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控方法。方法: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本院发生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事件共30例,分析其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有生物性因素(5.00%)、化学性因素(30.00%)、物理性因素(45.00%)、社会生理因素(20.00%)。结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有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及社会生理因素,应健全防护制度,落实监督机制,确保护理人员生命安全。

  • 标签: 综合医院 护理人员 职业病 危害因素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78例在职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研究组实施自我防护干预,对照组不实施,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同时比较他们的自我防护有关知识。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各项认知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毒感染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措施的落实,从而减少病毒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将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2019年12月-2021年6月出现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问题进行汇总,总结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结果: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以及生物性危害等是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对这些常见职业危害需要医院全面落实好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自我管理的力度。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较多,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需要落实与之对应的自我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以2016年1月至12月为对照阶段,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以2017年1月至12月为研究阶段,加强职业危害防护,明确职业危害类型,提出自我防护措施并加以施行。结果 研究阶段发生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所致职业危害及慢性劳损、不良心理状态等事件的例数均小于对照阶段,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面临诸多职业危害,需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优化工作环境,方能降低职业危害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CT诊断项目职业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分析。方法 总结既往医院CT诊断项目职业病发生因素,并对医院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并制定相应防护控制措施,同时于2021年8月与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大庆惠仁肿瘤医院 DiscoveryRT CT机及周围相关配套操作室与设备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以明确放射防护控制措施应用效果。结果 机房周围放射防护检测实测结果全部在验收要求范围内,CT机质量控制状态检测结果全部在评价标准内。结论 加强对医院CT诊断项目职业危害放射防护控制可确保工作安全性,避免并降低职业病的发生,使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得以保障,进而更好地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

  • 标签: CT诊断项目 职业病 危害 放射防护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2至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山东省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接触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小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4家,大型企业3家;工作场所苯和甲苯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二甲苯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最大值为24.23 mg/m3,超标率为11.0%(16/146);作业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值为10.60 mg/m3,超标率为11.0%(8/73);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CSTE最大值为0.879 mg/m3,超标率为9.2%(11/120),作业人员锰及其化合物CTWA最大值为0.175 mg/m3,超标率为5.7%(4/70);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CSTE最大值为230.00 mg/m3,超标率为3.9%(2/51),作业人员二甲苯CTWA最大值为70.40 mg/m3,超标率为3.6%(1/28)。4 775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中,疑似电焊工尘肺38人(0.80%),疑似锰中毒27人(0.57%),疑似低浓度苯及苯系物慢性中毒31人(0.65%)。中、小型企业作业人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30/1 048)和4.51%(51/1 132)。不同规模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喷漆作业岗位的二甲苯接触水平超标较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焊接及喷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暴露 汽车制造企业 电焊烟尘 锰及其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 检测
  • 简介:摘要:化工行业虽然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助力我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该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容易对员工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就是常说的职业危害职业卫生等。基于此,本文针对化工企业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病 危害 控制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职业危害,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抽选医院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共计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9月之间,试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职业危害因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后,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结果:对随机抽选的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分析后,存在环境空气污染、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以及生物性污染等职业危害;其中,环境空气污染43.40%(23/53)、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18.87%(10/53)、护理人员心理状况13.21%(7/53)、生物性污染22.64%(12/53)、其他危害1.88%(1/53);且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之间结果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方面的职业危害,医院需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医院手术室 护理工作 护理职业危害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根据换流站主要职业危害的特点、危险因素、噪声治理、触电、防火防控的原理,结合换流站建设、运维实例,提出换流站主要职业病防范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换流站 职业病 风险 换流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的效果,以及其对职业暴露危害性的影响。方法 在急诊医学科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出42例护理人员,根据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观察组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各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时间发生率以及发生职业暴露时局部紧急处理率。结果 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紧急处理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 职业暴露危害性 职业暴露防护行为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简称化工行业,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化工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中国化工行业总体已跻身世界前列,同时化工行业职业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众所周知,化工行业属危险性较高的行业,涉及到的有害物质种类众多,若防控不好,极易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害,化工企业职业病的问题威胁到了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化工行业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 标签: 化工企业 职业病 危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防护行为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于我院供应室内工作的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单纯接受了问卷调查纳为常规组,而其实施了防护措施培训再进行问卷调查的将其归纳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组在烫伤、利器刺伤、血液飞溅、高温环境、持证上岗等方面的职业危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防护行为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提升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防护意识,有必要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相应的培训知识,不断增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思与防护能力,使其可以顺利开展供应室工作。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管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行为
  • 简介:【摘要】电气焊是机械生产加工的主要工序之一。手工电焊主要是工人手工操作,工作中产生电、光、热及有害气体等,因而电焊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手工电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焰为热源,熔化焊件和焊接材料使之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助燃气体主要为氧气,可燃气体主要采用乙炔、液化石油气等。由于所用储存气体的气瓶为压力容器、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所以该方法是危险性较高的焊接方法之一。

  • 标签: 电气焊 危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静脉配置中心配置化疗药物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旨在正视化疗药物的危害,保障静脉配置中心医务人员的安全,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对于石油企业来讲,加强修井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十分重要,不但能够提升石油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保证修井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为此,相关人员需给予其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石油修井作业中充分发挥出,为我国石油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做铺垫。本文主要以石油修井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石油修井作业的主要风险为主要依据,从石油修井作业中的安全技术预防、石油修井作业中的安全管理预防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石油修井作业效率,保证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石油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石油修井作业 风险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将150名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护理人员见调查,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得分情况、不同特征护士职业认同得分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总得分为(105.52±18.10)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护龄、聘用方式、每月平均夜班数得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临床护士 职业认同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PIVAS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PIVAS护理人员6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全体人员的资料,掌握其工作的状态,对于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不同工龄、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尽相同的职业暴露发生率,p

  • 标签: PIVAS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 要:智慧课堂教学的一种主流方式,它具有灵活性、方便性、随机性、创新型的特征。构建智慧课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因素,学生学习因素,技术应用因素等。在对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智慧课堂教学创新革。

  • 标签: 职业教育 智慧课堂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