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刑法理论历来过分追随德日刑法理论,在犯罪参与体系的路径选择上,几乎全面倒向了共犯从属性说。这种现象表明了不少学者忽视了法教义学方法与法教义学知识的分野。而且,立足于区分制的普遍难题与个别难题的立场,只有单一制才具备合法性与合理性。换言之,我国采取共犯从属性说,除了要克服其在域外固有的难题之外,还要克服其在中国法上的个别难题。进而言之,虽然学界存在对于统一正犯体系的形式各异的误解与为数不少的批判,但其实它没有如此不堪。对于统一正犯体系的考察,必须回到作为基底范畴的行为上来。通过重新厘定行为的概念,何为符合构成要件之行为的内涵得以重新界定。而且,坚持统一正犯体系,可以顺畅地解决罪责自负与行为形态等诸多的难题。反观共犯从属性说,对实行行为的扩大评价震荡了其标榜的紧缩的正犯概念的根基,构成要件形式解释论视野下的传统正犯理论之局限导致了自我无情地背叛。扩张的正犯概念与紧缩的正犯概念之二分格局出入于同一屋檐之下,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过程也发生了由存在到规范机能的转向。一元犯罪参与体系,既能满足变化多端的生活状况,也能避免共犯从属性说机械地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弊病。总之,开展犯罪参与体系理论的研究对于刑事法治化是必要的,但是只要无法克服固有难题,无法贯通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通过区分制解说中国法都是不恰当的路径。

  • 标签: 预备 着手 正犯 单一制 区分制 共犯从属性
  • 简介:习惯、习惯法及公良俗均为不确定的概念,因内涵上相互交融而难以完全区分。习惯与习惯法具有自发性、区域性、非正式性等特征,其适用可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有利于现代民法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就功能论而言,公良俗原则是习惯与习惯法的过滤器,起着净化习惯与习惯法的作用。也就是说,无论是习惯法还是事实上的习惯,只要违反公良俗,均无适用的余地。

  • 标签: 公序良俗 习惯 习惯法 权衡
  • 简介:本文介绍先采用人唾液对粗制N血清做基础吸收后,再通过红细胞抗原进行精制的一种新方法。精制的N血清具有效价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且减少了因用人红细胞重复吸收而引起的溶血反应。

  • 标签: 抗N血清 效价 唾液抗原 基础吸收
  • 简介:2013年11月14日.河南永城一辆大货车被运政、路政部门相继罚款。司机称在出示了已罚款的月票和年票后,路政部门仍要罚款,女车主求情未果,当场服剧毒农药自杀。女车主何以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据记者介绍,车主贷款买车跑运输才半年多就被罚款近20万元。(12月2日《南方都市报》)

  • 标签: 《南方都市报》 句号 经济 剧毒农药 贷款买车 罚款
  • 简介:所体现出的宽容人道的谦抑思想和成熟完善的立法技术,以及注重与国际条约接轨和严厉惩治贪污腐败的精神,堪称现代化刑法的楷模,在我国刑法的创制和运作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吸收芬兰的刑事立法成果.

  • 标签: 芬兰 刑法典 人道 刑罚
  • 简介:克劳斯·罗克辛教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德国刑法学家,其作品先后被引入我国。2006年受北京大学法学院邀请,罗克辛教授到中国访问,并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他是国外刑法学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阅读罗克辛教授著作的过程,给我一个强烈的印象,其在中学术叙述中引用了大量判例,正如我国学者在论著中大量应用司法解释一样。可以说,判例在德国刑法学研究中的

  • 标签: 刑法总论 判例研究 判例选辑
  • 简介:<正>"法不禁止即自由"。在承认私有财产合法的国度,民事主体得以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自由处分其财产。赠与和遗赠都是处分财产的方式,人们可以将财产自由地赠与(遗赠)给亲朋好友、邻居或者慈善机构,甚至路边乞讨的陌生人。法律对于这种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不予干涉,因为在私法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私法自治原则赋予了当事人这样的自由与权利。当然,也会有一定的界限:比如赠与财产不得逃避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而对于遗嘱也会有一些限制性规定,

