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侧脑室内脑膜瘤发病率较低.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术前诊断率和手术全切率不断提高.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自1992年至今的14例侧脑室内脑膜瘤,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标签: 侧脑室 脑膜瘤 诊断 显微外科
  • 简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神经外科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你知道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有时候疼痛会像电击一样突然袭来,让人痛不欲生。但是别担心,神经外科医生可以帮助你缓解这种痛苦。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标签: 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
  • 简介: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hamartoma)较为罕见,是引起幼儿中枢性性早熟和/或痴笑性癫痫的原因之一。现报道1例由鞍区向鞍内发展错构瘤并导致中枢性性早熟,先后经X-刀、药物及经蝶手术治疗获得成功。

  • 标签: 错构瘤 性早熟 脑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总结62例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行经纵裂胼胝体后部入路6例,侧脑室后部入路3例,枕部小脑幕入路42例,幕下小脑上入路10例,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2例(83.9%),次全切除8例(12.9%),活检2例(3.2%).手术后辅助放疗33例,脑脊液分流2例.术后恢复良好55例(88.7%),学习工作能力差6例(9.7%),死亡1例(1.6%);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6.5%).结论松果体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亦可通过手术切除治愈或提高辅助治疗效果.合理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熟练掌握颅底显微解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松果体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全切(Simpon分级Ⅰ、Ⅱ级)24例,次全切(Simpon分级Ⅳ级)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2例。手术死亡1例。术前有视力下降的26例患者中,术后早期视力改善20例,无变化4例,恶化2例。术后随访3~38个月,2例术中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8个月时行颅骨缺损修补术;24例肿瘤全切病例中,3例患者有肿瘤复发,2例行二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3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位置深在,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但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脑膜瘤 鞍结节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精神外科治疗癫痫是我国目前治疗除药物治疗外的唯一手段.对一些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癫痫有明显效果.方法口服C-P首剂50mg/日,丙戊酸钠0.2,2次/日给予氟哌啶醇10mg,2次/日肌注.治疗5天后,情绪稳定精神,主动接触,偶有攻击行为,无抽搐发作.会诊认为:(1)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2)癫痫所致人格改变(病人在意识清晰下出现伤人,勒索行为,因人格改变不计后果凶狠,残暴,自控能力下降,近2年)在病室内屡发冲动,伤害他患,为避免出现意外建议行外科治疗.外科会诊,认为左侧颞叶及局限性白质损伤,经立体定向左侧颞叶切除术,局限性白质切断术.结果外科手术成功,3天后病人意识清晰,言语流利,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无冲动行为故转回精神科继续治疗,经1个月口服药物治疗后,病人情绪平稳,无冲动伤人行为,主动于他人接触,故出院,回家治疗,随访1年,无抽搐发作,无攻击行为,情绪稳定,未发生意外,疗效显著.结论癫痫是由于大脑细胞异常过度放电,而引起的一过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癫痫性精神障碍发作类型很多,此病人有情绪变化,及人格改变,故出现伤人行为,病灶很难发现,大多与大脑优势半球颞叶有关,控制不良可能与杏仁核异常放电有关,此病人经多次脑电及MRI确认左侧颞叶及局限性白质损伤,故行左侧颞叶切除术及局限性白质切断术后病情明显得以控制,随访1年,未出现异常改变.可以证明外科治疗伴有人格改变的癫痫是可行治疗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癫痫性精神障碍都可以行外科手术.

