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切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简便方法。方法我科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包皮切手术78例,直接观察伤口粘合愈合效果;结果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包扎切口代替传统包扎方法,手术伤口均达到良好愈合效果,无并发症;结论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包扎切口代替传统包扎方法,手术切口效果理想,安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 包皮环切术后 包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吻合痔上黏膜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0例患者,乙组27例患者,甲组采用吻合痔上黏膜切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7%,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2.9%,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痔上黏膜切术进行治疗,其应用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传统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包皮内板+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5年02月收治的包皮过长患者51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组依据为接受不同的包皮过长治疗方法;观察组26例患者接受的方法为包皮内板+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的方法为传统袖套式包皮切术;通过对比患者手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段的出血量等以突出包皮内板+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手术时间、患者手术时间段出血量以及患者手术后疼痛时间几方面,观察组包皮过长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包皮过长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包皮内板+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可以将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显著缩短,获得良好的包皮过长治疗效果。

  • 标签: 包皮内板 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 包皮过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切术后伤口暴露疗法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25包皮切手术患者,其中115例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110例术后伤口采用传统包扎疗法,术后观察伤口细菌感染和愈合情况,统计出伤口甲级愈合率,伤口细菌感染率,采用Χ2检验,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结果伤口甲级愈合率暴露疗法组明显高于包扎疗法组,有明显差异(Χ2=6.85,P<0.01)。伤口细菌感染率暴露疗法组和包扎疗法组相近,无明显差异,(Χ2=0.72,P>0.05)。结论包皮切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不会增加伤口细菌感染率,且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包皮环切术暴露疗法包扎疗法甲级愈合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在小儿包皮切(套)术后切口保护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对45例包皮切(套)术后小儿应用改良式吸氧面罩(观察组)进行护理,另通过对45例包皮切(套)术后小儿单纯采用以往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在包皮切(套)术后的感染率、疼痛感(疼痛程度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S测量)、舒适度的差异。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护理,两组患儿在术后出血量、感染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采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对小儿包皮切(套)术后进行护理,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更可减少疼痛,增加小儿舒适度。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的机率,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包皮环切术(套)术 吸氧面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宫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2003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因宫颈机能不全进行宫颈术的1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除2例孕35周早产外,其余8例足月顺产或剖宫产,胎儿均存活。结论通过对宫颈术患者的一系列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紧急宫颈术治疗中期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8例在孕32周前发生宫颈机能不全导致早产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宫缩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宫缩抑制剂(硫酸镁)的基础上联合宫颈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率、早产率、延长妊娠天数、足月分娩率以及胎儿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以及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延长妊娠天数、足月分娩率以及新生儿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紧急宫颈术可以明显的延长中期妊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妊娠时间,提高足月分娩率,降低流产率、早产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紧急宫颈环扎术 中期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孕妇1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A组,行改良式宫颈术,术后联合应用唯阴康预防感染。回顾性病例10例,作为研究组B组,采用传统宫颈术,2组患者年龄、产次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组比较手术成功率、术后感染率均有明显差异,结果改良式宫颈扎扎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成功率高,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改良宫颈环扎术 联合应用唯阴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行宫颈术后的护理分析,探讨宫颈内口术治疗孕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分析影响护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术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流产3例,早产5例,足月产24例,32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宫颈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新生儿存活率高,孕13-19周手术效果较好,术前诊断明确、适应证掌握得当、手术缝合水平及术后的相关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PPH术中肛镜缝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方法在透明肛镜缝刻度标记“3”和“1-2”处各开一长方形小槽,长约3-4cm,宽约0.5-0.8cm。根据两侧坐骨棘间距及肛门凹陷程度,选用刻度标记“3”或“1-2”间小槽,从其槽内行粘膜下荷包缝合8-10针,置入PPH吻合头端至荷包线上方,进行切钉合一次完成。结果从其槽内粘膜下荷包缝合的方法,经临床20例应用观察分析,其优点为肛镜缝刻度等距离粘膜下缝合,粘膜下压平整,不会凸起,便于操作,针距均等,荷包缝合线位于同一水平,切除粘膜完整,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后的肛镜缝,手术操作更趋简便,解决了从肛镜缝对侧缝合,粘膜易凸起,不易操作,上下及水平间距不整齐的困难,有利于手术操作,吻合口整齐,吻合缘厚薄一致,吻合仓内切除粘膜组织完整。

  • 标签: PPH 肛镜缝扎器的改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术联合吻合痔上黏膜切术在痔疮中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选取痔疮患者分析病例,共88例,分为实施单纯的混合痔外剥内术治疗(对照组)与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术联合吻合痔上黏膜切术治疗(观察组),2组均为n=44。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痔疮患者,临床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术联合吻合痔上黏膜切术治疗,可推广。

  • 标签: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传统包皮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小儿包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包茎治疗的患儿14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70例,行传统包皮切术,B组70例,行套环环切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无粘连患儿手术愈合时间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粘连患儿,A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包皮切术和套环环切术有效治疗小儿包茎,套环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切口美观,可作为治疗小儿包茎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粘连的包茎患儿,建议采用传统切术,以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包茎 传统包皮环切术 套环环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探讨其防治早产的临床意义。方法是对19例自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孕产妇,在妊娠14~18周时宫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接受宫颈术治疗的19例孕产妇中,1例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能控制于妊娠35周时行剖宫产术;其余18例均成功妊娠至37周后拆除缝线,其中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4例(3例为臀位,1例持续性枕横位),新生儿出生状况良好。结论对诊断明确的宫颈机能不全孕产妇在妊娠14~18周时采取宫颈术,安全、成功率高,对预防反复性流产、早产有效。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流产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紧急宫颈术在治疗妊娠中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4例妊娠中期(14-28周)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前均无感染情况,其中A组妊娠结局良好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妊娠中期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应用紧急宫颈术能够有效延长孕期,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但其对于宫颈术前宫口≥2cm的患者治疗效果并不乐观。

  • 标签: 紧急宫颈环扎术 妊娠中期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前宫口&ge 2cm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型与吉妮宫内节育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愿来我院放置IUD的160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宫型,观察组使用吉妮。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的月经量增多、出血、腰酸、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感染、IUD下移、IUD脱落和带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妮是一种设计合理,避孕效果好,脱落率低,疼痛、出血等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的新型IUD,特别适宜有子宫大、宫颈口松弛、带妊娠史及带副反应明显者,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宫型环 吉妮环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切术联合兰美抒对反复发作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复发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诊断、合并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包皮切术和兰美抒,对照组只给予兰美抒,分别于治疗后3周、3月、6月、一年随访临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1%和8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一年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3.7%、3.7%和1.8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包皮切术能有效抑制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良好,尤其中远期效果更佳,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兰美抒复发性包皮龟头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与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治疗包皮切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将包皮切术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硫酸镁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湿敷治疗。结果硫酸镁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湿敷治疗包皮切术后水肿可以明显缓解,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可以将其作为包皮切术后常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硫酸镁 利多卡因 包皮环切术 水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