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death-1/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1/PD-L1)的免疫治疗是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卡瑞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高亲和力IgG4-kappa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单克隆抗体。随着近年来卡瑞利珠单抗应用的大幅增加,其副作用,包括牙龈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发生也有所增加。 有研究表明卡瑞利珠单抗可通过激活HIF-1a/VEGF信号通路引起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但发生于口腔黏膜和消化道黏膜的比较少见。在此,我们报告一例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于口腔黏膜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病例,并就其发生机制、治疗、预防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抗pd -1抗体 口腔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对其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含漱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出现的时间,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的时间比较,观察组在放射治疗(20.85±4.48)d出现,对照组出现在放射治疗(16.25±3.74)d,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新液 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病患者采用口腔药膜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患有口腔黏膜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例。采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口腔药膜方法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显效率为 80.00%,对照组为 40.00%,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00%,对照组为 60.00%,试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P<0.05)。分别对患者给予不同方法实施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复发 2例,占 4.00%,对照组患者复发 16例,占 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口腔黏膜病患者采用口腔药膜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人数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黏膜病 口腔药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接受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实验组则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发现(P<0.05),二者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并能够减少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 黏膜急性放射反应
  • 简介:摘要急性胃粘膜病变也称急性胃炎、糜烂出血性胃炎、是病人遭受各种严重创伤或身患危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下,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发生急性浅表性胃炎。现就急性黏膜病变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胃黏膜病变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中清热解毒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到2019年5月来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对象为因放射所导致的急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共有90人,按照统计学方法来开展分组并应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方法的为对照组,采用清热解毒法的为研究所,然后从治疗有效率、唾液腺损伤情况、口腔pH值、疼痛程度等几方面来对比两种模式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唾液腺损伤I度和IV人数有11人和5人,口腔pH(5.89±0.33)、VAS评分(1.53±0.22),口腔炎缓解时间为(6.79±1.67)d;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I度和IV人数有6人和10人,口腔pH(6.57±0.28)、VAS评分(3.85±0.54),口腔炎缓解时间为(10.58±2.18)d,前一组的指标优势明显,P<0.05。结论:清热解毒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非常强,能够加快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恢复速度,保护唾液腺功能,提升口腔免疫能力,降低疼痛程度,推广应用价值极大。

  • 标签: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清热解毒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6.2-2017.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包括一般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前组实行普通护理措施,后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其出现放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及满意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处于0、1、2、3、4级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8%)、(60%)、(20%)、(12%);治疗组分别为(8%)、(60%)、(20%)、(12%)、(0%)。一般组患者2级、3级、4级例数所占百分高于治疗组,P<0.05,但3级结果两组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0级、1级患者高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满意指标评分均较低,治疗组较高,P<0.05。一般组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较低,治疗组较高,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接受临床放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反应程度较轻者例数较多,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等宣教工作,对其做好出院指导及相关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改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放疗104例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2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模式,并对其护理后的口腔黏膜情况、各症状评分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口腔黏膜损伤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23%)高于常规组(73.08%)(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进行完放疗后,给予全方位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且对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着显著的作用,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口腔黏膜反应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36例鼻咽癌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选择基础的护理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18全方位护理的18例患者为观察组,待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分析口腔黏膜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口腔黏膜0度比例分别为77.78%和33.33%,而护理满意度进行计算后为100%和66.67%,数据间进行比对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模式后能够缓解口腔黏膜反应,同时可将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提升。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将综合式护理干预应用实践于头颈部肿瘤放疗者中对其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功效。方法 :本研究择取 2017年 7月 -2018年 6月于我院以放疗为疾控策略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者 10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工具平分,获得等量( 50例)综合式护理组与普通式护理组,对上述两组头颈部肿瘤研究样本接受差异化防护后在口腔黏膜炎发生比例与护理满意率的差异度施行比较分析。 结果:综合式护理组干预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比例显著较普通式护理组为低,护理满意率显著较普通式护理组为高,( P < 0.05)。 结论 :将综合式护理干预应用实践于头颈部肿瘤放疗者之中,具备可靠的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降低功效与护理满意率提升功效。

  • 标签: 综合式护理 头颈部肿瘤 化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 收治鼻咽癌患者 60 例,分为一般性护理组(对照组)、早期预防组(研究组),各 30 例,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 结果: 经对比研究,研究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早期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帮助鼻咽癌患者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性 口腔黏膜反应 早期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鼻咽癌患者的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0级、1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2级、3级、4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咽癌患者的与人和善交流、遵医行为良好以及心态平衡等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颇为理想。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鼻咽癌患者 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21例(91.3%);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17例(73.9%);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可极大地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甚至癌变;对于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则需根据病患的客观病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口腔黏膜 白斑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黏膜病变是口腔内科的重要领域,其准确的诊断对于正确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口腔黏膜病变的诊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病因的复杂性以及与其他口腔疾病的相似性。本文回顾了口腔黏膜病变诊断的现状,并探讨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现阶段口腔黏膜病的诊断:口腔黏膜病变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各种形态、组织学及临床表现的异常改变 。它们可以是炎症性病变、免疫相关病变、感染性病变或肿瘤性病变。由于口腔黏膜病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口腔黏膜病变的诊断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病史采集、临床观察、口腔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口腔黏膜病变的诊断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工具和方法。临床观察和病史采集是最基本的步骤,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口腔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肉眼观察和触诊来评估病变的外观、颜色、质地等特征。结论此外,组织活检、刷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学检查和影像学等方法也常用于确诊和鉴别诊断。

  • 标签: 口腔粘膜病变 炎症性病变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口腔黏膜表面麻醉及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年 1 月的 60 例口腔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提卡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药方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在使用相应的麻醉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 p< 0.05),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采用中药药方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麻醉,可减少麻醉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且具有损伤小、经济负担少的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药 口腔黏膜 表面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策略在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我院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对研究组患者提供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对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为其提供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口腔黏膜炎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