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从上世纪50年代起.虽然中国金鱼出口已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但目前仍处于中低水平,笔者近来详细研究了相关资料.反复致细地分析部分中国金鱼出口企业的情况.最近又接到了US(美国的简称)东部进口商的电话,他们对中国金鱼的出口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井对需要什么品质的中国金鱼提出了要求。

  • 标签: 中国金鱼 出口贸易 出口企业 进口商 实质性
  • 简介:90年代初,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对虾业养殖因病害的侵扰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1995年开始罗氏沼虾的养殖亦受到了各种病害的侵袭,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如今因虾病多,导致单产大幅度下降,影响了养虾的经济效益,严重挫伤了广大虾农养虾的积极

  • 标签: 虾病防治 罗氏沼虾 高锰酸钾 对策 生态防治 亲虾
  • 简介:合肥长风集团是安徽省农业龙头企业.年生产销售饲料30余万吨,出栏生猪7万头,其中种猪1万头。笔者负责技术管理部门,由于产品研发及公司服务营销战略的需要,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对65个规模化猪场(在安徽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的猪场便被行业主管部门、养猪同行默认为“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研和服务,笔者感觉一些养猪新技术在宣传、学习和应用中存在一些误区,脱离安徽实际,片面强调过程,而忽略效果。在此把一些脱离安徽实际的误区提出来,与养猪同行探讨。

  • 标签: 规模化养猪 安徽 规模化猪场 行业主管部门 生产销售 龙头企业
  • 简介:由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委托广西水产研究所完成申报材料的广西凌云洞穴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于2007年9月18日在南宁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主持的自治区级评审。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建设项目 洞穴鱼类 自治区 区级 评审
  • 简介:<正>2014年,信阳市共有8个县区实施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完成项目资金230万元。信阳市以此项目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夯实人才基础,开展技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共建立8个水产科技示范基地,选聘省市县专家24名、技术指导员64名,培育指导科技示范户213户,辐射带动2170个渔户。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信阳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步伐,促进了水产技术推

  • 标签: 水产技术推广 项目实施 技术体系建设 技术指导员 人才基础 渔业生产
  • 简介:三月二十六日,国家发改委“新农村建设调研组”一行6人专程来到荣昌,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他们还到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西部饲料兽药市场考察,对市场”推动地方畜牧业发展,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思路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对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给予了关注和支持,先后给予了西部饲料兽药市场信息系统建设250万元国债资金资助。

  • 标签: 市场调研 农村建设 兽药市场 饲料 西部 畜牧业发展
  • 简介:潮阳是广东省沿海重要的渔业县(区)之一,从事海洋与渔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海洋与渔业生产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2003年渔业产量75000t,产值4.5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5.18%和31%。

  • 标签: 基础建设 资源保护 生态资源 潮阳县 海洋渔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顺德市有池塘31.13万亩,是广东省塘鱼主产区和出口基地之一,养鱼历史比较悠久,种苗生产在水产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1958年以前,顺德市和全国各地的塘鱼主产区一样,养殖所需的种苗仅靠江河捕捞的鱼花经人工培育解决,江河中种苗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受天气、渔汛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水产生产的发展。

  • 标签: 塘鱼 水产 种苗生产 人工培育 养鱼 捕捞
  • 简介:鲟鱼业是我国新兴的渔业产业,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鲟鱼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也存在诸如鲟鱼资源、疾病防治、苗种质量、养殖技术等许多问题,为我国鲟鱼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本人就鲟鱼业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提点粗浅看法,与广大同仁探讨。

  • 标签: 可持续发展问题 鱼业 产品结构调整 渔业生产 渔业产业
  • 简介:史氏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认为是“活化石”,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水域均有分布。它身体细长呈细纺锤形,裸露无鳞,背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鱼骨板带有尖棘,为软骨硬鳞鱼。其身体背部棕灰色或褐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腹部均为白色。史氏鲟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集观赏、美食于一体,可在鱼池及其他人工水环境中正常摄食生长。其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由于捕捞过度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其自然资源量极度下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省开展了史氏鲟人工放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加快史氏鲟资源增殖步伐,提高放流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标签: 人工培育 放流工作 史氏鲟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洄游性鱼类 I级保护动物
  • 简介:达氏鳇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认为是“活化石”,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水域均有分布。它身体细长呈细纺锤形,裸露无鳞,背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鱼骨板带有尖棘,为软骨硬鳞鱼。其身体背部棕灰色或褐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腹部均为白色。

