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托福等五个考试的梗概写作题型的指导语,发现写作目的、词数限制、简要评分标准和答题过程说明是该任务指导语的必备要素。语言限制、发表个人看法与否和时间限制出现较多。最后,作者指出了这些发现对于设计梗概写作的任务指导语的启示。

  • 标签: 梗概写作 指导语 环境
  • 简介: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客观测试部分包括7种题型。本文通过统计、分析7份实测试卷各题型的区分度、难度,初步验证了这7种题型的合理性、有效性。

  • 标签: 职业 汉语 ZHC 题型 效度
  • 简介:主观性考试的评分信度问题一直是语言测试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以往研究.评分员如何把握评分标准对评分信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从2009年4月HSK(高等)写作测试评分的48组评分员中随机抽取了两组(每组中一老一新两名评分员),运用概化理论对两组的评分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两组的测验信度较高;通过比较评分员问评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以及调查问卷,大致了解到新老评分员在对评分标准把握中的不同,这些因素也导致他们在评分过程中产生评分差异。

  • 标签: 写作测试 信度 概化理论
  • 简介:PISA2015首次测试了15岁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为保证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实施,以英语/法语为母版的PISA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在翻译过程中,试题可能会产生差异,因此直接对比不同国家/地区学生的成绩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在双因子模型下,采用条件性Wald-2检验法,检验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对使用英语版本的新加坡学生和使用中文版本的中国学生是否存在项目功能差异。结果显示:超过30%的试题存在DIF,其中约有50%的试题对新加坡学生有利,另50%的试题对中国学生有利;因此,测试总成绩基本能真实反映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水平的差异,但如果基于单个试题比较学生的表现,则可能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 标签: PISA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 跨语言公平性 项目动能差异
  • 简介:本文分析外国留学生入学德国高校三项考试DSH、TestDaF和FSP的发展,对其异同进行比较,指出这三项考试具有交际性、可比性及以语言能力为导向、以考生为中心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外语测试提出应建立透明、科学、统一的考试标准、增加综合性考试题型、提高考试选材的真实性、实施口试考查、关注考试后效等建议。

  • 标签: 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德语测试 CEFR
  • 简介:第四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以“新时代的语言测评:创新与融合”为主题,从语言能力标准、语言测评中的效度、语言测评的优化与创新、教师测评素养等方面展开交流与探讨。本文围绕上述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传递国内外语言测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 标签: 语言测评 语言能力标准 对接研究 测评素养
  • 简介:文章阐述了汉语能力测试的特点和采用计算机情境命题的必要性,探讨了计算机情境命题实践中遇到的挑战。通过与剑桥大学举办的若干语言类考试项目在标准、情景设计、题型设计、测试方式、分数报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汉语能力测试情景命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进行了有益探索。

  • 标签: 情境命题 汉语能力测试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关于教育部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以来,各学校积极执行相关规定,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行知职业技术在周一至周五下午500—600展开了校园一小时活动。为更好的完成校园一小时方案,针对我校问题,积极制定相应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本文对2014—2016年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使用数据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中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文献,以及对体质健康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 标签:
  • 简介:"第三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英语语言测评新方向研讨会"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语言测评国际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测评,教学与学习的衔接"为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外语考试改革、教育发展带来启发、指明方向。本文基于会议主题,从语言能力量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及研究、外语教育及测试的改革和发展动向等方面对会议进行综述,及时传递国内外语言测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语言测评 语言教学 语言能力量表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