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在空军总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支架植入术的13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一般临床资料调查表分别对术前24h、术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结果135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SAQ各项得分较治疗前24h均显著提高(P〈0.01),提示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影响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为:冠心病类型(P=0.00),病变血管数目(P=0.005),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37),高脂血症(P=0.033),吸烟(P=0.002),体质指数(P=0.006);不同文化程度术前、术后在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成功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冠心病类型、病变血管数目、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体质指数均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患者文化程度对其在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上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生活质量 双心治疗 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量表(SAQ)
  • 简介:医学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病房的开展,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的要求需要持续改进和发展,护理管理理念需要更新。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byWanderingAround,MB-WA)也称为巡视管理法,是由汤姆·彼得最早在《追求卓越》中具体提出的一种经典的管理学理论,获得了管理学界的广泛认同和应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的应用。方法由7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外来器械包装流程最易发生缺陷的环节,找出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外来器械的包装缺陷由原来的平均1.1次下降至0.44次,目标达成率为88%。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提高外来器械包装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外来器械 包装 应用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随访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内的3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随访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等均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讨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随访护理 生存质量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社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冠心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调查(SAQ)评分、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后健康教育组的SAQ各项评分和总分[(54.3±7.2)分比(65.4±7.5)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依从性也显著升高(优良率,52.6%比77.8%),P〈0.05。随访6个月,健康教育组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8.9%比26.3%),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留24h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AE)。结果所有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FBG、PBG、HbA1c、Hcy、UAE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血浆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DN) 同型半胱氨酸(Hcy)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加强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依从性(95.2%)高于常规治疗组(76.2%),并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7%(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干预改善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CGA组(74例),CGA组行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对照组行传统治疗,对比生活质量。结果经CGA干预后,CGA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CGA及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并高血压老年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冠心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性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比较存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检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及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及CQQC评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护理前比较,整体护理组护理后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显著降低,CQQC评分显著升高,P均〈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整体护理组护理后血清NT-proBNP[(2.65±0.53)μg/L比(2.07±0.52)μg/L]和hs-cTnT[(0.42±0.12)μg/L比(0.31±0.09)μg/L]水平降低更显著,CQQC评分[(52.87±9.56)分比(57.43±10.20)分]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护理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 简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管理的关键是配合术者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采用控制性降低血压的技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是在诱导麻醉后,通过深度麻醉,扩张血管容量,快速补充相当于自身血容量20%的胶体液,使血液稀释。术中AHH能够减少输血,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AHH联合控制性降压技术对术中出血、输血量、血流动力学及脑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 标签: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控制性降压技术 动脉瘤破裂出血 血流动力学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唇腭裂修补术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本文选取50例唇腭裂修补术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采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苏醒质量等指标大小。结果治疗组的烦躁、气道痉挛、重新插管以及需托下颌四项苏醒质量指标大小分别是4.00%、4.00%、0.00%以及12.00%,其中烦躁、气道痉挛以及需托下颌三项苏醒质量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的苏醒质量等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唇腭裂修补术患者采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大小,进一步促进小儿患者早日苏醒,提升小儿患者的苏醒质量水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实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分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改善躯体疼痛,且对于控制冠心病及糖尿病病情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临床效果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维吾尔族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2015年收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维吾尔族患者412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4组,HbA1c≤6.5%A组105例,HbA1c6.6%~7.4%B组106例,HbA1c7.5%~8.4%C组109例,HbA1c≥8.5%D组92例,另选同民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健康老年人89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病史、检测生化指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评价认知功能,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HbA1c水平与MCI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和D组MCI和痴呆发生率明显升高(9.5%、8.5%、15.6%和21.7%vs2.2%,3.8%、2.8%、4.6%和8.7%vs0,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8.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白质病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维族老年人MCI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脑梗死 痴呆 维吾尔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1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性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所入选患者完善24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24h动态血压计算动态脉压指数(PPI):PPI=24h动态脉压差/24h平均收缩压,取PPI≤0.40为A组,PPI在0.41~0.50为B组,PPI≥0.51为C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A组、B组、C组,三组间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有升高的趋势,心率(HR)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三组间CysC、LVMI呈明显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与PPI呈正相关r分为0.923,0.890(P<0.05),与其它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指数与CysC、LVMI正相关,其中CysC较LVMI与24h动态脉压指数相关性更大。

  • 标签: 老年高血压病 动态脉压指数 血清胱抑素C 左室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并纳入采用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5项研究,累计有423例患者,其中214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消融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显著升高,MD为5.21%(95%CI:1.69~8.73,P=0.004),但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80%,P=0.0006)。经调整纳入测量指标,行敏感性分析排除异质性来源之后,重新纳入软件进行Meta分析,文献间未发现异质性(I^2=0%,P=0.49),此时LVEF的MD变为7.31%(95%CI:5.18~9.45,P<0.00001)。同时,对导管消融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6min步行距离、峰值耗氧量、脑钠肽、NHY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进行分析,与室率控制治疗相比,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相比,前者改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心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趋势更明显,但更确切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生活质量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康复组患者额外给予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前的VAS、FMA和HAD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HAD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药泡洗 针灸推拿 康复训练 脑梗塞 肩手综合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