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Ⅲ型前列前列按摩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10、Il-4水平变化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分类方法诊断Ⅲ型前列炎共76例。ⅢA型前列炎47例,ⅢB型前列炎29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慢性前列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评估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列液(EPS)中IFN-γ、IL-10、IL-4水平,分析各细胞因子变化和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ⅢA、ⅢB型前列炎两组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10、IL-4均和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IL-10起主要相关;IFN-γ、IL-10、IL-4均和排尿症状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Ⅲ型前列炎EPS中IFN-γ、IL-10、IL-4水平和疼痛症状有关,其中IL-10可能起主要作用;但IFN-γ、IL-10、IL-4和排尿症状无相关。

  • 标签: 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 IFN-Γ IL-4 IL-10
  • 简介:叶的验证绿激光前列汽化(PVP)可以降低治疗前列癌导致的下尿路梗阻过程中前列癌细胞播散入血液循环的危险性。方珐4例前列癌患者和22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因患有下尿路梗阻接受PVP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取静脉血,用反转录PCR技术探测患者血液中的前列特异抗原(PSA)mRNA,以间接探测术后血液中是否有来自前列的上皮细胞。培秉PVP治疗前列癌导致的下尿路梗阻过程中由于前列血管得到较好封闭,没有前列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结论应用PVP治疗前列癌不会导致前列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 标签: 激光治疗 前列腺癌 转移
  • 简介:一、理论基础1,“瘀浊阻滞”的中医病机慢性前列炎的病机特点为“瘀浊阻滞”。瘀不仅血瘀,还包含有瘀积不通,指前列导管因炎症刺激、纤维变性而致管狭窄或结石阻塞,使前列导管内分泌物瘀积不出,而成秽浊之邪。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排毒胶囊 康复胶囊 治疗 瘀浊阻滞 中医病机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BMI与PSA处于4~10ng/mL的前列癌病理诊断的关系,提高PSA处于诊断灰区的前列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50例PSA在4~10ng/mL之间,并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穿刺活检的患者,分别以年龄、BMI及Gleason评分做为亚组分层依据,分析BMI与前列穿刺病理结果及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所有分组病例活检结果确认为前列癌者共计24例,其中高BMI组10例,低BMI组14例。高BMI组中,高Gleason评分9例,比率为90%,与低BMI组相比(高Gleason评分5例,35.7%),存在统计学差异(90%vs.35.7%,P=0.003)。其中老龄组亚组分析显示:高BMI组前列癌检出率为14.3%(9/63),低BMI组前列癌检出率5.0%(5/100),P=0.039;高BMI组病理活检阳性率31.7%(20/63),低BMI组病理活检阳性率14%(14/100),P=0.007。结论临床工作中在对可疑人群评估前列穿刺活检时,除考虑tPSA、fPSA/tPSA和PSAD外,还应考虑年龄和BMI,尤其是老龄肥胖患者。

  • 标签: 前列腺癌 体质量指数 前列腺 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临床早期诊断
  • 简介:循证医学的概念是1992年加拿大的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由于其科学性很强。因而迅速在世界医学界推广。循证医学的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如果用这种观点检查现在医院的临床工作,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体制问题。

  • 标签: 循证医学 前列腺病 医学思想 门诊 世界医学 研究证据
  • 简介:医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它能彻底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疾苦。在20世纪的上半个世纪,生物医学在消灭烈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方面已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诊治器质性疾病,挽救各类病人的生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时代进入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的时代,单纯生物模式观念的生物医学,则显出了滞后的缺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心理障碍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2001年3月至今我院采用经尿道双极汽化(PK)切割治疗前列增生症(TUBVP)患者100例,年龄58~93(平均73)岁,按B超测定前列折算重量50~100(平均80)g,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5.6mL/s.10例已行膀胱造瘘,7例长期留置尿管,平均残余尿量110mL,I-PSS评分22.3分.并发有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带心脏起搏器1例,心肌梗塞3例,肺气肿、肺心病20例,糖尿病8例,合并膀胱结石12例.

