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没有出现不良症状;结论为了尽量减少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现象,需要加强认识早起梅毒皮肤损害的程度以及各种表现特征。

  • 标签: 早期梅毒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梅毒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必须慎重,诊断依据要充分。神经梅毒的诊断依据为先天或后天梅毒感染史。有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阿-罗瞳孔等。血清和脑脊液梅毒特异性试验阳性。综合分析,方可确诊。

  • 标签: 神经梅毒 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其中大部分地区纳入计划免疫的甲肝疫苗是减毒活疫苗,然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的是甲肝灭活疫苗。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对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进行比较,认为甲肝灭活疫苗在安全性,保护期,产生抗体时间,适用于应急接种,可与其他疫苗一起使用等方面优于减毒活疫苗,并且,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一针免疫程序效果欠佳,需要加强免疫。

  • 标签: 甲肝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2012年7月,我科共收治妊娠合并梅毒患者2例,其中一例为入院前确诊,另一例为入院后确诊。所采取的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一例,剖宫产一例。通过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产程中严密的监测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并对母婴予以青霉素治疗,母婴康复出院。

  • 标签: 梅毒 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梅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普遍存在的性病之一,它主要是由梅毒螺旋体亚种(TP)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快速、灵敏和特异性高的梅毒检测方法在不断的完善中。本文从血清检测方法、病原体直接检测方法及PCR检测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梅毒检测方法的进展,并且侧重对PCR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

  • 标签:
  • 简介:梅毒是人类目前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病程复杂,可威胁全身各个器官,危害性极大。同时由于梅毒不能在体外培养,严重限制了梅毒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症状病人的准确检测,明确其传染性和致病性程度在梅毒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应用于梅毒实验室检测的暗视野显微镜检(Darkfield)、基于反应素的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动聚焦显微镜(Focus-floatingmicroscopy,FFM)等最新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各种检测方法在发病的不同时期敏感性,综合分析影响检测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以FFM为基础的梅毒综合检测流程。为梅毒的早期诊断,准确诊断以及梅毒的分期检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梅毒 检测 敏感性 动聚焦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妊娠梅毒检测筛查方法。方法通过对900例孕妇血清进行测试,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性分析,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3种方法。结果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灵敏度分别是55.5%、88.8%、100%;特异性分别是99.4%、99.8%、100%。结论ELISA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标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广泛的应用与妊娠梅毒早期测定。TRUST检测滴度,可广泛应用于妊娠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的监测。

  • 标签: 妊娠妇女 梅毒 筛查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妊娠梅毒规范检查及治疗孕周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日-2012年4月31日来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筛查确诊时间、产前检查情况及是否进行规范化治疗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于孕前及孕早期诊断,定期产检和规范化治疗的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极低,孕中晚期诊断未进行规范性治疗的妊娠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对妊娠梅毒及早筛查,及早诊断,规范检查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和先天梅毒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梅毒 妊娠结局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疫苗查漏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接种率95%的指标,评价疫苗接种质量,研究并制定对策,探索和建立新的、更有活力的管理机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相关政策,推动全县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根据《2010年甘肃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方案》,按照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每年随机抽取全县各乡镇30个行政村360名接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通过2010年、2011年两年接种率调查发现我县两年接种率分别为基础免疫为94.10%,97.32%;加强免疫为83.36%,79.68%。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指标95%的要求。说明我县还有部分漏种儿童,未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结论解决疫苗漏种问题不是复杂的难题。而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共同努力,统筹安排的社会管理工作。通过疫苗的接种,探索出计免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疫苗漏种 原因 分析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烟民可以注射“吸烟疫苗”,对尼古丁产生免疫力。隶属康奈尔大学的韦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他们为老鼠注射一种针剂,里面含有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这种病毒能把肝脏变成一个源源不断制造尼古丁抗体的“工厂”。

  • 标签: 注射 疫苗 吸烟 美国 戒烟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用TRUST、TPELISA、RPR方法对我院500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结果500份血清标本中,TRUST法检测结果28例阳性,阳性率为5.6%,TP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3例,阳性率为16.6%,RP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增加阳性率,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更有利于血液质量安全。

  • 标签: 梅毒 TRUST ELISA TPPA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诊断二期梅毒的准确性。方法报告4例二期梅毒误诊病例。结果二期梅毒皮损多种多样,可有斑疹、丘疹、脓疱疹、斑块、结节等,容易与其他皮肤、生殖器疾病相混淆。结论二期梅毒误诊率高,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详细询问病史、性生活史、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 标签: 二期梅毒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将2004年10月-2007年10月确诊的24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24例中早产儿14例,足月儿10例;皮疹5例,病理性黄疸8例,肝脾肿大2例,消化道出血2例,肺炎3例;X线上肢长骨摄片24例发现2例有明显的骨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贫血10例,血小板减少2例。结论先天性梅毒以皮疹、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早产及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梅毒血清过筛试验及抗体滴度的测定是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

  • 标签: 新生儿梅毒 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梅毒血清学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为提高二期梅毒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06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单位进行治疗的二期梅毒患者100例,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分析患者资料发现,二期梅毒患者男性居多,年龄集中于22-40岁之间,且以个体经商者居多;比较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和掌跖部斑疹、丘疹,以及肛周会阴扁平湿疣;采取治疗后,1周后内皮损消退21例,2周消退24例,3周消退15例,治疗后三个月进行RPR复查,55例转阴,41例滴度下降,4例无变化。结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使得诊断工作困难化,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应该结合系统的身体检查与基础资料进行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减少患者病痛。

  • 标签: 二期梅毒 临床特点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