  • 标签: 精神外科 治疗 难治性癫痫性精神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颞叶低级别肿瘤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7例颞叶低级别肿瘤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切除策略及术后疗效。结果全组病变部位分布于颞叶外侧、颞叶内侧、颞叶底面、颞后等各个区域,少数累及到颞叶以外脑区。发作首发症状分别为精神体验先兆、植物神经先兆、视幻觉、愣神、失语、自动运动、复杂运动甚至全面性强直发作等。27例中,病变手术全切除5例,扩大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全组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作控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仅1例次全切除者为EngelⅡ级,其余26例(96.3%)均为EngelⅠ级。结论颞叶低级别肿瘤并顽固性癫痫视病变部位及所累及致痫网络的不同而发作首症状表现各异;对颞叶低级别肿瘤并顽固性癫痫,应行严谨的术前评估致痫区与肿瘤的关系,周密设计切除计划,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全切肿瘤以及充分切除致痫区,必要时结合神经导航、术中唤醒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或颅内电极等技术;手术后发作控制效果佳。

  • 标签: 脑肿瘤 颞叶癫痫 颅内电极 导航
  • 简介: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Arnold—Chiari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患者18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出院时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156例,无变化29例,无症状恶化和死亡病例。随访147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110例,症状无变化26例,症状恶化11例:95例行MRI复查,其中枕大池解剖成形者82例,脊髓空洞明显缩小79例。结论后颅窝减压+硬膜成形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是治疗Arnold-Chiari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三叉神经痛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缺乏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比较目前诸多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经过长期随访和对照研究后认为,对一般状况较好,年龄不大的病人首选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老年人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愿意接受面部感觉减退的病人选择经皮射频热凝术.微血管减压或射频热凝术后复发者可再次行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和甘油注射治疗已少用或弃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 外科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方法 射频热凝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由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一期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出现面瘫1例;脑脊液鼻漏3例,再次手术修补1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60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好转,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尤其是伴有明显的颈部扩展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区 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良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9%-2.1%,生长部位以颅后窝居多,占颅后窝肿瘤的7.3%。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较囊性少见,约占全部血管母细胞瘤的22.3%。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实质性脑瘤 颅后窝 显微外科
  • 简介:室管膜瘤是儿童常见的肿瘤之一,第四脑室是最常见的肿瘤部位。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因手术易伤及颅内重要结构,手术死亡率高,特别是对源于第四脑室底的室管膜瘤,手术全切十分困难。我们从1994年1月~1997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源于第四脑底的儿童室管膜瘤26例,为探讨其显微手术的全切率及安全性,现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显微外科 儿童 室管膜瘤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前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8例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诊治过程的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诊断、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8例。17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全切10例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可靠的方法,能否全切与术前评估、术者经验及显微操作技术等有关;放射治疗有效。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60%,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患者预后差[1].我院自1999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49例,均施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本文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显微外科 手术方法 意识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对13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例均获得全切。术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1例,同术前1例,加重1例。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应积极行显微手术治疗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延髓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单纯神经切断术及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4例。随访50例,时间平均2.6年。4例部分缓解病人中,3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原发单纯性舌咽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少见的难治性疼痛疾病之一,采用单纯神经切断术或微血管减压复合式手术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舌咽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切断术
  • 简介: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病例共45例,本文就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临床分析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判断分为内听孔前型31例,内听孔后型17例,大型联合型28例。73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使用颞下入路,1例使用翼点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随访1~10年,术后新增神经症状15例,其余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复查头颅MRI,复发3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扩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满足绝大多数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的需要;颅神经、岩静脉及重要动脉的保护和处理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膜瘤 桥小脑角区 手术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1],约有15%~20%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由于颅外颈内动脉狭窄导致[2]。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和支架置入术(percutanc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stenting,PTAS)均存在再狭窄的并发症,本文就其再狭窄的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术后再狭窄 外科治疗 颈动脉狭窄 基因 颅外颈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专科相继成立并逐步开展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手术.术后癫痫的发生逐渐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虽然国外一些机构已出版了对重型颅脑外伤后癫痫预防的一些指南.但是.我国各地对脑外伤后和术后癫痫的处理仍很混乱。鉴于此,在国内神经外科同道的支持和关心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等单位牵头,组织全国数十家三级和二级医院神经外科,先后完成两个关于术后癫痫预防及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标签: 外科围手术期 外伤后癫痫 神经外科 治疗指南 预防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