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钱琳琳

(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探析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门诊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管理,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位点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7%(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可降低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时间位点管理可在门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时间位点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307-02

门诊是检验医院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主要服务窗口,门诊的管理、护理服务质量与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我院在发展过程中,医疗水平、服务质量以及医疗特色一直是发展的主要目标[1-3]。时间位点管理是检验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时间具有特定性,位点则是指某个服务环节或医疗方位。本次研究以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门诊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门诊收治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如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区间18~76岁,平均年龄为(46.58±3.26)岁。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如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区间17~75岁,平均年龄为(46.35±3.67)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管理,安排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具体需求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位点管理,主要包括开诊前准备、就诊高峰期、突发事件或危重症抢救时间。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由我院门诊高年资护理人员自行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此次研究发放调查问卷144份,收回144份,调查有效率为100%。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x±s)、(%)表示计量型指标(平均年龄)和计数型指标(性别、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两种类型指标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7%(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3.1时间位点管理

(1)开诊前准备:门诊护理人员穿戴整齐、佩戴胸牌,在开诊前的15~30分钟到岗,并做好导诊前的准备工作。以积极热情的姿态迎接患者,询问患者的就医诉求,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安排患者就诊。引导患者进行排号、检查、交费、治疗,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轮椅服务。

(2)就诊高峰期:门诊的就诊高峰期集中于上午10:00-12:30,下午的15:30-17:00,导诊护士需要掌握就诊的大致人数,若挂号室、收费处、药房等窗口出现排长队的情况,则需要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取得联系,协商增加服务窗口,提升工作效率。为军人、残疾人、危急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就诊。

(3)突发事件或危重症抢救时间:门诊是高危人群聚集的医疗场所,病种多且复杂,因此,导诊护士要经常巡视大厅、候诊区,避免一些重症患者在长时间候诊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甚至发生意外情况。此外,导诊护士需要对候诊的重症患者进行提前处理,并通知急诊科医务人员做好抢救准备。在转运过程中,需要通知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做好接诊准备,保障抢救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3.2时间位点管理的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时间位点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医疗纠纷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5]。由此可见,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时间位点管理,可降低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可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白丽萍.关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术期中时间位点护理管理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279-1279.

[2]周立明,李春红.时间位点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4(18):54-55.

[3]张梅.强化时间位点管理在神经内科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34):286-287.

[4]王艳明.时间位点管理对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89-190.

[5]李慧慧,杨颖.时间位点管理在EICU50例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4):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