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碎屑岩层次生孔隙的成因是近年来地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砂岩及相应成岩作用研究的最重要突破是在砂岩中发现了大量次生孔隙。现已证实至少有砂岩油气集空间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国内外地质学家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实验室的模拟和在油田勘探实践中提出的许多新观点。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次生孔隙 形成机制
  • 简介:感谢你鄂尔多盆地,你是幸福的向往和期待,你从远古走到今天,走到了北京,走到了海岸。人类可燃之光在您柔情的腹部孕育,祖国文明圣火在您强健的胸膛点燃,华夏大地有了你,才有了石油安全。感谢你鄂尔多盆地,你是生龙哺虎的摇篮,你从吕梁山走到贺兰山,走出了峁,走出了深山。石油儿女的青春在你怀抱里绽放,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感谢 石油安全 贺兰山 吕梁山 海岸
  • 简介:根据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化验分析等资料,对延长油气区盒8段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和阶段划分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盒8段储集岩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目前基本处于晚成岩阶段的B期,部分进入晚成岩C期。早成岩A期至晚成岩B期的压实作用、晚成岩A期的交代蚀变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因素;晚成岩B—C期的充填胶结作用是质量变差的又一原因,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溶蚀作用则是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图3表1参9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油气区 砂岩成岩作用 盒8段储层 孔隙演化
  • 简介:鄂尔多盆地富县地区马家沉积了一套以蒸发潮坪相为主的白云岩、含膏云岩等碳酸盐岩沉积物。利用宏观岩心、微观常规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氧碳同位素等资料,并结合物性资料,系统研究了富县地区马五段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环境。结果表明:马五段碳酸盐岩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海水、混合水和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成岩作用复杂多样,其中溶蚀作用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对孔隙发育有利,各种矿物的充填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去膏化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对孔隙发育不利。

  • 标签: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盘古梁西长6段油藏是陕北近年来提交探明储量和开发建产的重要区域。文中对盘古梁西长6段油层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长6段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具有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粒内溶孔及长石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影响集性能的主控因素较多,包括沉积微相、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等多个方面;对发育影响最大的成岩期主要位于中成岩A期—中成岩B期;绿泥石膜残余粒间孔相、长石溶蚀相和浊沸石溶蚀相是最有利发育的成岩相带;通过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可区分出5种驱油类型。

  • 标签: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成岩作用 微观非均质性 油水驱替模型 盘古梁西
  • 简介:摘要:录井评价是目前油田解释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对于鄂尔多盆地低渗透致密砂岩的水平井,往往在解释评价上出现与其它解释技术不一致性的地方,甚至在某些井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针对此类差异,本文将鄂尔多盆地内多口水平井的综合录井及其它资料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各自测量参数特征及原理方面展开论述,总结了形成解释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各种测量参数的优势互补,建立起一套综合评价方法,让定量、定性参数的各自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为准确评价此类的合油气性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 标签: 综合录井 低渗透 平井储层 差异性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摘要:录井评价是目前油田解释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对于鄂尔多盆地低渗透致密砂岩的水平井,往往在解释评价上出现与其它解释技术不一致性的地方,甚至在某些井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针对此类差异,本文将鄂尔多盆地内多口水平井的综合录井及其它资料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各自测量参数特征及原理方面展开论述,总结了形成解释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各种测量参数的优势互补,建立起一套综合评价方法,让定量、定性参数的各自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为准确评价此类的合油气性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 标签: 综合录井 低渗透 平井储层 差异性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通过大量的钻井、录井以及普通薄片、压汞试验对鄂尔多盆地志丹地区长2+3成藏特征和优势地区、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2+3油藏属于典型的岩性-构造油气藏,同时也是特低渗油藏.成藏主要受沉积环境、的物性特征、低幅度构造以及水动力条件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圈闭.区域性的盖层和旋回性泥岩以及古地貌控制了油气分布的优势地区.研究区存在两种运移模式:油层内相邻油源以及油层外部不相邻油源的运移在微裂缝和孔隙形成油水混合物.认为志丹地区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志丹地区 控制因素 油气成藏
  • 简介:塔中隆起奥陶纪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多期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中央潜山带、斜坡带、台缘坡折带3个勘探领域,发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奥陶纪碳酸盐岩古岩溶.本文以钻井、岩心资料为基础,系统总结了3个领域岩溶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中央潜山带构造改造强,奥陶叠加了加里东、海西多期岩溶,岩溶作用强度大,但充填作用亦较强烈.斜坡带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地层层序保存较全,岩溶作用总体较弱,T74、T72两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岩溶发育.台缘坡折带上奥陶统为礁滩复合体沉积,具有形成优质岩溶的沉积基础,发育风化壳岩溶和同生岩溶两种类型,形成了沿礁滩相地层广泛发育的岩溶,构造和沉积共同控制该勘探领域的岩溶发育.