  • 标签: 达氏鳇 人工驯养 洄游性鱼类 放流 脊椎动物 乌苏里江
  • 简介:广东省自1958年取得海水珍珠养殖试验成功以来,其生产规模逐年壮大,尤其是近十年,发展迅猛,已成了沿海渔民发财致富和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但由于管理和技术等原因,使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海水珍珠的声誉。现将广东省海水珍珠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扼要论述如下。

  • 标签: 广东 海水珍珠养殖 生产现状 马氏珍珠贝 品种改良 技术培训
  • 简介:简述了我国鲟鱼发展现状,着重从苗种来源、商品鱼规格、产业技术创新和加工业发展4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鲟鱼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 标签: 鲟鱼 主要问题 措施
  • 简介:六畜以猪为首.大多数农民种粮以外的主要副业是养猪。在我县的边远山区还存在着“养猪不赚钱.只为过个年”的落后观念.而传统型的养猪生产方式.没有很好的接受科学养猪技术,饲养粗放,使农村中所喂养的母猪大多都存在着猪配种过早、饲料使用不当、生殖器官疾病等.导致母猪久配不孕、流产、死胎及无乳少乳等症状,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走访.在我县农村中饲养的母猪也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的一定的处理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农村饲养 母猪 养猪技术 生殖器官疾病 生产方式 边远山区
  • 简介:在鲟鳇鱼鱼苗的培育过程中,鱼苗死亡的时间大部分发生在开口前后,据初步统计,其死亡数量占总死亡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当鲟鳇鱼鱼苗成功开口后,其死亡率急剧下降。因此,鲟鳇鱼鱼苗在开口前后这段时间如何避免死亡,就成为了鲟鳇鱼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 标签: 鱼苗成活率 鲟鳇鱼 死亡数 死亡率 时间 育成
  • 简介:猪瘟(Hog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A类烈性传染病。因其致死率高、危害严重而受到各养猪国家的关注。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并提出当前应采取以免疫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本文就当前国内猪瘟流行(发病)特点,疫苗现状及防制对策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猪瘟病毒 流行特点 防制工作 烈性传染病 防制措施 免疫接种
  • 简介:汝南县地处豫南淮北平原,横跨汝河两岸,由于宿鸭湖水库的修建及对汝河的多次裁弯取直,使县境内形成汝河故道15处,全长77公里,共有故河道水面5385亩,现已成为全县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一、故河道渔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汝南县故河道水深稳定、水质肥壮、饵料丰富,适合发展渔业生产。近年来,利用故河道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渔业,使5000余亩故河道水面大部分得到利用和开发,平均单产达150公斤,最高单产已突破1000公斤,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沿岸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为全县渔业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落后,整体养殖水平仍然很低,特别是由于污染、技术、资

  • 标签: 河南汝南县 故河道 渔业生产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 简介:在选择鱼类颗粒饲料配方时,首先要考虑到养殖鱼类的食性和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其次,要了解各种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及其相互平衡和这些营养成分的可消化性。还要了解饲料原料的来源。若配制的饲料营养成分不全或不符合鱼类营养的需要,鱼类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如果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过多或难以消化,就会造成饲料浪费,增大饲料成本,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选配鱼类颗粒饲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多种饲料原料的配合各种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性,营养价值也不相同。就蛋白质含量而言,动物性饲料原料较植物性饲料原料为高。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饼粕类比糠麸类蛋白质含量高。每一种原料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都不可能满足鱼类对营养的需求,而只是某一种或某一部分营养可以满足鱼

  • 标签: 鱼类颗粒饲料 饲料原料 配合
  • 简介:稀有闭壳龟类的养殖是当前龟类养殖中的热点,但闭壳龟类的养殖应该算是刚起步,至今仍有某些种类尚无人工繁殖的先例,在饲养技术、繁殖手段等问题上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如果盲目养殖可能会面临大量死亡的局面,非但不能拯救数量稀少的闭壳龟类,反而加剧了它们的衰亡,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中国农学会、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先生提醒闭壳龟的养殖场户,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 标签: 闭壳龟类 养殖场户 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持续健康发展 人工繁殖 中国农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