处理
  • 简介:本文论及的现代汉语颜色词属性库可视为汉语词库建设中的分支工程。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特殊性,使现代汉语颜色词属性库的建设面临了许多难题,这些难题同时也为颜色词属性库的拟构提供了路径。文中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颜色词为例,对现代汉语颜色词中的一部分静态成员进行了尝试性的属性标记,并对相关颜色词素的构词能力进行了降频统计。试图在信息工程的大背景下借此研究管窥汉语符号系统对客观世界的表记功能

  • 标签: 现代汉语 颜色词属性库 汉语符号系统 表记功能
  • 简介:摘要关于现代汉语处置句的研究,近百年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的热点。本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概述现代汉语处置句的研究历程。

  • 标签: 处置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 简介:<正>§0语言里的指代现象按性质可分为三类:1、用词汇手段的指代现象,如词汇系统里的代词。2、用句法手段的指代现象,如"的"字结构、"所"字结构等。3、用修辞手段的指代现象,如修辞上的借代("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这里用"袁世凯"指代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本文只谈用句法手段的指代现象。用句法手段的指代现象都是表示事物化指代的。本文试勾勒一个现代汉语句法里的

  • 标签: 指代 汉语句法 转指 物化 性质形容词 句法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在词典史上的贡献汪耀楠,张林川在我国现代词典史上,《现代汉语词典》立下了不朽功绩。中国古代词典的编纂到《康熙字典》作了总结。《辞源》(1915年)、《中华大字典》(1915年),《辞海》(1936年)几部大型词典是古代词典向现代词典过...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编纂 词典学理论 神道设教 词汇规范 释义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词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通俗易懂的用语,甚至一些书面语词在如今的现代汉语中已近消失。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以典型的书面语词“在在”为切入点,通过历时考察和语料分析来具体说明这一书面语词所具有的历史背景,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对海外华语使用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现代汉语与民国时期的汉语以及海外华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书面语词汇的通俗化显而易见。

  • 标签: &ldquo 在在&rdquo 书面语词汇 通俗化 华语
  • 简介: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教师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而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却是只看评语,不看内容;只完成任务,不提高认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只能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毫无创新自主能力。

  • 标签: 学生评改作文要求
  • 简介:摘要书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不可或缺的瑰宝,从它的气势,线条,用墨,到结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有些现代设计流派中传统书法元素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适应现代设计潮流的同时,更映射出独特的文化和特色。

  • 标签: 爨宝子碑 设计 传统
  • 简介: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单字条目为考察对象,以其后的用例为标准,认定现代汉语共有单音词3004个,词义义项6414个。单音词的突出特点是:形式单一,内容繁富,使用频率高。单音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是描写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切入点

  • 标签: 现代汉语 单音词 结构形式 使用效率 范围划分
  • 简介:摘要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文化是教育的本性。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以文化为根、以人为本。本文在分析文化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对于准确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教育 文化 关系
  • 简介:<正>自从1956年开始准备编写《现代汉语词典》到1978年正式出版,前后经过了二十二年。在这段漫长的工作中,从我个人来说,经验没什么,教训却不少。以下儿个问题对做词典工作的同志或许有可借鉴的地方,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 标签: 词典编写 现代汉语词典 工作人员 编写细则 准备工作 编写宗旨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做”字字头后附有“(作)”。词典《凡例》中说:“繁体字、异体字加括号附列在正体之后;既有繁体字又有异体字时,繁体字放在前面。括号内的字只适用于个别意义时,在字前加上所适用的义项数码。”根据这条说明,“做”是正体字,“作”加括号附列在“做”之后不是繁体字就是异体字。而且在“作”字前没有加所适用的义项数码,应该认为是适用全部义项。查《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2002年版就是这样,2005年版没有修改,仍保留了原样。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做”字 “作”字 繁体字 异体字 《凡例》
  • 简介: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渐形成的一门教育技术学科。它以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对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以达到优化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将导致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至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不仅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原则,而且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网络系统可以为语言教学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有望解决传统教学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开创对外汉语教学全新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把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项跨世纪的任务,认真加以落实。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一是研制、开发对外汉语教学软件精品,一是大力培训教师。

  • 标签: 现代教育技术 对外汉语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 教育信息化 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企业做好宣传工作提供不少的便利条件。多样的媒体宣传方式,使得提升企业知名度的方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的媒体提供给企业的宣传方式较多,如报纸,网络,自媒体,微博等,这些宣传方式不同,接受人群不同,造成的效果也不同。本文将通过对现代媒体的优势说明,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媒体高效的开展企业宣传工作,以此增加企业的知名度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企业 现代媒体技术 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