  • 标签: 公序良俗原则 赠与合同 法律行为 赠与行为 夫妻共同财产 制度协调
  • 简介:2007年初,贵池区法院针对辖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法官队伍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抓好班子带队伍,提升素质树形象,规范管理保公正,严格考核出实效,构筑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扎实推进司法规范化进程,狠抓党风廉政和司法能力建设,为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标签: 法院工作 开拓进取 法官队伍建设 辖区经济 司法保障 严格考核
  • 简介: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市各级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 标签: 司法保障 创新 航船 海河 六中全会精神 结构性改革
  • 简介:《民法总则》第8条把公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这是《民法通则》所没有规定规范的。公良俗原则是当代法治精神的体现,最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了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控制,不可能全部由强行法去完成,规定公良俗就是为了强调: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道德,

  • 标签: 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 法治精神 当代 杨立新 《民法通则》
  • 简介:小斯当东(GeorgeThomasStaunton,1781-1859),也译作乔治·托马斯·斯当东、托马斯当东、司当东、斯汤顿、士丹顿等,是近代中英关系史上无法绕开的一位重要人物。其父乔治·伦纳德·斯当东准男爵(SirGeorgeLeonardStaunton,1737-1801),也被称为老斯当东、大斯当东等,是早期英国著名的外交家和汉学研究学者,曾担任1792年英国首次访华即马戛尔尼(GeorgeMacartney,1737-1806)使清使节团副使,著有《英使谒见乾隆纪实》(AnAuthenticAccountofanEmbassyfromtheKingofGreatBritaintotheEmperorofChina)等;小斯当东则是此行的见习侍童(pageboy)。小斯当东亦是英国第二次访华即1816年阿美士德(WilliamPittAmherst,1773-1857)使团的副使。小斯当东一生之中,主要著有《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1805)、《中英商业往来札记》(MiscellaneousNoticesRelatingtoChinaandourCommercialIntercoursewiththatCountry,1822)、《阿美士德使团记行》(NotesofProceedingsandOccurrencesduringtheBritishEmbassytoPekinin1816,1824)及《英中商务考察》2卷本(ObservationsonourChineseCommerce,1850)。此外他还从中文直接翻译了《大清律例》(TaTsingLeuLee,1810)和《异域录》(NarrativeoftheChineseEmbassytotheKhanoftheTourgouthTartars,1821)两部英文作品。小斯当东虽称不上著述等身,但他的代表性作品1810年《大清律例》英译本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他本人也因翻译此书而一跃成为西方最富盛名的汉学家。在近代中英交流史上第一代译者之中,他是声望最高的一位,他甚至被视作仅比他年幼一岁的英国第一位新教来华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的赞助人。小斯当东为《大清律例》英译本所撰写的长篇"译者"共计35页,全面展现了包括小斯当东在内的西方精英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法律的认识程度,是典型的"十九�

  • 标签: 《大清律例》 译者序 阿美士德 种痘奇书 商务考察 商业往来
  • 简介:全省法学会系统党建工作会议要求,要夯实组织建设基础,6月底前市县法学会所属研究会要全部建立党组织。各地、各单位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 标签:
  • 简介: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良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司法审判永远是社会正能量的守护者。近期,郑州医生电梯劝烟致老人瘁死案引起了社会大众及各界媒体的高度关注,尤其在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后,舆论此起彼伏。联想到近两年屡有面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疑问,从某种程度上说。

  • 标签: 公序良俗 老人 电梯 医生 郑州 社会公共利益
  • 简介:便携式强光干扰的像增强指印检测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该系统采用选通电子快门与激光脉冲同步控制像增强等技术,在脉冲激光激发指印发出荧光的同时,使具有选通功能的像增强管工作,按特定的时间截取荧光讯号加以放大利用,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环境光的干扰,使指印荧光的信噪比大大提高的效果。可以在≤50000勒克斯的强光干扰下提取潜在指印。该系统于1992年9月9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 标签: 像增强管 检测系统 选通 脉冲激光 技术鉴定 电子快门
  • 简介:这是一组闪光的数字:截至今年11月,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已审结案件8016件,同比增长37.5%,院领导人均结案608件,庭长人均结案2135件,法官个人最多结案484件,院庭长人均结案数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案件发改率、服判息诉率等质效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先进行列。今年,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表彰为“司法理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先进政法单位”。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响水县 江苏省 侧记 矛盾 理论宣传工作
  • 简介:<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信息技术发展并驾齐驱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这两大技术革命,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对自身存在奥秘与人际交流方式的科学探索之最新阶段。1990年起,首先在美国启动的“人类基

  • 标签: 公序良俗原则 扩大解释 技术专利 基因技术 人类社会 现代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