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病灶内扩大刮除、同种异体骨或软骨下植骨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治疗距骨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本科治疗的16例距骨病变的患者。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6~58岁)。其中软骨母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邻关节骨囊肿7例,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单纯性骨囊肿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仔细评估确定病灶的完整性,通过踝关节周围切口或者经内外踝截骨显露病变,术中仔细刮除病变组织,应用磨钻及电刀处理病灶腔壁,同种异体骨或软骨下植骨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截骨的内外踝使用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中位随访15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发生。复查X线片示所有患者均无软骨下骨骨折,截骨端愈合良好。结论对于距骨的肿瘤肿瘤样病变可以选择内外踝截骨病灶扩大刮除、软骨下植骨骨水泥或同种异体骨填充修复骨缺损,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肢体功能恢复理想、近期复发率低、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距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内外踝截骨 扩大刮除术 软骨下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例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点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实性结节,脾脏切除疗效好。结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术前不易与恶性肿瘤区分,脾脏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影像学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探讨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50例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30例,恶性肿瘤20例。诊断的主要方法是CT和B超。50例患者中,15例行脾区段切除术,33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两例因属晚期恶性肿瘤无法切除。结论作为临床少见的病种,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要靠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观察。外科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最好的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脾脏 良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的护理经验,探讨TEM手术配合要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TEM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的手术配合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精心配合和护理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痊愈出院,且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科学、规范、严谨、认真的手术配合和高质量的护理是TEM手术取得成功并预后良好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直肠肿瘤 良性 TEM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中,39例一次手术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8例出现术后胰瘘继发腹腔感染,经精心治疗后康复;1例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性衰竭。结论胰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肿瘤的生长位置及肿瘤的特征有关,及早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胰腺良性肿瘤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甲状腺良性肿瘤低位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切除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时间,并且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 标签: 甲状腺良性肿瘤 低位小切口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年龄在46岁以上的190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下手术50例(26.3%),开腹手术140例(73.7%),单侧附件切除术93例(48.9%),子宫及双侧附件切切除术45例(23.7%)。结论绝经后卵巢肿瘤以上皮性肿瘤占首位,且内科合并症发生率高;绝经后子宫、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应由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本人及家属详细客观地讨论切除子宫及卵巢的利弊后,由医患双方共同决定。

  • 标签: 绝经后 卵巢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胰腺增强CT扫描,病理确诊为胰腺囊肿15例,胰岛细胞瘤7例,粘液性囊腺瘤11例,浆液性囊腺瘤7例,实质性假乳头状瘤2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胰瘘,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胰腺增强CT扫描对确立诊断以及可切除性的判断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胰腺 良性肿瘤 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前CT图像。结果:病变位于甲状腺周围、气管外血管内间隙。其中,腺瘤5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周边实性成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囊肿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囊壁菲薄的囊性肿物,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背景一九六九年莱斯·莱克斯尔在治疗一例前庭神经鞘瘤的病例时首开颅底损伤趋实体放射外科疗法(SRS)之先河。八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SRS在颅内良性瘤治疗方面的价值日趋显现。高清晰度核磁共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不规则颅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着的进步。SRS的长期疗效证实了这项技术的优势。

  • 标签: 颅内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 前庭神经鞘瘤 颅底肿瘤 计算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经乳晕缘切口,对照组经肿瘤原位切口,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评分(VS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1例术后切口感染,未发现术后血肿。观察组VSS评分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安全性高、肿瘤暴露良好,术后无明显瘢痕,不影响美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存在肿瘤位于外下和内下象限的,术后易产生乳晕区感觉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乳晕缘切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切除,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进行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微波热凝方法对口腔良性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的83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所有患者中,有42例口腔粘液囊肿、21例口腔血管瘤、9例乳头状瘤、7例纤维性增生肿瘤、4例牙龈肿瘤,采取微波多功能机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1年至3年的追踪观察,观察疗效。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微波热凝治疗,有72例患者取得特效;病情在经过治疗之后得到控制的患者有11例,但是经过2次治疗之后,患者也痊愈了;完全治愈1例患者。在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复发现象与并发症,与治疗前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微波热凝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安全快速,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来我院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75例,其中患有乳腺囊性增生27例,乳腺脂肪瘤12例,乳腺纤维瘤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与具体病症,进行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切除手术,对照组进行开放式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出血量、术口愈合时间与术后瘢痕大小。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与手术瘢痕大小数据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及具体病症采用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切除手术,手术效果理想,手术瘢痕小,符合患者的审美要求,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乳腺 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后病理分析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78例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上皮性肿瘤,占51.28%,其次是性索间质肿瘤。结论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比例较高达50%,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肿瘤,与分泌雌激素的卵泡膜细胞瘤相当。绝经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恃点不同于绝经前的患者,颗粒细胞瘤的发生低于卵泡膜细胞瘤。

  • 标签: 卵巢良性肿瘤 绝经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卵巢囊肿治疗的患者3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采用经阴道手术,参照组19例采用经腹微创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NRS)及感染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性功能(FSD)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综合有效率94.8%,参照组综合有效率73.7%,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方案更适用治疗卵巢良性肿瘤

  • 标签: 经阴道手术 经腹微创手术 卵巢囊肿 良性肿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腮腺混合瘤及腮腺淋巴瘤这两种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超声特点及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对2021年3月份起到次年10月份期间我院大外科收治的124名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灶的超声特点并分析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等因素对其具体患病状况的影响。结果:腮腺常见的良性肿瘤中主要有腮腺混合瘤及腮腺淋巴瘤。其中有吸烟史老年男性患者患腺淋巴瘤的几率较高。腮腺混合瘤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小于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淋巴瘤,腮腺混合瘤单发比率较高,且肿瘤直径较小。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吸烟史及超声报告对腮腺良性肿瘤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病理分类,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腮腺良性肿瘤 超声检查 临床特点 腮腺混合瘤 腮腺淋巴瘤