  • 标签: 治疗前 双极汽化 经尿道 前列腺增生症 高血压性心脏病 膀胱造瘘
  • 简介: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滴虫性前列炎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为混合感染的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症状掩盖而误诊、漏诊。我门诊部用滴前清合剂治疗滴虫性前列炎4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并与灭滴灵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中医 滴虫性前列腺炎 性传播疾病 流行趋势 泌尿外科
  • 简介:前列炎能导致男性不育的病机:主要是因外感湿热病邪,循经下注肝肾,蕴结精室精道,损伤外肾(睾丸)的生精功能,破坏精液内环境,影响精子的生成、成熟及存活,导致精子密度下降,精子活动率低,畸形率上升,精液液化时间过长等精子精浆的异常改变,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 标签: 男性不育 前列腺炎 临床应 精子密度下降 精液液化时间 诊治
  • 简介:良性前列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困扰中老年患者的泌尿外科疾病,绿激光应用于良性前列增生的治疗已有二十余年,期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需要,多种功率的绿激光得以开发和应用。本文回顾了不同功率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历史与进展,对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绿激光 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前列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患者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术后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原发性前列尿路上皮癌是恶性度较高的疾病,确诊主要依赖前列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加膀胱灌注化疗为主,经尿道前列电切术不能改善其预后,其预后较其他前列癌差.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尿路上皮癌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左氧氟沙星和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炎的常用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联合用药时,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急性细菌性前列炎模型大鼠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96只急性细菌性前列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坦索罗辛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分别在给药后o.125、0.25、0.5、1、2、4、85n12h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采集两组动物的血液、肝脏、肾脏和前列制作组织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peak)、清除率(CL)、最大药物浓度(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0-12),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前列组织中,坦索罗辛明显提高了左氧氟沙星的最大药物浓度(Cmax)、延长了药物半衰期(t1/2),且降低了药物清除率(CL)(P〈0.05)。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时坦索罗辛可能增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细菌性前列炎时的疗效,而对其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大鼠 前列腺炎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a1肾上腺素
  • 简介:目前,代谢综合征(MetS)在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逐年升高。MetS与前列癌的关系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有关MetS与进展性前列癌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16名接受根治性前列切除术的前列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MetS与前列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我们发现,与不合并MetS的前列癌患者相比,合并MetS者其Gleason评分≥8的风险明显增加(OR=1.670,95%CI1.096–2.545,P=0.017),pT3–4期前列癌的风险也增加了近1.5倍(OR=1.583,95%CI1.106–2.266,P=0.012),合并MetS同时也是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素(OR=1.751,95%CI1.038–2.955,P=0.036)。此外,随着MetS成份数目的增加,Gleason评分≥8的风险也不断增加。本研究表明MetS与进展性前列癌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该结果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 标签: 前列腺癌 代谢综合征 病理 GLEASON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以切除的前列组织的重量来评价在经尿道前列汽化切割术(TUVRP)及经尿道前列切除术(TURP)中前列切除的彻底性。方藩比较52例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两种术式中前列组织耗损比率及对前列偶发癌(IDPC)的检出率的影响,其中行TUVRP25例,行TURP27例。结呆TUVRP组及TURP组术中前列组织的耗损比率分别为(70±12)%和(4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Z=5.489,P〈0.001);TUVRP组及TURP组中IDPC的检出率分别为4.0%和11.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194,P=0.659)。结论可用切除的前列组织的重量来评价两种术式中前列切除的彻底性;组织的耗损会对IDPC的检出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切除 前列腺肿瘤
  • 简介:慢性前列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分为特异性(结核性、淋病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多由急性前列炎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而成慢性,往往与尿道炎、精囊炎或附睾丸同时并发。本病在临床上以排尿异常、会阴部腰腹部的疼痛、性功能障碍为特征。本病属中医“精浊”、“劳淋”范围。因肾阴不足,相火旺盛,肾亏于下,封藏失职,肾阴亏耗,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补气升阳法 急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常见疾病 成年男性
  • 简介:前列神经内分泌癌临床上十分罕见,其发病率不到前列上皮癌的10%[1-3]。前列神经内分泌癌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区别极大,早期即易出现远处转移,常常不伴有PSA的升高,并且对传统的抗雄激素治疗无效,目前暂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我院于2016年3月收治1例前列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的诊治情况做一总结,以期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癌 前列腺腺癌 文献回顾 抗雄激素治疗 临床特征 腺上皮癌
  • 简介:自1993年以来,我院开展TURP手术近300例,其中三例为巨大前列三叶增生,中叶突入膀胱。电切时,采用先阻断中叶血运最后切除中叶的方法获得成功,现予报道。临床资料三例年龄在59~68岁之间,排尿困难3~8年。因尿潴留在外院行膀胱造瘘后转入我院。入院检查,心、肺、肝、肾功能都在正常范围之内。B超检查三例

  • 标签: 电切方法 经尿道 前列腺增生 巨大前列腺 膀胱造瘘管 中叶突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方法治疗60例重度前列增生症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54例患者得到6~40个月随访,I-PSS评分由术前的28.64±5.38降至12.86±6.03(P<0.01),残余尿量由(155.62±48.37)mL降至(35.83±9.72)mL(P<0.01),生活质量评分由5.3±0.7降至1.4±0.6(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血钠无明显改变,无电切综合征、永久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增生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是重度前列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治疗 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患者 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