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桂醇硬化治疗小儿淋巴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 例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 例总有效率为 91.7%,其中完全缓解32例(67.7%);明显缓解 6 例(12.5%);部分缓解 6 例(12.5%);无效 4 例 ( 8.3% ) 。注射后有 8 例(16.7%)患儿出现发热,体温均低于 38.5℃,经物理降温后自行退热;4 例(8.3%)局部出现不同程度肿痛,注射后 1 ~ 3d 肿痛自行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小儿大囊型淋巴管瘤疗效确切,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淋巴管瘤 聚桂醇 超声引导 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D-二体及凝血指标联合检验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确诊患者4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孕妇4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和D-二体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及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D-二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上述五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D-二体及凝血指标水平会明显异于健康孕妇,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病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D-二体及凝血指标联合检验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确诊患者4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孕妇4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和D-二体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及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D-二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上述五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D-二体及凝血指标水平会明显异于健康孕妇,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病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跌倒 /坠风险管理流程在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 1 年内收治的 100 例 老年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0 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 50 例,使用 跌倒/坠风险管理 护理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 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 跌倒/坠风险管理 可降低护理过程中 跌倒/坠 风险事件发生率 ,有较高应用价值 。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跌倒、坠发生率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首先了解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出现跌倒、坠患者的发生率,并分析患者出现跌倒和坠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来降低坠率和跌倒率,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采用品管圈的管理,观察这阶段患者跌倒和坠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患者跌到率为0.554‰,坠率为4.31‰,在品管圈活动之后,跌到率为0.056‰,坠率为0.056‰,通过品管圈的活动实施后,跌倒率和坠率都得到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降低跌倒和坠的发生率,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品管圈活动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时的最佳抗凝方法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高危出血倾向的、需要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抗凝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实行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B组实行低分子肝素法抗凝;C组在B组的抗凝法基础上每6~8h进行一次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对比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患者更换滤器的次数和每次治疗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中患者出现体外循环凝血、出血的发生率C组优于B组和A组,从整体对比可知,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A组(P

  • 标签: []高危出血倾向 持续血液净化 抗凝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旁超声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护理 。方法:整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旁超声监测,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分析各组效果。结果:平均监测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验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床旁超声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配血输血反应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凝胺法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输血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联合方式,对照组采用凝胺法,对比数据差异。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阳性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更高,输血不良反应明显更少,P<0.05。结论:预防配血输血反应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凝胺法,效果理想。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配血 预防 输血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婴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以及母婴喂养成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2021年2月-2023年1月,从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72例,随机分2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母婴旁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和母婴喂养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77.78%,P<0.05;试验组母婴喂养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6.11%,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母婴旁护理能够促进母婴喂养成功,提高护理质量,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值得推荐。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满意度 母婴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在治疗中,实行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2年2月份至2022年12月份接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治疗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阿奇霉素治疗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小板、D二体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研讨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行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血小板、D二体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在治疗中实行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患者血小板、D二体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值得运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血小板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入院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中的D-二体和血清肿瘤标记物(主要检测CEA、CA199、CA724水平)并予以观察组患者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综合分析D二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EA、CA199、CA724以及D-二体水平明显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二体高水平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因素。结论血浆D二体和肿瘤标志物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情况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本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D-二聚体 肿瘤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的应用是抗癌治疗的一个有效发展方向。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是将适合的聚合物载体、生物可降解的连接体以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癌药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型抗癌药物的发展方向。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PG-PTX),将传统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谷氨酸接连起来,是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中极具代表性的药物。PG-PTX偶合物能够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活性,增强紫杉醇治疗的安全性和效能,以及改善单独应用紫杉醇引起的不良药动学特性等。因此,PG-PTX偶合物的应用对于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采取凝血四项、D-二体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入组观察组,另选取骨折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入组对比组,均结合血凝四项、D-二体检测,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D-二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D-二体水平、纤维蛋白原相比于对比组更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相比对比组较短,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实施血凝四项、D-二体检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骨折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临产孕妇行凝血三项、D-二体及血常规检验的具体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100例临产孕妇(研究组)以及同期未妊娠的健康女性100例(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凝血三项、D-二体、血常规检验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 血常规检测、凝血三项检测、D-D检测后统计两组综合指标,研究组与参照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临产孕妇以及健康无妊娠的女性进行血常规检测、凝血三项检测、D-D检测,可见检测结果可对产妇妊娠期相关疾病起到积极预防的作用,能够对凝血功能、妊娠结局、静脉血栓风险等进行评估,应用价值较高,建议临产孕妇及时进行检测。

  • 标签: 凝血三项 D-二聚体 血常规检验 临产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采用母婴旁护理后对自我护理能力及对加强产妇分娩后恢复效果的作用。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5月,抽取65例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开展本次研究,回顾临床资料,以是否开展母婴旁护理作为分组标准,将65例产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32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33例观察组产妇增加母婴旁护理,对比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采用母婴旁护理后,既能提升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又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初产妇 母婴床旁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母婴旁护理的问题,通过实施母婴旁护理可以得出产妇对医院产科护理满意度,同时在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是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将在我院产科进行生产的100例产妇为研究的对象,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100位产妇分为实验组(50人)和常规组(50人),并且分配的方式是随机的。对常规组(50人)的产妇实施封闭式常规护理,对实验组(50人)的产妇实施母婴旁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住院记录进行对比,将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50人)的产妇在第1-3d的母乳有效吸吮次数方面明显的高于常规组(50人)的产妇,并且常规组(50人)产妇出现的吸吮障碍率为42%,而实验组(50人)的产妇未出现吸吮障碍,吸吮障碍率为0。此外,实验组(50人)的产妇在产科护理满意度方面(92%)要远高于常规组(50人)产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本课题为研究线上+加旁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骨科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讨论分析。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骨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人,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在观察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线上+旁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习成果。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

  • 标签: 线上+床旁混合式教学模式 骨科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旁护理对提升产科护理患者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母婴旁护理和传统护理方式对患者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以评估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产科接受护理的10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母婴旁护理模式,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满意度评价问卷得分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在产科护理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她们的满意度评分更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产后并发症更少,新生儿体重增长更好。结论:母婴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对提升产妇患者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显著效果。采用母婴旁护理模式能够加强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亲子互动,促进母乳喂养的开展和成功,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产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满意度 母乳喂养成功率 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体检测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8~2022.8就诊于我院的下肢骨折患者90例,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析,45例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体检测进行诊断的患者分入试验组,4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比和观察诊断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误诊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