  • 标签: 奥陶系 古岩溶 岩溶模式 塔中隆起
  • 简介:运用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及恒速压汞等技术,对致密砂岩进行了微观孔隙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盆地长7油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渗透率小于0.3mD,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平均孔隙半径为162μm,与渗透率无相关性;平均喉道半径为0.33μm,与渗透率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是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孔喉半径比大,平均为602,大孔隙被小喉道所控制,从而造成非均质性强、渗流能力差。致密砂岩的规模开发需采用先进的改造工艺,充分扩大喉道半径,降低孔喉比,提高渗流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 标签: 致密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恒速压汞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鄂尔多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为低孔特低渗,研究该区相对优质展布特征以及形成条件,并进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和预测,对于油气挖潜具有很大的意义。通过砂岩物性、砂岩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研究,探讨了的岩石学类型、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有利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8油层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铁方解石等胶结物普遍发育,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强,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沉积、成岩及构造共同控制了有利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姬塬地区有利的分布。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延长组 有利储集层
  • 简介: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及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与试油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盆地彬长区块延长盖组合及油气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长7油层底部张家滩页岩为主力烃源岩,以长8—长6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重力流砂体为,以长9—长4+5油层间隔发育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及页岩为盖层,构成了4套生盖组合:长7生-长9_1-长9上部盖(Ⅰ)、长7生-长8_1-长7盖(Ⅱ)、长7生-长7_2-长7上部盖(Ⅲ)和长7生-长6_3-长6_(1+2)—长4+5盖(Ⅵ)。根据源-配置关系及生盖层叠置样式将生盖组合划分为连续型(Ⅱ和Ⅲ)和间断型(Ⅰ和Ⅵ)共2类4套,其中连续型生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张家滩页岩与有利展布和断层-裂缝系统发育程度;间断型生盖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油源断裂、源-距离和有利展布。连续型生盖组合油气充注与保存条件均较好,比间断型生盖组合油气富集程度更高。

  • 标签: 生储盖组合 连续型成藏组合 间断型成藏组合 富集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摘要:鄂尔多盆地东南部地区奥陶马家马五段发育灰云混杂、部分地区含膏的地层,的孔隙类型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依托矿物成分的测井骨架特征值,从岩性分析入手,以岩心为基础、以成像测井为依托,以常规测井为最终入手点,对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有效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等测井参数下限。

  • 标签: 岩性识别 富县区块 成像测井 测井参数
  • 简介:摘要:通过测井、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鄂尔多盆地榆咀子油区长61油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长61油层集砂体为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长石砂岩,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孔隙类型为粒间孔、溶孔型、溶孔—粒间孔;孔隙结构具有小孔隙、细喉道的特点;沉积作用是研究区物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水下分流河道的物性明显好于其他微相砂体。此外成岩作用对物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促使致密,从而引起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使得到改善。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榆咀子油区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 简介:鄂尔多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是重要的。储集岩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低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为特征。岩石物性总体较差,孔隙度0.33%-18.7%,平均8.90%;渗透率0.0008mD~18.4mD,平均0.75mD,属于低孔、低渗透。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喉道以中细喉-细喉为主。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砂体展布,进而影响其岩石学特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孔隙结构特征及物性。图6表1参7

  • 标签: 低渗透储层 储层特征 长8储层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 作者: 李东海 张浩轮 唐雄雄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5
  • 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监督中心
  • 简介:摘要:低渗透砂岩特征对勘探开发各项部署极其重要。为明确目前鄂尔多盆地陕北斜坡中南部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2段低孔渗砂岩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岩石铸体薄片观察和阴极发光实验,结合高压压汞实验,利用图像粒度和油水相渗曲线分析对长2段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中细粒长石砂岩,少量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集空间类型主要以溶蚀的粒间孔、粒内孔为主,少量铸模孔和微裂缝。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排驱压力小的曲线整体偏于粗歪度,分选系数平均为1.78,中值喉道半径平均值0.079μm,孔隙半径平均值13.06μm,该区主要发育Ⅰ类和Ⅲ类,油水两相在孔隙空间中共同渗流时的干扰作用较大。 可见该段窄喉道在整个孔隙喉道中占主导,不利于油气的渗流。对该特征的研究,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低孔渗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 长2段储层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针对鄂尔多盆地M地区南部的油藏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索油藏工程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该地区能源开采要求,总结鄂尔多盆地M地区南部油藏主要部分因素。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物质渗透理论 物质平衡法 物理模拟法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针对鄂尔多盆地M地区南部的油藏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索油藏工程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该地区能源开采要求,总结鄂尔多盆地M地区南部油藏主要部分因素。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物质渗透理论 物质平衡法 物理模拟法
  • 简介:摘要:鄂尔多盆地西南缘奥陶生物礁作为重要的海相碳酸盐岩类型,其集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此地在奥陶纪可能发育礁滩相带,形成油气鄂尔多盆地西南缘乾县永寿好畤河发育中奥陶统藻礁和珊瑚礁,本文对好畤河生物礁沉积相以及进一步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生物礁 沉积相
  • 简介:综合运用物性分析、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阴极发光等测试方法与资料,对合水一塔尔湾长7砂岩开展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等研究,划分出五种成岩相,其中自生高岭石胶结+溶蚀相、石英加大和高岭石胶结+弱溶蚀相以及粘土薄膜和石英弱加大胶结+溶蚀相是发育有利的成岩相带,而机械压实致密相和钙质胶结交代致密相几乎使完全丧失集性能。长7砂岩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可作为下一步重点勘探层系。

  • 标签: 延长组 成岩作用 有利成岩相带 合水-塔尔湾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