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抗梅毒疗法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只对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抗梅毒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早产、新生儿死亡及先天梅毒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早产及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 新生儿死亡率对比, 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采用规范化抗梅毒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

  • 标签: 规范化抗梅毒疗法 妊娠合并梅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开展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研究,将70例梅毒患者纳入研究,采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TP-DNA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TP-IgM检测。分析不同梅毒分期患者检出结果。结果 TP IgM与TP DNA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1%及84.3%。TP DNA及TP IgM检测在不同梅毒病理分期中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P IgM与TP DNA进行TP IgM抗体检测,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检出率,可对不同病理分期的疾病有效检出,利于提升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 标签: 梅毒 TP IgM
  • 简介:摘要:目的:妊娠期梅毒对围产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可能造成围产儿宫内死亡,即使围产儿能够顺利生产,其出现低体重儿、早产儿以及先天性梅毒儿的概率均较高。妊娠早期,梅毒体尚未传播至胎儿体内,经规范抗梅毒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而在妊娠晚期,采取强化治疗手段,对孕妇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宫内胎儿进行辅助的抗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本研究主要分析妊娠期梅毒患者抗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50例为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未实施抗梅毒治疗(n=25),观察组实施抗梅毒治疗(n=25),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梅毒患者采取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抗梅毒治疗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阅前提示抗艾计划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0年终结艾滋病”计划。其中.药物抗艾的一个最大和最新的变化是,药物可以让“治疗如同预防”的目标得以实现,预计这种方法能够将艾滋病毒感染率控制在0.1%。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 标签: 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 艾滋病毒 感染率 药物
  • 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疫苗的研究也进展迅速.DNA疫苗就是将重组的带有外源的抗原基因的质粒或病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相应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反应.DNA疫苗多价疫苗相对于一二代疫苗具有更加安全、稳定、可同时诱导广泛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及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等一系列优点.随着对DNA疫苗研究的不断进步,DNA疫苗在21世纪第三代疫苗免疫预防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DNA疫苗的进展与动态.

  • 标签: DNA疫苗 免疫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妊娠期梅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展开研究,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产前采用不规范抗梅毒治疗,实验组采用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34例,早产2例,流产3例,早产及流产1例,正常分娩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正常分娩26例,早产3例,流产5例,早产及流产6例,正常分娩率为65.00%。两组对比实验组妊娠结局明显较好。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来看,实验组36例中正常新生儿31例,先天性梅毒3例,新生儿窒息1例,极低体重1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29例中正常新生儿17例,先天性梅毒6例,新生儿窒息3例,极低体重3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1.38%,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抗梅毒治疗 妊娠期梅毒 妊娠预后
  • 简介:摘要梅毒树胶肿多因早期梅毒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引起,临床罕见,未经治疗者面临死亡风险。肝脏梅毒树胶肿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测常无特殊性。因梅毒树胶肿超强的"模仿"肿瘤的表现,极易产生误诊。本文报道的1例肝脏梅毒树胶肿合并脑梅毒树胶肿患者以肝占位的临床表现入院,经肝肿物穿刺病理活检最终确诊,经过针对梅毒的治疗后患者痊愈。虽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过程中仍应考虑该病可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TP-IgM)抗体在梅毒血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85例梅毒患者中病程1年以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且血清固定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P-IgM抗体。结果285例梅毒患者中,28例发生血清固定,经TP-IgM检测,阳性8例,阴性20例;28例血清固定患者中,17例二期梅毒患者TP-IgM抗体阳性5例,阴性12例;11例潜伏梅毒患者中TP-IgM抗体阳性3例,阴性8例;无一期梅毒。结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感染并活动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 标签: 血清固定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 免疫印迹法 RPR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梅毒中血清梅毒螺旋体 IgM型抗体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8.7~2019.8我院收治的 68例确诊为梅毒的患者为例,全部患者均进行 TP-DNA检测、 TP-IgM检测,比对两组两种检测方式阳性率、不同时期梅毒患者 TP-IgM检出率。结果: TP-IgM检测法阳性率高于 TP-DNA检测法,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05);采用 TP-IgM检测中二期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一期梅毒、三期梅毒,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在梅毒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清梅毒螺旋体 IgM型抗体检测,检测准确率较高,对二期梅毒患者检出效果更优。

  • 标签: 血清梅毒螺旋体 IgM型抗体 梅毒 鉴别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发生了多种变异,新冠肺炎引起的疫情已经扩散至全球。在目前所有应对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中,唯有新冠肺炎疫苗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新冠疫苗主要用于普通成年人的接种,老年对接种条件进行了限制,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也刚刚开始,未来具体的接种工作应该如何开展,目前还无法预料。本文主要探讨儿童常规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和儿童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有关的问题。

  • 标签: 儿童 常规疫苗 新冠疫苗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的80例梅毒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通过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研究组)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参照组)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Ⅰ期梅毒阳性的检出率与参照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时,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检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霉素螺旋体 血浆反应 诊断试验 梅毒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联合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Syphilis 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在梅毒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行收治87例梅毒患者,梅毒分期:I期34例,II期21例,III期15例,潜伏期17例。计算TPPA、RPR单独及联合诊断对不同时期梅毒诊断效能。结果 TPPA、RPR对梅毒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而联合检测对梅毒I期、II期、潜伏期及总检出率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联合RPR对梅毒早期诊断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婚前梅毒检查,了解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我院婚前医学检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参与婚前检查的检查者之中查出梅毒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检出早期梅毒的进行分析治疗,采用青霉素滴注的方法。并要求其在治疗后的1、3、6、9以及12个月后回院复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检测出早期梅毒的检查者有80例,约占总检查人数的4‰左右,其中男45例,女35例,婚前梅毒患者在检查者中占据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需引起注意,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转阴者高达64例,占80%,其余病例仍在回访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医学检验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孕前实行梅毒检测,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减少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有效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对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实现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婚前检查 梅毒患者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