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实施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参照国家流感标准诊断搜索病例,并及时治疗患者,提出有效科学的现场疫情综合防治措施。结果该幼儿园从11月29日起有数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至12月12日,累计有12人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大(3)班,其罹患率为17.02%。大(3)班发病幼儿中,男女生各4人,男女性别比为11。采集发病幼儿的12份咽拭子,经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苏州市疾控中心检测,12份标本中8份标本甲3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是一起甲3型流感暴发疫情。此起疫情的发病季节、发病人群、临床表现,符合我市当前流感流行的特点。要加强流感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儿童等易感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以有效预防流感流行。

  • 标签: 流感样病例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前对120例儿科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选择120例患儿(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儿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是医院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是扁平化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创新医院管理理念、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了解金字塔管理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以我院“现场办公”为研究对象,论证两种管理模式结合一起管理医院的益处,为现代医院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 标签: 医院 管理模式 金字塔式管理 扁平化管理 现场办公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门诊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管理,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位点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7%(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可降低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时间位点管理可在门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时间位点管理 门诊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环节中的难点问题及管理对策,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的发生。方法根据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工作流程,总结了护理安全管理环节中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护士安全意识增强,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发生明显下降。结论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管理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柔性管理理论在我院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优化效果及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1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比开展护理柔性管理活动前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变化,分析我院急诊科应采取的柔性管理措施。结果经分析发现,开展柔性管理工作后6个月,15名护士的工作状态、人际关系及总满意度得分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与开展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采用合适的柔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急诊科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提升我院整体护理工作水平。

  • 标签: 柔性管理 优化急诊护理 措施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妇科护理中患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份—2016年7月份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80例在护理中施予常规护理,常规组80例则施予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1)护理质量观察组的投诉率、护理意外发生率(除护理文书合格率、操作合格率)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足度评分为(98.6±3.1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9.12±3.07)分,(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可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妇科疾病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医院为获得良好的发展,应加强内部管理工作。而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事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及人们的权益产生重要影响。医院通过在人事管理中应用走动式管理模式,可对院内工作人员展开更为直接、方便的管理。本文从走动式管理的概念及医院传统人事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出发,就走动式管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

  • 标签: 医院人事管理 走动式管理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A组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另选取2012年1~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B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B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67%)明显低于A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6.6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A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3.33%),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建立护理风险责任制,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护理风险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管理风险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医院的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因素的干预性和预见性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其中对照组60人,试验组6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和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住院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试验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5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干部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分析护士层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6年02月干部病房收治的老干部患者112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所有老干部患者的住院顺序展开分组研究。采用护士层级管理的方法对56例观察组老干部患者进行干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56例对照组老干部患者进行干预;对两组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评分以及操作评分实施观察对比。结果在工作积极性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干部患者(P<0.05);在理论知识评分以及操作评分两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干部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老干部患者选择护士层级管理的方法进行干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凸显护士层级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士层级管理 干部病房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总务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医疗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就医的患者,是整个医院正常工作的保障体系。医院总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医院总务管理水平,是摆在所有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 标签: 护理管理方法 医院 总务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期间我院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我院于2013年1月起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采用细节管理研究的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2015年1月细节管理实施后再次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室中心的包装满意度、回收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及发放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的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细节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应用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6名护理人员分成两组,对照组43名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43名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意外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意外发生率(23.26%)明显高于实验组(6.98%),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精神类疾病患者,总计12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实验组(风险管理)和参照组(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60例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有效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0例所得数据结果(P<0.05)。结论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而言,单纯的常规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而风险管理的实施弥补了以上不足,具有实施的价值性。

  • 标签: 风险管理 精神科 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有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护理人员50名,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5名,在观察期间,常规组护理人员采用临床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状况评价以及其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进行柔性管理的观察组人员其对自身的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48%)明显低于观察组(96%),并且发生纠纷的比率(36%)高于观察组(8%),两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表明,柔性管理模式更加细致合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矛盾,可以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柔性管理理论 急诊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医院的业务数据与之前相比呈显著提升。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持续了20年,不管是传统的档案数字化还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都产生了大量的数字信息,不管是什么样的档案管理工作,都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本文首先对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进行探讨,其次对当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次对发展对策进行论述,最后对进行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为医院档案信息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 标签: 档案 信息化 管理 对策 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5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总结两组妇产科患者对于护理管理工作的评价。如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防范风险的意识是否加强,管理工作的进行的是否顺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等等。以此来具体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我院收治的325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资料进行分析,应用风险管理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防范风险的意识,管理工作等均有较高的评价,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常会遇见很多难题,护理风险处处存在。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注重风险管理可以很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能力,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促进管理工作的进行。还能很好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我们大力推荐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注重风险管理工作。

  • 标签: 风险管理 妇产科 临床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