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本文简单的讨论了如何创造性的优化设计“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实验,让学生实验操作更容易更高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课堂的效度。

  • 标签: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 11月到 2019年 11月,随机收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 3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对照组 150例给予基本护理服务,优质组 150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的手术部位(创口浅部、创口深部以及腔隙 /器官)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基本护理服务 手术部位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修复儿童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共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10岁,均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瘢痕挛缩畸形部位分别位于腋部、肘部、腘窝及躯干等14处。其中腋部瘢痕黏连挛缩导致肩关节上举角度仅为30°~60°;肘部瘢痕挛缩导致肘关节伸直角度仅为45°~90°;腘窝瘢痕导致膝关节伸直角度仅为95°~110°,侧胸腹部瘢痕挛缩致同侧乳头下移5 cm,伴站立位中线向患侧屈曲约20°。术中彻底松解瘢痕挛缩,恢复关节活动度,复位移位器官,并形成继发创面,范围5 cm×10 cm~11 cm×20 cm。选取其他瘢痕区域作为供区,其中背部8处,大腿6处。用鼓式取皮机或电动(气动)取皮机先切取厚层瘢痕皮,再以0.5 mm厚度切取自体断层瘢痕组织,按1∶1比例制备网状瘢痕支架,其上覆盖取自头部的刃厚皮片,形成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植于瘢痕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切取的瘢痕表皮回植原瘢痕供区。供、受区均常规加压包扎,7~10 d后更换敷料,查看皮片成活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2例患儿共移植14块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所制备的复合皮均与瘢痕松解后继发创面大小、形状一致,其中12块皮片成活良好,2处因局部感染导致部分皮片坏死,经换药后治愈。随访2~24个月,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术区外观满意,腋部、肘部、腘窝等关节均充分松解,肩关节挛缩患者术后上举达150°~170°;肘关节挛缩患者均可基本伸直,达170°~180°;膝关节挛缩患者可完全伸直,达180°;侧胸腹部瘢痕挛缩松解后患侧乳头恢复正常位置,站立位中线基本正常。14块瘢痕表皮回植区皮片均成活良好,外观与术前无明显区别。头部供皮区愈合良好,无瘢痕形成及脱发现象。结论自体断层瘢痕组织复合皮修复儿童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效果较好,为儿童深度烧伤后遗畸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 标签: 儿童 烧伤 瘢痕 复合皮 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本院妇产科患者;疾病均经手术治疗患者 136例资料完整无误,然后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易感因素和防治感染的对策进行研究。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 136例妇产科患者中有 20.59%( 28/136)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应用腹腔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几率最低为 17.86%( 5/28),行会阴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几率为 25.00%( 7/28),手术部位出现感染几率最高的为经腹子宫及附件手术,感染率为 57.14%( 16/28)。易感因素中年龄过大引发的感染为 28.57%( 8/28),环境因素所致感染为 34.48%( 10/28),置管引发的感染为 37.93%( 11/29)。结论 妇产科疾病患者行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易感因素在患者术后对其感染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价,同时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护理,降低感染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部位感染 易感因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不同感染部位及不同细菌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20114月至20124月收治的55例细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6-72岁,平均(47.38±14.79)岁,包括肺部。感染22例,胆道感染15例,尿路感染10例,术后感染8例。上述所有病例均在标本中发现致病证据(包括血液,尿液,痰液,引流和分泌物)。根据脓毒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存在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收集标本用于细菌学培养,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ILMA)用于PCT。判定。轻,重症患者PCT数据差异的对比分析。结果在两组数据中,第3天和第1天的PCT结果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感染组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血清PCT浓度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细菌感染,以及早期发现严重感染或器官衰竭。为了及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器官支持治疗,提高危重病人的成功率。PCT浓度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PCT浓度高的患者常发生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同时,当血流被感染时,血清PCT浓度将显着增加。在局灶性感染的情况下,患者的PCT升高没有显着升高或略微升高,血培养结果大多为阴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病死率
  • 简介:摘要强迫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程迁延,且难以治愈的精神障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神经刺激技术,目前在神经精神疾病有着广泛的应用。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应用正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经颅磁刺激能改善强迫症症状并有助于提高其认知功能,但研究的刺激部位、刺激参数、样本大小和刺激时间长短不同,报告的临床疗效多不一致。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强迫症的经颅磁刺激研究在靶点选择、刺激序列、刺激方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探索。重点关注不同的刺激部位对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为强迫症的进一步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强迫症 经颅磁刺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对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对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切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有效保障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而有效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在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中,要明确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并通过相关施工技术有效保障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公路工程施工 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关键点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手术室优质 护理干预策略对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2018 年1月- 2019 年6月于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 90 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 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正确外科洗手、无接触法戴无菌手套、术中血糖监测及术中体温监测的落实情况,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感染相关指标的合格率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表浅切口和器官腔隙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手术室优质 护理干预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意识,而且能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优质 护理干预 手术室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烧伤瘢痕患者由于体表皮肤受损,瘢痕增生、挛缩,导致瘢痕部位可供输液的外周静脉数量少,条件差,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本文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做好瘢痕部位血管选择,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固定与维护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好地保护瘢痕患者有限的外周静脉血管,提高烧伤瘢痕患者静脉输液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综述 烧伤 瘢痕 输注,静脉内 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12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5%,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11.67%,干预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骨科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在公路施工当中,路面与路基是最重要的部位、关键的部位,决定公路质量的关键点就在于处理其中核心的部位、核心的要素。运用合理、可行的技术处理与保障关键部位质量,用有效、科学的方法控制施工质量,保障公路项目的性能与质量达标,延长公路寿命,发挥公路系统应有价值和作用。

