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的中美联盟风潮中,在清末舆论界,无论是革命派、立宪派还是清廷控制的报纸,多有主张。倡导与美国结盟的清末朝野人士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驻外公使、东北官员、其他官员、立宪派分子、革命派分子等,朝野上下合奏出了一曲结盟美国的强音。尽管主张中美联盟的呼声很高,仍然有反对的声音,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梁启超。与清末舆论界大力鼓吹中美联盟相似,美国也多有赞成结盟的倾向。日本国内舆论有相当强的反对之声,其政府在外交方面也有应对,主要体现在促动主张中美联盟的我国驻美公使伍廷芳离任、封杀《民报》及与美国签定协议三事上。中美联盟风潮之所以发生,与清末的危殆情形有关。就内在理路而言,作为中美联盟主张的支撑,以夷制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论及影响,中美结盟对清政府而言,重要的是政治意义。

  • 标签: 中美联盟 20世纪初 日本
  • 简介:美国是一个“移民性质”的国家,从早期的英国清教徒移民构建的北美殖民地,到建国以后成千上万的非美国本土人民移居美国足以佐证.大量人口的迁入在19末20形成了美国前所未有的移民高峰.伴随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美国农业人口也呈“向心性”向城市转移.大量“人流”在促进美国城市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整饬这些问题,美国城市进行了系列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 标签: 美国移民 社会问题)城市改革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将19末20美国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从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19末20美国妇女体育运动缓慢发展的历史原因,以期为研究今日美国妇女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依据.

  • 标签: 妇女体育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 史学 社会学
  • 简介:工业在新余经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如何选择和培育好工业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新余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2+3”,即以食品、医药工业为主导产业,以机械、化工、冶金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构想,或许可以成为21新余工业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产业 选择 培育
  • 简介:本文分析了科技进步对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阐述了此项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文章从科技角度论述了实现我国船舶工业世纪交替时期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讨论了我国船舶科技力量的优势和不足,对船舶科技工作今后若干年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看法;文章还对船舶工业组织专业化批生产、全国船舶行业统筹发展、重视造船各分支等与船舶科技密切有关的问题作了探讨.

  • 标签: 船舶工业 科技进步 探讨
  • 简介:河湟地区位于藏彝走廊与西北走廊交界地带,这里不同文化相互交汇,族群关系繁复多样。这一区域在族群互动中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生存秩序。本文试对21以来河湟地区族群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和评价。

  • 标签: 河湟地区 族群互动 生存秩序
  • 简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越关系几经起伏,可分为三个时期:20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友好、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非正常时期和90年代以来的正常化.期间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在21到来的时候,世界和地区局势不断发展变化,越南是中国重要的周边国家之一,我们展望一下中越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睦邻友好 合作双赢 21世纪初 中越关系
  • 简介:19末20是国际工人运动相对沉寂的时期。本文对这一时期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与特点进行回顾与分析,并试图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探询这一时期国际工人运动走向沉寂的动因。

  • 标签: 国际工人运动 工人阶级 修正主义
  • 简介:人们习惯于把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末(也即"新时期")的文学艺术,粗略划分为"前10年"与"后10年"两个阶段。在2002年去世的陈健秋,他最后22年的戏剧创作历程与"新时期"中国戏剧的发展轨迹亦大致相吻合。而经历了20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戏剧观念的变革和探索,应该说,进入90年代的他,所创作的作品显然在思想艺术上都比"前10年"更为深沉,更为成熟。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戏剧创作 陈健 20世纪8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 简介:摘要21的教育天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初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为此,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注重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相结合,构建学生感兴趣并且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和理解,使其在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悟生命,学会生存,从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 标签: 初中政治创新有效性
  • 简介:亚太业已形成的美、日、中、俄、东(盟)五极力量。在未来10至20年内将依然保持目前态势。美国仍是强极,其主导地位还会得到强化。中、日、俄三大力量均会有不同的加强与增长,其综合力量将相对均衡。东盟实力也将有所提高,但相比仍是弱极。

  • 标签: 亚太地区 国际关系 反霸权斗争 21世纪初期 军事联盟 政治格局
  • 简介:英国21青少年教育战略强调全员受教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卓越”与“共生”意识的指导下,该战略包含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该战略,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制订有所启示。

  • 标签: 青少年教育 教育战略 英国 基础教育
  • 简介:21,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这表现在认知和体制两方面。但学科发展仍有一些不足:研究对象需进一步明确;专业话语需进一步延展;学科概念和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陈述方式需进一步特殊;研究方法需进一步规范。要解决上述问题,需以下列途径为"抓手":领域拓展:通过跨学科研究实现教育社会学"知识增殖";旨趣担当:通过本土化研究实现教育社会学"走出国门";实践关怀:通过扎根教育改革土壤实现教育社会学"应用情怀";目标锁定:通过减少重复研究实现教育社会学"学科创新"。

  • 标签: 21世纪初 教育社会学 学科建设 原创性
  • 简介:19末20,俄国作为资本主义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其主要特征就是形成巨额的垄断资本,产生了垄断组织。煤炭业是垄断组织控制下最重要的行业,它所形成的垄断资本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俄国 煤炭工业 垄断资本
  • 简介:教师是知识分子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农民知识分子,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桥梁,在19末20俄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学历及出身、生存境遇和社会形象等是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1861年改革后入职乡村教师开始规范化,教师素质提高,并积极地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但是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不佳:工资低、工作和生活环境差、生活负担大,农民不理解教师,神甫视教师为竞争对手,政府不信任教师。这表明乡村教师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比农民的地位高,另一方面与其他知识分子群体相比其地位较低。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 乡村教师 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