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颈内静脉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颈内静脉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对我科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颈内静脉的病人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详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1例颈内静脉管护理方法科学有效,无一例因导管并发症拔。结论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颈内静脉并发症的发生,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长远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术是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输入各种抢救药物的重要通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尤其是在ICU、CCU等重症监护室应用更为广泛。但此项技术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相比,对无菌操作要求更为严格,在穿刺过程中及导管的护理不当会引起感染、心律失常、堵管及导管脱出、裂断等并发症,因此掌握中心静脉的途径、方法、前后的护理及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非常重要。经颈内静脉途径穿刺具有刺激性小、时间长,后患者的活动不受影响,相对不易造成自发性气胸等优点,因此临床上采用的比较多。但需要ICU护士高度警惕经血行导管的相关感染的发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ICU 经颈内静脉途径 中心静脉置管术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心胸外科手术静脉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9.3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32.5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07%,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静脉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深静脉置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手推送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我科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35例,按患者留置针日期,单号纳入对照组,共63例;双号纳入观察组,共72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穿刺,观察组实施单手送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9/72)高于对照组的86%(54/63),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手送留置针可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单手送管 静脉留置针 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DP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7例PICC静脉炎患者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进行TDP照射治疗,连续5天,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疗效。结果TDP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治愈率达88.9%,有效率达96.3%。结论使用TDP照射可有效治疗PICC静脉炎。

  • 标签: PICC 静脉炎 TDP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彩超引导下静脉穿刺的使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救治的静脉穿刺患者共16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人。实验组在彩超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盲穿。比较分析两组在静脉穿刺一次后的成功率,需要的时间和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实验一次成功的例数为80人,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平均使用时间为(3.9±0.9)分钟,患者没有并发症发生;这些数据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实验比盲穿更有效以及更安全,且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也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彩超引导 静脉穿刺 临床应用 实践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率。方法对57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及急危重症的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经锁骨下静脉,观察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留置时间最长191天,最短52天,发生局部感染1例,意外拔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加得当的护理,使经锁骨下静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率。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PICC患者80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结果所有80例PICC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机率为3.75%,其中包括2例Ⅰ级静脉炎(2.50%),1例Ⅱ级静脉炎(1.25%),总体发生几率较低。结论在PICC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PICC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率,降低患者痛苦,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大帮助。

  • 标签: PICC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108例老年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包括做好心理护理,认真术前评估,术中护理,穿刺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了2012年—2016年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进展。对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穿刺静脉和部位的选择、导管的选择和固定、药物干预和护理干预等多项中西医研究的成果,为更好地应用PICC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研究套管针在老年肝癌患者静脉中的应用,促进老年肝癌患者恢复健康。方法分析168例在老年肝癌患者血管的资料,并与150例未置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套管针在老年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长期留置套管针的患者,可行有效穿刺血管面积逐渐变小;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老年肝癌患者套管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2d为最好。结论老年肝癌患者谨慎使用套管针,并在特殊情况下可合理使用套管针。

  • 标签: 套管针 老年肝癌患者 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在神经重症患者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比较三种中心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护理体会。结果三种静脉成功率较高。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结论锁骨下静脉是神经重症首选部位。

  • 标签: 神经重症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静脉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2例颈内静脉患者实施前、中及后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颈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误穿到动脉;留置时间均待到急性肾衰及中毒治愈后拔,慢性肾衰竭内瘘成熟后顺利进行1次透析后拔;患者在插管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护士对颈内静脉导管的精心维护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PICC术后发生静脉炎的肿瘤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和冷热湿敷交替,每次20~30分钟,每日4~8次。结果30例患者静脉炎均痊愈,无一例因静脉炎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PICC术后的患者,及时使用水胶体敷料,同时密切观察静脉炎的表现,早发现早采取有效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后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ICC时异位颈内静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进行PICC治疗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PICC时异位颈内静脉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实施护理对策后,未发生时颈内静脉异位的情况。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PICC时异位颈内静脉的发生率,降低留置管道期间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PICC置管 异位 颈内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经大隐静脉与贵要静脉致PICC的比较。方法24例经大隐静脉、56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早产儿,观察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发生堵例数。结果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正常,大隐静脉与贵要静脉的感染发生率分别是8.3%和5.4%,大隐静脉与贵要静脉的导管留置的平均天数分别是28.6天和30.2天,大隐静脉与贵要静脉的发生堵率分别是20.8%和14.3%。结论早产儿经大隐静脉与贵要静脉致PICC的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发生堵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早产儿 PICC 大隐静脉 贵要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控制乳腺癌术后下肢静脉连接镇痛泵使用引起静脉炎,减轻病人的疼痛。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到12月我科收治乳腺癌根治术后女性病人18例静脉炎的护理过程结果静脉炎二度八例,三度十例,四度少见,五度暂未发生。结论正确的预防和护理降低下肢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下肢静脉置管 镇痛泵 静脉炎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