  • 标签: 公路工程 施工环节 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 针对某厂一台汽轮机 在检修过程中, 转子 两侧轴径部位采用激光熔覆技术修复后,在机组开车时两侧轴承部位振动异常,结合本特利仪表探头使用说明及激光熔覆技术原理,分析和确定引起振动异常原因为激光熔覆的材质对本特利仪表探头形成的电涡流产生很大的干扰,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激光熔覆材料对轴径部位振动探头的影响,并对激光熔覆材料对本特利振动探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并提出一些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汽轮机,激光熔覆,异常振动,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针对语文要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精确学习、猜测意图、牢固扎根、简化控制、系列整合等,以便最终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 标签: 单元教学 重点内容 语文要素
  • 简介:摘要: 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为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相关施工单位应明确工程施工要点,尤其是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应加强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在施工技术层面上,应了解技术的应用原理,使用规范性操作方法,完成各项施工内容,建设出符合条件的公路设施,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行驶。

  • 标签: 公路工程 建设 质量 关键部位 施工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穿刺部位加强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方法: 于本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 68 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内容干预,观察组加强穿刺部位防范并发症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脑血管痉挛 3 例( 8.8% ),皮下血肿 2 例( 5.9% ),腰背酸痛 5 例( 14.7% )。观察组脑血管痉挛 0 例( 0% ),皮下血肿 0 例( 0% ),腰背酸痛 2 例( 5.9% )。对照组不满意 26 例( 76.5% )。观察组不满意 33 例( 97.1%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患者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后,对穿刺部位加强护理,注意防治并发症,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可强化临床疗效,加快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术 穿刺部位 防治并发症
  • 简介:摘要:建筑结构计算分析过程中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确定是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尤其对于带地下室建筑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是否合理选取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层框架结构选取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意要点 ,并重点结合具体设计案例中所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

  • 标签: 框架结构 上部结构 嵌固部位 侧向刚度 相关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特络细胞(Telocytes,TC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间质细胞,其有小胞体和1~5个(2~3个常见)极长而薄的细胞突起(Telopodes,Tps)。TCs存在于多种器官与组织中,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分布特征与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有关。迄今为止,在肾、膀胱、输尿管、尿道等组织中也发现TCs,其可通过Tps在间质空间形成错综复杂的3D网络,使TCs与其他细胞相联系,并可通过释放信号分子,向邻近细胞传递化学信号;TCs还可能具有干细胞潜能,或为干细胞的支持细胞。TCs可能在维持泌尿系统生理稳态和促进器官再生方面有巨大潜能。

  • 标签: 再生医学 特络细胞 泌尿系统 细胞外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