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的应用

贺小英

贺小英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的应用。方法由7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外来器械包装流程最易发生缺陷的环节,找出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外来器械的包装缺陷由原来的平均1.1次下降至0.44次,目标达成率为88%。结论将品管圈运用在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提高外来器械包装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品管圈;外来器械;包装;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ofqualitycontrolcircleinreducingrateofforeigninstrumentspackingqualitydefects.METHODSaqualitycontrolcircleactivitygroupofsevenmemberswassetup.Thegroupanalyzedtheprocessofforeigninstrumentspackingtofindoutthestepthatmostpronetofail,andmakeplanstosolvetheproblemsbasedonformeranalysis.RESULTSForeigninstrumentspackingqualitydefectsdecreasedfromaverage1.1timesto0.44timesafterqualitycontrolcircleactivity.Therateoftargetachievementis88%.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qualitycontrolcirclehaseffectivelyreducedrateofforeigninstrumentspackingqualitydefectsandmeetthegoal.Itiseffectivewaytoimprovethequalityofforeigninstrumentspacking.

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Foreigninstruments;Packing;Application

外来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这类器械具有手术针对性强、价格昂贵、更新迅速、在各医院之间流动等特点[1]。因此外来器械在我院不常规备货,这就要求我们消毒供应中心在处理外来器械时,各个环节都不能有缺陷,以免影响手术,延误病人治疗。针对我科包装环节发生过质量缺陷这一情况,我们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实施品管圈应用于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品管圈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应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2-3]。按照自愿的原则,我们这次的品管圈活动的人员由7人组成,圈长由临床组组长担任,圈员由临床组全体组员组成,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

1.2方法由于本次会议开展时,大家都未熟悉品管圈,因此本次主题由上而下制定。在主题选定时本着从病人安全的角度、最近常发生缺陷的环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降低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选定好主题后,通过头脑风暴法将圈名最终命名为“供净圈”,圈意为:“供净”即供应洁净无菌物品的意思;也通共进,即消毒供应中心与医院共同进步,科内人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圈徽由科室绘画功底好的护士绘制而成,既美观又贴合此次的主题。

1.3措施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我们用甘特图制定活动计划、进行了现状调查;将调查结果用柱状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设定出目标值;通过运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查找出主要原因,再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总结,在四个月后进行了品管圈前后现状对比,效果很明显,外来器械的包装缺陷由原来的平均1.1次下降至0.44次,目标达成率为88%。

2结果

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结果:通过发放现状调查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成柏拉图,分析出包装材料缺陷是发生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的主要环节。针对这一环节,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鱼骨图参见图1。

品管圈的实施效果:实施品管圈后,通过数据的收集发现外来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改善前的1.1次降低到0.44次,目标达成率为88%

3讨论

针对每一真因,拟定相应对策,并指定负责人

3.1真因:无标准流程对策:制定合理的筛选包装材料标准流程

实施:改善前:科室人员在筛选包装材料比较随意;改善后:按标准的筛选流程筛选

对策内容:

(1)科室讨论筛选包装材料流程

(2)参考其他医院相关流程

(3)制定本科室标准流程

实施效果:通过此对策的实施后,包装环节发生的次数由1.1次降到0.8次

3.2真因:培训不够对策:制定合理的培训手册、近三个月每月培训一次

实施:改善前:科室没有统一的培训手册,导致员工容易遗忘,同时也没有加强包装材料相关内容的培训改善后:统一的培训手册,随时可学习

对策内容:

(1)先讨论制定出培训手册,并将培训手册打印粘贴于明显处

(2).近三个月每月培训一次,持续培训

实施效果:通过此对策的实施后,包装环节缺陷发生的次数由1.1次降到0.68次

3.3真因:重视度不够对策:制定科室考核制度,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实施:改善前:科室人员对外来器械的包装缺陷不重视;改善后:充分认识到外来器械在包装环节发生缺陷后带来的巨大影响

对策内容:

(1)对科室人员进行外来器械相关知识的规范化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外来器械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2)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强调职业素养、提高慎独精神

(3)制定本科室考核制度,实行必要的奖惩,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实施效果:通过此对策的实施后,工作人员对外来器械的包装缺陷有了正确的认识,一致表示要降低缺陷发生率

品管圈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持续质量循环改进程序。圈员们共同参与、商讨、完成提升某事项品质的计划、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检讨与反省全过程。活动中圈员互动增加,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让大家对品管圈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应用头脑风暴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学习到了各种品管作法和品管工具,为以后再开展品管圈活动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春玲.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大会交流.护会字[2015]年第05号

[2]严立群,胡碧霞,彭爱珍,高奇志,范秋连,何敏.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02:48-50.

[3]向超群,黄浩.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效果[J].华西医学,2013,0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